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10时,在中铁哈尔滨局集团三树车厂空调维修车间,50岁的空调维修工人刘凤志手里拿着焊枪,半跪在地上,专心焊接一台空调机组的漏电。 火炬喷出高达2000米的火焰,持续的高温灼烧了他的脸颊。 此时,哈尔滨的室外温度是零下27度,但刘凤芝的额头上却开始冒出细小的汗珠。
三棵树车厂共有空调车2627辆,大部分在华南和华中地区运营。 进入冬季交通,北方迎来了低温天气,但在南方,气温仍在18至25度之间,这使得车内的空调必须长时间大功率运行,才能保证车厢内的温度合适。 在这种情况下,空调系统的维护非常重要。
对于刘凤芝来说,检修空调无疑是一场“烘烤考验”。 焊接时,工作温度高达40°C,当扬头向上焊接时,火花高达一个数字,经常烧焦工作服。 如果不认真对待保护,飞溅的火花会在肩膀和手臂上留下疤痕。
如果空调制冷管道有泄漏点,需要及时用气焊进行修复,焊接时铜管表面温度超过1000°C,空调机组箱内工作空间狭窄,视线差,焊枪喷出的火焰令人喘不过气来,让人喘不过气来。 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需要格外小心。
事实上,在夏天和冬天,不可能说哪一个更罪恶。 刘凤志说,为了避免焊接时被烫伤,无论天气有多热,无论天气有多热,他都要穿长袖工作服,每次工作,都像进了蒸汽房。 冬天,我的胸口被汗水烤得焦头烂额,下班后风吹来,全身都凉了。
就在这时,焊枪火焰的“哼”声在维修仓库的冷空气中回荡,在火光的照耀下,维修材料和铜管缓缓融合在一起。 由于漏点位置低,刘凤志数次调整姿势,蹲、跪、躺轮流完成修复。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一些重要部件的焊接往往需要一次性连续操作,刘凤志跪一两个小时是很常见的。 遇到蒸发器、冷凝器堵塞时,要排除故障,连续工作几个小时,只能偶尔动腿坐下,任务结束后根本站不起来。
宽度和宽度一致,保护色美观,这是衡量焊接技术的重要标准,所有这些都将在放大镜下进行测试。 刘凤芝一手拿着焊枪,一手拿着护目镜说,任何轻微的晃动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所以焊接时一定要保证身体的稳定性,能够蹲下耐热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
14时30分,在工人的配合下,将泄漏点焊接牢固。 刘凤芝俯下身子,靠近还有残留温热的漏点,确认焊接无误后,站起来抓起茶壶,抬起脖子,狠狠地喝了一口。
在焊接结束时,空调机组充满制冷剂,并通过正在进行的重复启动测试进行确认。
刘凤志特别关注了一二级测试,他说:“冬季温度低,设备目前数据容易变化,所以我们通过多次测试取平均值,以确保测试质量。 虽然会比平时花费更多的时间,但保持安全更为重要。 ”
16时,大修完成,空调机组吊运走。
目前正值冬季交通,南方客流集中,乘用车空调需求也越来越大。 对他们来说,在这里挥洒汗水是为了乘客的舒适,也是铁路人的奉献和责任。 (中国**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英)。
*: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