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刘晓波。
近日,中泰**首席经济学家李训雷发表了一篇题为《上山容易,下山难?从需求侧看经济”。
在文章中,李训雷引用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2024年发布的调查数据:我国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人口约为964亿人。
这一说法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少网友表示不相信。
那么,该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如何?
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24年统计公报》中披露的数据:
1、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全国人均月收入3074元
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31370元,全国人均月收入中位数为2614元。
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45123元,月均收入3760元
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月均收入1678元
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7734元,月均收入为1478元。
也就是说,按照平均数或中位数计算,全国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月收入均超过2000元。 仅农村居民平均不超过2000元,全国农村居民为49亿人。
但是,以上数据是平均水平,很难看到更多细节。
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常驻五分位数”数据,让我们可以更仔细地观察。
统计局在2024年统计公报中表示:按全国居民五分位收入计算,低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8601元,中等偏下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19303元,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30598元, 中高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47397元,高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90116元。
所谓“五等分”,是指全国14亿人口按照各自的20%分为高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并公布每个群体的收入数据。
基于此,我们制作了以下图表:
可以看出,2024年低收入群体28亿人的平均月收入在717美元或以下;2.在中下层群体8亿人收入在717元以上、1608元以下......
由此我们推断全国月平均收入等于或低于1608元6亿人;月均收入等于或低于2550元,共84亿人。
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统计数据。
然而,当我们谈论月收入时,我们往往默认为就业者的月薪。 受雇人员是为了养家糊口。 例如,在一个4口之家,如果只有1个人上班,税后月薪为2万元,则该家庭的人均月收入为5000元。
如果夫妻俩合计月收入6000元,但仍有3个老人或孩子需要抚养和赡养,那么全家平均月收入只有1200元。
在农村地区,有大量的低收入甚至无收入人群,他们是人均收入下降的分母。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4年底,全国就业人数为7.3351亿人,仅相当于总人口的52%。
该公告还公布了全国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城镇职工,另一种是城乡居民。 正常上班的,缴纳并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农民,一些没有正常工作的城镇居民,为城乡居民缴纳和享受养老保险。
目前有 1 个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64亿人,2024年累计59035亿元,人均月均养老金3606元。
和 12024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46亿人次,累计4044亿元,人均每月284元。
是的,你没看错,平均每月284元。 这些人报酬低的原因是他们以前付的钱少了。
北京市2024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障91人4万人,**支出107亿元,人均月收入976元。 这比全国平均水平284元要高得多,但与北京的物价和房价相比,其购买力可想而知。 (下图)。
嗯,964亿人月均收入不足2000元的说法从何而来?
在网上搜索显示,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确实发布了一组调查数据。 他们随机抽取了全国7万人的代表性样本,计算2024年全国收入分布情况:
从以上**可以看出,月均收入在1100元以下的有6家5亿人,月均收入等于或低于2000元的,有964亿人。
后来,“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1000元”的说法一度横扫屏幕,估计与本次调查有关。
关于2024年居民收入情况,国家统计局也有官方数据,具体如下:
按全国居民五分之一收入计算,低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80元(每月615元)。
中等偏下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777元(每月1315元)。
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每月2086元);
中高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月均3269元);
高收入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月均6367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有8个4亿人均月收入等于或低于2086元。
这与 9 相同64亿人均月收入等于或不到2000元,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并不是很大。
这就是中国的现状:确实,仍然有很多人收入不高,消费能力低。 这可能是房价撑不住、消费缓慢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国家强调人民币价值稳定,不泛滥货币的重要原因。
如果货币超发,通货膨胀率会大幅上升,低收入人群的压力就会增加。
刚刚闭幕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可以说抓住了问题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