近年来,环境保护这个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你有没有想过,渔业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是否还存在着相对平衡?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消费的需求升级,餐桌上动物蛋白的比重也随之增加。 因此,传统渔业资源难以满足巨大的需求,传统养殖方式也面临资源依赖性、生态环境问题等诸多挑战。
另一方面,水质和生物多样性的恶化对可持续渔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产生了迫切的需求。 我国面临着在获取渔业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的挑战。 在这种现实中,新的想法势在必行。
海洋农牧业新思路——海洋牧场,将粮食储存在海中
20世纪中叶,海洋科学家提出了“海洋农牧业”的概念,但直到最近十年,现代海洋牧场才迎来加速发展,旨在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对海域各种海洋生物的科学养护和管理, 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动物蛋白需求,同时减轻传统渔业资源的压力,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优化。
在浩瀚无垠的海洋中,现代工程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海洋牧场。 这就好比在广袤的草原上放牧牛羊,科学地保护和管理各种海洋生物。 这不仅考验了我国海洋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水平,也彰显了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食品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餐桌上动物蛋白的比重快速增长。 专家预计未来20年,动物蛋白市场的需求增长率将达到45%左右。 生产动物蛋白有两种方式:畜牧业和水产养殖。 鉴于天然渔业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必须养殖水产品**,但目前的生产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水质差、物种单一等问题不容忽视。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现代海洋牧场应运而生。 与传统渔业和水产养殖相比,现代海洋牧场具有更高的生态效益,包括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优化、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增殖以及环境友好的选择性捕捞。
目前,我国已实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10个,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19亿元。 现代海洋牧场的生态效益更令人印象深刻。 与传统海水养殖相比,它不仅可以恢复和优化生态环境,而且在海洋灾害的防治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到2024年,中国计划建设178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成为解决粮食安全、保障动物蛋白可持续供应的有效途径。
现代海洋牧场的兴起:以国家为基础的海洋牧场
秉承新理念和现代工程技术,丰富的海洋生物汇聚在茫茫大海中,呈现出一幅海洋版“牛羊群”的壮丽图景。 这是现代海洋牧场的新面貌。
在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过程中,国奔海洋牧场熟练运用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声、光、电等高科技技术,实现数字化管理和环保选择性捕捞。 这一系列科技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牧场的养殖效率,而且有助于保护海洋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国本海洋牧场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地处渤海湾最深处,常年无台风、无自然灾害,保证了海产品的顺利生长。 渤海湾最北端的气候和水温低于渤海湾其他海域,全年平均水温达12度,是优质海鲜的产地。 地处没有重工业的地方,海水水质已达到国家一级水质资源,优质的海水才能孕育出更好的海产品。
国奔海洋牧场投资4000万元(柳太子海域资产2000亩,礁石3万立方米)用于海参养殖。 葫芦岛有313个海域和3000亩海域用于底播。 用于蛤蜊、扇贝、牡蛎、鲍鱼等的底播养殖。 是北方最大的海产品商养殖企业,是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在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国家海洋牧场的建设,源于对传统畜牧方式所面临问题的新思考。 在中国水产养殖进入工厂化时代的背景下,海洋牧场应运而生,既满足了人们对优质动物蛋白的需求,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展望未来,国奔海洋牧场不仅是解决中国粮食安全、保障动物蛋白可持续供应的有效解决方案,更是迈向更深更广阔海域的领跑者。 未来,国奔海洋牧场将进一步扩大海域范围,以海鲜养殖为主,从近海向更深更广阔的海域迈进我们将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为己任,推动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建设。 让老百姓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鲜,共享碧海蓝天、洁净的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