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北京12月11日电(中国之声记者钱成)据**广电台《中国之声》《垂直新闻》报道,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的发展和商机的不断涌现,共享的概念得到了广泛传播,互联网租赁平台也大量出现。 其中,手机租赁业务通过“租房”的模式,通过“低月租”的噱头迎合了众多年轻人的需求。 有平台表示,消费者每月只需花钱喝一杯奶茶,即可拥有最先进或更高端的手机。
以“低月租金”吸引消费者分期租房,其实隐藏着环环相扣的套路。 有消费者反映,大多数平台的默认租期为1年以上,一旦逾期,就要支付高额的买断费也有消费者遇到暴力收款的情况。 租赁手机市场需要警惕哪些风险?
去年11月,来自四川的李先生(化名)在租赁小程序上租了一部256G的99新内存的蓝色手机,租期一年,分12期,首期只需1元,接下来的11个月每月445元33元。
商家提供的检验报告(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11月12日,租约到期,根据合同约定,李先生可以选择归还手机,也可以再花6000元买断。 因为买断费太高,李先生最终选择将手机退回给商家。 快递信息显示,商家已于11月14日签收。 不过,商家收到手机后,并没有解除合同,而是要求李先生支付近1000元的折扣费,或者直接买断手机。
李先生告诉记者:“商家签字后,间隔了两周,给我发了一份机器检查报告,上面写着有一些轻微的划痕,音箱没有声音。 ”
该商家提供的检验报告称,这款手机是八成新品,屏幕有轻微划痕,边框有轻微老化和轻微划痕,后盖轻微老化,音箱有静音。 李先生不赞成这样的验收结果。 他说:“扬声器不可能没有声音,如果没有声音,**就连接不上了。 ”
在将手机发出之前,李先生拿了一个**底,从**上看,手机看不到明显的划痕。 记者还多次联系了与李先生联系的客服人员,但截至发稿时,对方并未给出明确回应。
除了到期时退货时要打折费的情况外,**管锁的问题也让很多手机租赁用户头疼不已。 所谓***管锁,其实就是商家对用户的限制,如果用户有拖欠租金或逾期归还手机,手机就会被锁住。
消费者付款记录(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住在贵阳的张先生(化名)告诉记者,上个月,他租来的手机过期了,考虑到他的习习惯和手机中数据存储的情况,他决定买断手机。 不过,买断后,商家并没有解除手机的监管锁,而是让张先生自己处理。
张先生说:“他跟我说,他们的平台已经解除了(**管锁),客服也这么说了,但我的手机还是显示'监管'。 他现在告诉我将手机恢复出厂设置,如果它不起作用,让我刷新它。 ”
张先生说,手机的租金加上买断费已经超过了去年同期手机的官方售价。
张先生说:“我当时没有想那么多,但是在后来还贷款的过程中,我发现我每个月还清的时候,怎么花这么多钱,就感觉被骗了。 ”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租手机”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投诉近3万条,涉及一段时间的涨租、远高于市场价的买断、维修期间发现一部手机是“翻新机”和“资源机”, 暴力催收等,甚至有用户举报租借“赃物”被没收。
平台提供的租赁方案(记者 钱成)。
在投诉较多的租赁平台首页上,记者看到了平台推荐的热租热手机,内存128g,租期一年,总租金4243元,按月支付,到期后想买断,需要支付余额3545元。 根据租赁合同,租金加上预估买断费,手机一年后到货价为7788元。 目前手机官方售价为5999元。
此外,记者在平台搜索发现,手机的受理、折扣费的定价、违约金等环节完全由平台和商家决定,用户几乎没有有效的申诉渠道。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银江指出,企业有权自行制定经营活动规则,但必须公平合理,不得损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他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监管,特别是在“租房换房”模式下,大学生等年轻群体存在过度消费、隐私泄露、欺诈等风险,对于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监管。
陈银江说:“这是一家租赁代理机构,现在网上有那么多消费者投诉,它的经营模式值得相关部门重视,应该及时介入,查明这是否是合法合理的经营行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以及是否存在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陷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参考应用市场**“中央无线网”客户端。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举报**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中央电视台的“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进行在线投诉。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中央广播网所有,不得擅自使用**。 请联系: cnrbanquan@cnr我们将对不尊重原件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