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普遍把晚清的吴圩维改统称为康良维新,这里的“康良”自然是指维新时期的两位领导人康有为和梁启超。 这两人其实本来就是师徒,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学生。 当然,吴蜥维新失败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但今天的历史学家通常承认这种改良主义的努力,但对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评价却大相径庭。
对于梁启超来说,现在的人通常被评价为对中华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代学者,顺便说一句,他也是第一个发明“中华民族”一词的人,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 后人对他评价很高。
然而,对于康有为来说,评价就没那么好了,虽然他在复辟时期算是进步派,但是这个人后来很快成为顽固派,他反对革命,在孔的复古、张勋复辟等活动中起到了非常不光彩的作用,被后人诟病。
为什么这两个人如此不同?
其实根源在于这两个人的思想其实是不一样的,康友是一个人,实际的根源还是保守的,他所有的改革都跳不出封建皇权的框架,看来他颇有执念;但梁启超不同,他比较进步,在改法时期,他确实像老师一样挥舞着旗帜呐喊,但后来发现似乎救不了国家,他也试着为国家思考另一条路,尤其是在辛亥革命成功之后, 梁启超发表《新中国建设问题》,肯定武昌起义的必然性,同时提出了未来中国新政治制度的建设规划;甚至,也正是因为梁启超的一声呐喊,才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康有为和梁启超。
那么,能不能说梁启超是进步革命家,而康有为是保守派呢?
其实这样说有些不准确,康有为可以认为他确实有一些“傻忠”的念头,对忠清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属于典型的“保皇派”,就像旧封建时代的一个倔强颓废的文人,却暴露出一些新思想。
然而,梁启超就不同了,虽然他没有康有为那么愚蠢和忠诚,但总的来说,他的政治理想远非很进步,还是保守的,介于改革与革命之间,梁启超也倾向于改革,他也支持过其他政体,比如“开明**”宪政和“虚伪的共和制”, 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回归了传统,认为中国需要用“固有的文明”,弘扬传统文化才能强大。
现在来看,梁启超的很多想法显然都道不通,那为什么不批评梁启超呢?
甚至从打扮上,从气质上就能看出梁启超是比较文明的。
这是因为我们今天不能通过“神的视角”来看待古人,今天我们知道历史走向,知道正确的道路,但梁启超没有岁月的流沙之力,在当时的环境下,很难说谁对谁错, 而“君主制”一定是错的?当时,德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日本都是强国,甚至日本还在维持君主制的前提下进行改革,还是一个东方国家,不能不说是当时人民心中的一种可能选择。
梁启超确实多变,但他的初衷始终是一样的——强国富民!当有人指责梁启超善变时,他回答说: “这绝不是情感或权力的问题,而是由我的中心思想和一贯的倡导决定的。 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是爱国主义。 我一直代表什么?这是为了拯救国家。 知道了我的罪,让世人、后人评判,我梁启超就是这样的人。
由此可见,梁启超本人也会不断修正自己,不断进步。 他和康有为的根本区别在于,他为民族和国家的力量而努力;另一方面,康有为维护传统的皇权而努力。显然,梁启超更厉害,而康有为则固执,甚至有些反动。 有这样的差距,或许和他们两人的年龄有关,康有为出生于2024年,梁启超出生于2024年,两人之间的差距是15岁,康有为几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封建皇权的氛围中度过的,他改法的时候已经40岁了, 他已是中年人;而梁启超当时只是一个25岁的年轻人,精力充沛,梁启超的腐朽精力少了很多,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梁启超的孩子们几乎都是英雄。
那么梁启超最终不应该转向“回归传统”吗?不过,他回国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固执,而是一种幻灭的无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梁启超视察欧洲,他深刻而敏锐地意识到资本主义和西方文明的严重弊端,他说“自从机器发明和工业革命以来,生计组织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新阶层中涌现出富裕阶层。 科学越发展,工厂就越多,社会就越干燥。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物价一天比一天上涨,生活一天比一天艰难。 ”由于对以前的理想感到失望,他回到中国后决定放弃政治和宗教,成为旧传统的倡导者。 显然,梁启超的思想比常人要敏锐,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不可能提出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所以他只能想出一个回归传统的惰性方案,这其实不是梁启超一个人的问题,日本和俄罗斯的很多思想家在同一时期也有类似的想法。
这是他与传统保守派的根本区别。
也正是因为如此,梁启超的评价始终是正面的;至于康有为,多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