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秦都区深入学习贯彻一流文化思想,紧跟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需求,立足城区县特点,进一步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四合一”机制,使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取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落实机制整合,拓展文化服务“新路径”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稳住文化服务正确方向。 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修订完善《秦都区公共文化服务基本目录》,进一步规范街道文化站、社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服务内容、服务时限、服务标准,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场推介会在秦都举行。 《创建文化示范社区(村)实施方案》是全省推动的,古渡街道、渭滨街道已成功打造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省级示范街。
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开辟文化服务捷径。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研究制定《秦都区街道办事处综合文化站考核规则(试行)》,明确8大类18项具体考核指标,形成建立量化、考核单位和单项考核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体系,用考核“接力棒”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落地。
三是加强资金投入,夯实文化服务基础。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及时将文化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确保文化经费增速高于本年度财政支出增速,人均文化经费占比稳步提高。 自 2022 年以来,约 11亿元,争取上级资金200万元,安排84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创建示范区,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实施资源整合,丰富文化人才“蓄水池”
一是加强文化服务队伍建设。 通过购买服务、聘用专业兼职人员等方式,充实区级图书馆、文化馆服务人员,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和社区组织,大力实施团体扶持工程,引导和鼓励街道文化站培育专业协会,先后培育了260余家文化社会组织和艺术培训机构, 组建社区文化服务队伍247支,为全区群众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是加强文化服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大力实施公共文化人才“十万”工程,建立区、街道、社区共享文化人才信息库,引进文艺领军人才600余人,招收文化志愿者6000余人次,中小学美术教师600余人次,文化艺术培训机构教师600余人次。 今年以来,秦都区“全国艺术普及”培训先后参加群众130000余人次,3人参加文化活动超过50,000人,参与率提高了15%。
三是建立文化服务评价机制。 坚持规范行业管理与艺术培训机构公益服务相结合,适时出台《文化艺术体育类课外培训机构星级评定工作计划(试行)》,紧紧围绕6个方面的23项标准要求,对全区60余家艺术培训机构进行评定,评定6个“秦都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 有效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实施供需融合,搭建文化阵地“连接桥”
一是延伸党建联盟的“利益链”。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30个利益链党建联盟,建设了40个社区文明实践示范点,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融合,先后吸纳“利益链”成员6000余人,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 “秦都区利益链党建联盟激活社区文化供给新动能”的经验与实践被纳入全省文旅带动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二是畅通文化服务“供需链”。 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两头对接,狠抓老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建立“需求、资源、服务”三大清单,全面落实“批量订购、首次付费”的服务机制,充分调动各类文化资源,深化“家门口文化圈”, 让高雅文化与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无缝衔接。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了100多场书画展、送戏下乡等活动,300多部公益影片,惠及25万人次。
三是建立双帮扶“共建链”。 以创建文化示范社区(村)为抓手,组织区级领导坚持每月深入街营社区开展调研帮扶,协调街办社区与艺术院校合作平台建设,先后选聘教授4人担任艺术院长, 积极开展结对帮扶,为基层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智慧和建议。
四是拓展文化空间“延伸链”。 依托“秦都区万达广场公共文化服务商务区”等新型文化空间,创新开展“商业体+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一体化建设,大力实施“公共文化进商圈”活动,先后举办了艺术摄影、儿童绘画、美食品尝、文化市集等各类活动, 有效推动了公共文化空间与旅游景区、商业街区的深度融合,创造了一批“移动”“沉浸式”“开放”“全景式”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位。
实施服务整合,打造文化品牌“新地标”
一是为人民打造文化推广品牌。 围绕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积极开展造福民的文化推广活动,先后开展端午园会、中秋诗社等系列文化活动100余场,在咸阳中秋之夜积极协办“古渡廊桥”大型秦文化活动, 让老百姓感受到“文化小康”带来的幸福。
二是打造书香秦度读书品牌。 依托秦都区诗歌大赛品牌效应,创新群众阅读活动方式,研究建立阅读推广人资格认定机制,先后建成区级文化中心1个、街道分馆20个、综合文化站、社区(村)文化中心及服务点75个、文化服务中心166个, 每年为 5 位读者提供服务27万人次,秦都区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秦都区文化中心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中心,形成了具有秦都特色的文化名片。
三是打造民族艺术普及品牌。 依托文化中心(站)等公共文化场所,深入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积极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讲座、展览演出,以及舞蹈、话剧、书法等艺术培训和普及活动,先后举办“赏秦都艺术”课时700余课时,并参与学习24万人次,建设建设全区2个“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培养输送文化服务人才70余人,让民族艺术科普之花在秦都大地绽放。
四是打造文艺佳作品牌。 适时出台《文艺代表作奖励奖励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文职人员和文艺爱好者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创作,不断补齐基层文艺创作的短板,全面扩大琴都公共文化名作的影响力。 散文《玉洁兰心母女花》、舞蹈作品《维水艺人》、秦华历史剧《刘谷玉》等多部优秀文艺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
据了解,秦都区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重塑、资源拓展、供需对接、提质增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加大了解决“公共文化服务角色边缘化、运行机制暂停、文化设施匮乏、人才力量薄弱、 以及服务内容供需脱节“,通过创新”四融合机制“,让公共文化走出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边界“,以文化优势提升城市品质,以文化内涵彰显城市魅力,赋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