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2月初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为来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是观察来年经济政策的重要窗口之一。 按照惯例,**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部署具体经济工作。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8日召开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进行分析研究。 会议提出“中国经济正在好转”,明确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解的原则,增强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引导。 他还提出要“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继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多位专家分析,2024年宏观调控将继续加强,宏观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助于提高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预计2024年GDP增长将保持在50%左右,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有望进一步增强,重点领域风险将得到有效防范化解。
要促进稳定,首先建立,然后打破。
谈及当前经济形势,会议认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冠疫情防控三年过渡后经济复苏的一年。 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中国经济回暖向好。
在全球经济复苏不稳定、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冲突加剧的背景下,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与欧美日韩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相比将展现出较强韧性。 一季度经济回升,取得良好开局;二季度,整体恢复态势延续,但部分指标增速放缓,经济活动减弱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 四季度,宏观调控组合政策行之有效,经济企稳增长明显。
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建立后破损的原则,加强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跨周期调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有关负责人说,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定、先建后突破,关键在于把握其中的辩证关系。 推进各项工作需要尊重法律。 在“稳定”的基础上,通过经济结构、发展质量和重大改革的“进步”来推动“进步”,实现“稳定”。 还要把握好“建立”和“打破”的顺序,否则会影响经济发展的大局,这也是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金融与信贷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吴朝明表示,会议强调“以进促稳”释放出重要信号,我国“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后,新增动能量不断提升,逐步成为“稳”的重要力量。 明年,要加快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内线活力培育等“进步”上取得更多进展,让经济“进步”的底色更加浓厚多彩。
中信**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认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在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这增加了“进取”的重要性,这意味着明年的政策组合将更加积极。 在明年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内房地产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跨周期调整。
“先建立后打破”就是要做好衔接和新旧模式的切换。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斌分析,这里的建立和破坏,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开发新模式、能源结构和债务管理机制等,将在新机制正式形成之前继续运作。
银河首席经济学家张军表示,“先建立后打破”是通过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来确保短期“稳定”,以避免旧动能停滞,另一方面启动新动能,通过加速经济转型实现长期“稳定”。
增强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一致性。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各项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推动经济整体复苏,推动高质量发展。
政治局会议指出,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适度加强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要增强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引导。
东方锦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财政政策的“适度加力”可能意味着2024年财政赤字目标率将定在35%,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新增地方**专项债规模也将达到4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02万亿。 这主要是为了保持基建投资处于较高水平,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对冲房地产行业低迷对地方财政收支的影响。
货币政策方面,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思表示,从“精准有力”向“精准有效”转变,意味着需要持续提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例如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市场主体的节奏和期限要求匹配相应的资本供给量, 准确分析判断实体经济复苏期的一些新需求模式和特征,从而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的一致性,新提出“加强经济宣传引导”。 广东凯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近年来,一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被迫和被动应对”的特征,2024年需要提前与市场充分有效沟通,及时、有效、有效应对担忧。 避免让市场等待政策,让政策走在市场预期的前面,超越市场预期,从而打破低迷的市场情绪,调动微观主体的积极性。
扩大内需,防范风险。
需求不足仍是当前经济复苏的制约因素之一。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继续强调要着力扩大内需,与此前“充分发挥消费基础作用、投资关键作用”的表述相比,提出要“形成消费与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国家发改委综合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要满足消费需求,特别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就要不断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和质量,而改善供给,就需要有效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将投资转化为实物劳动的过程中,也会通过商品或服务购买链条进行传导,有效带动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扩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张军分析,目前很难单纯从消费本身挖掘消费新动能,因此需要将投资与消费相结合,通过短期内促进有效投资来稳定就业,从而提高住宅板块的预期,而从长期来看,需要加大民生相关投资,减少住宅板块的预防性储蓄。 前者是让居民“能”消费,后者是让居民“敢”消费。
在风险防范方面,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要继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坚守无系统性风险底线”。 据业内人士分析,防范风险的重点领域应该是房地产、地方债券、中小银行,这些领域已于10月底部署。
2024年,为化解地方债券风险,出台一揽子债务计划,包括发行超万亿元专项再融资债券,帮助地方政府缓解偿债压力。 2024年仍将是地方政府债券偿债高峰期,全国整体卖地收入或将回升,但部分地方偿债压力依然较高。
明明表示,2024年要发挥好化解地方债风险的作用,减少一揽子债务措施的作用。 地方**可以发行再融资债券,以偿还城投平台的现有债务。 商业银行通过降息、延期等方式替代城投平台存量债务。 地方政府还需要开源减支,盘活资产,限制新增投资规模。 中央银行在必要时提供特定工具和流动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