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闻评论员:朱哲平。
来源:视觉中国
日前,深圳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深圳市学校体育教育的实施意见》,要求自2024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 在一些地方,连“课间10分钟”都无法保证,深圳敢于率先探索刚性上课时间,确保学生体育课全面开放,令人眼前一亮。 “一日一堂体育课”能带动什么,也是满满期待。
大家都知道体育的重要性,但现实中,体育课往往处于“说重要,做次要,不用忙”的困境。 体育课被占用,体育老师“生病”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基于这种情况,各地纷纷将体育纳入高中入学考试,希望通过与升学直接挂钩,“倒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应试运动”的日益普及,一些学校专注于体育高中入学考试“考什么教什么”,有的孩子只在考前去校外训练班进行突击训练,偏离了将体育纳入高考的初衷。 一位专家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只有不到60%的学校能够做到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体育课时间不达标,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中国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有很多小眼镜和小胖墩。 近日,“中小学生上厕所的时间不多了”、“一所大学很多男生做不了引体向上”等话题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学校体育教育与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不能再“纸上谈兵”,必须落到实处。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一直不乏保障体育课时的相关规定。 202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 有条件的学校每天上1节体育课”。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体育法》将“学校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办全套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间不被占用”写入法律。
深圳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是国家层面对《意见》的贯彻落实,以“一日一体育课”的严格规定,推动学校重视体育教学。 下一步,如何加强学校体育空间供给,填补体育教师缺口,仍需制定配套政策,考验着探索者的创新能力。
体育教育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审视,我们也看到了其他形式的探索。 比如,北京市近日公布了高中高考体育考的评分标准,明确了高中高考体育现场考试“好就是满分”。 这一规定淡化了体育考试的选择性特点,削弱了学生体育考试的压力,冷却了体育考试的虚火,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总之,无论是深圳以刚性上课时间要求加强体育教育,还是北京调整高中入学考试体育教育评分标准,形式不同,但目标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回归学校教育初心,真正实现体育人,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 增强体质,改善性格,锻炼意志,更健康、更阳光地成长。
*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