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要我谈谈史料与历史研究的关系,这是一个命题作文。 在在谈史料之前,我们首先要说明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史学。 你可能会想,我考上了南京大学历史系,读了那么多书,听了那么多讲座,难道还不知道历史是什么吗?我认为我们过去通常了解的历史可能有点笼统,需要详细解释。 当我给博士生讲授史料时,我经常谈论它历史可以分为六种形式。
首先是某种社会现象或某种历史事实发生的原始过程。 比如今天***来给你讲课,六点半就开始了,大家都在听。 它是否精力充沛并不重要;有好有坏,直到八九点半结束。 这一事件的原始过程可以理解为历史。 当然,今天的讲座还在进行中,晚上九点以后,就将成为历史。 因此,过去发生的事情已成为历史。
二是历史学家根据史料和一定的史学方法记录的历史,即史书中常见的内容。 从初中到现在的大学,你读过的所有史学著作都可以归入这段历史。 历史书上写的必须相信是真实的,历史就是这样。 但是,不要以为我读的教科书或其他历史书籍就是历史。 这当然是历史,但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一本写得很好的历史书。 例如,当你有一天读到***的书时,你可能不相信。 哎呀,这就是历史的全部意义吗?你可能会想,**这本书写得很好,历史就是这样。 这两种态度都是不正确的。 你要知道,这本书是你所理解的历史,是你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你所掌握的史料写的历史。 所以,不要迷信任何人写的书。
第三类是历史学家已经了解的历史,但由于各种条件而无法分辨。 这种历史是许多人不知道的。 一些历史资料,**或其他专家已经看过它们,但你还没有见过它们。 专家们见了,知道了情况,心里对这个问题有一点意见,但只要一天不说,别人也不会知道。 这样的案例很多,所以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历史。 诚然,有很多问题,历史学家知道却谈不上,不宜谈。 我将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形式的历史。
一种是知道材料但不能说出来,或者不能明确地说出来。 相关的史料出来了,有资料的,史学家看过这些资料,但是他不能说出来,或者只能用非常曲折的语言来表达,看完还是不能完全理解。 为了更清楚,让我举个例子。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胡成先生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于2024年出版。 这本书在当时被广泛认为是党史的权威著作,但很明显,他没有涉及2024年至2024年间中国人口变化的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他看到了材料,但没有直接说出来。 他总结了过去三年的困难,他说:“由于营养缺乏,水肿在许多地区相当普遍,在许多省份,农村死亡人数有所增加。 由于出生率急剧而普遍地下降,死亡率明显上升,2024年全国总人口比上一年减少1 000万。 2024年,河南省有9个县的死亡率超过千人百人,是正常年份的数倍。 “胡成编辑《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时,**档案一定是向他开放的。 对于近三年的情况,**档案馆要有非常详细的资料,各省、县、市也要有详细的档案资料。 然而,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本书使用了这种模糊的语言。 他说,许多地区在农村地区大规模发生水肿病,由于出生人数减少,死亡率一直很高。 2024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河南省信阳地区突出,2024年死亡率超过10%的县有9个县。 但该国的非自然死亡人数究竟是多少?他没有说。 他指出了这一点,但他没有告诉你所有关于严重情况的信息。 显然,作者不愿意公布这方面的完整数据。 如果读者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没有相当的历史修养,就无法理解他的写作风格,也无法理解他的技巧。 这是一本非常专业和精湛的史学书法。 他的陈述也可以摆在桌面上,他没有撒谎,后人很难说他撒谎。 这说明,在2024年,社会发展还没有达到这个地步,他无法公布真实的数据。 现在没有这样的情况,因为经过多年的改革,社会发展有了进步,民主化程度提高了,信息透明化了,国家明确规定,自然灾害、各种人为事故、经济损失必须如实报告。 正如我在一篇文章中所说,历史学家倾向于沉迷于历史事实,要求和概括,草率和回避。 书中的上述说法只是口头上的说说而已。
二是这段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本来就没有材料。 历史上有很多事情是很肮脏的,我们不能把历史想象得光鲜亮丽。 历史上,很多政客行为不端,他们知道,如果留下一把把柄,就会被抛在后面几千年,所以他们做事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材料。 **杀了***,然而,没有人公开说过一句“杀了他”的话。 在王光梅接受检查时,审查报告被送到了**那里,**批准了四个字:立即出手。 报告发给***,**批准了几句话:把人放在刀下,但仔细想想,以***的身份,底下的人不知道他们的意图,怎么敢杀他?你永远找不到这种事情的素材,你只能想一想,心里想一想;或者分析一下,但随便说说就不好了。 历史上的活动很多,根本没有史料,只能依靠历史学家的分析。 历史研究是一门非常专业的工作,要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政治、了解人的情感。 你看不懂,不懂就盲目思考,胡说八道,盲目分析。 因此,我主张历史学家有沉默的权利。
第四种是那些没有正式记录的历史,而是在神话、传说、民间传说、戏剧和当地传统中记录下来的。 这些东西也包含了很多历史内容,包括夸张、想象、崇拜、祈祷、真理等。 这些真实的内容也是一种历史。
第五种是人们不知道的历史,至今仍保存在各种史料中。 如果这些史料不被开发出来,人们就不会知道它们;总有一天它被发现,历史将被改写。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举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 高尔基是前苏联著名作家,从2024年5月到2024年7月,特别是在2024年5月1日至2024年7月16日的一年多时间里,在莫斯科报纸《新生活》上发表了约80篇文章。 2024年,高尔基本人将这些论文汇编成两本书出版,一本名为《革命与文化——1917**集》,另一本名为《格格不入的思想:关于革命与文化的思考》,由高尔基本人编纂。 过去,我们把高尔基理解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作家。 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叫“母亲”;还有一篇很有名的散文叫《海燕》,是对革命的强烈号召,堪称“革命的号角”。 但在这80多篇文章中,高尔基用严厉的语言批判了十月革命造成的文化破坏。 这两本书在2024年出版后,立即被**人禁。 直到 1988 年,苏联才解除了对这两本书的禁令,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它们。 如果我们没有看到它,我们永远不会知道高尔基曾经批评过十月革命。 这是隐藏在史料深处的历史。 这些史料有是稀有书籍、尘封档案、散落在乡下的民间书籍和事迹、幸存者记忆的碎片,还有一些是私人有意收藏的法规、手稿或其他证据,等等。 当我们发现这些材料时,我们就知道了这些历史;没有发现这些材料,我们就不知道这些历史。
第六是随着史料的湮灭而永远消失的历史。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会有大量的文字或物品,或者其他各类资料没有被保存下来;由于自然和人为灾害,如火灾、洪水、战争等,大量的文字和实物资料将被破坏,因此,有许多历史事件,许多历史内容,无法用任何方式解释,永远无法复制,将永远成为历史之谜。
这是六种不同的历史形式。 而这六种不同的历史形态,都与史料有关。 要想完善历史,重新发现历史,首先要发现和研究史料。
历史研究有两大类最基本,称为历史事实和历史事实。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所谓历史事实,就是历史上发生过的具体事件。 至于史实,是历史学家在历史著作中根据某些史料所记录的具体事实。 换言之,当历史事实被写入史学时,它们就变成了历史事实。 史实与史实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之间有六个不同之处。
首先,史实是发生在人生中期的事件,或者说是历史上某一时期发生的特定事件的过程,而史实是历史学家在其历史著作中记载的历史事实。
第二,可能有历史事实的证据,可以得到证实;也有可能没有证据,无法证实,因为历史上发生的一切都没有留下信息。 有些东西被保留了下来,有些东西没有被保留下来。 就像我今天在这里讲课一样,我说了很久,几年后有什么证据吗?可能有也可能没有证据。 可能有四种类型的证据。 一个是我的演讲大纲,如果能保存下来,几年后就会在那里,这是一个证明。 后人看到这个大纲,两页,哦,按照这个大纲,**还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浦口校园做过一次演讲,这个大纲就是证据。 二是同学们的笔记,包括今天在现场留下的录音,也是证据。 大家的笔记,如果留下来的话,几年后,他们发现了早年在南京大学读书时XX同志和XX同志的课堂笔记,上面记录了***的讲课,这是第二个证据。 第三是几年后每个人的回忆。 你同学同学聚会,一起喝酒、聊天,或者事后写文章,提到***这个人还不错,我们学生会让他做个报告,他爽快地答应了,聊天也没问题。 这些回忆也是证据(当然,它们必须经过检查)。 第四,我自己在日记或其他形式的记录,包括多年后回忆起这件事,也是有效的。 如果没有这些东西,那就没有办法,你有没有在某一天给同学们讲过史料问题,我不知道,没有证据,所以不能写进史书里。 因此,历史事实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材料,写进史学的历史事实必然有材料。
第三,历史事实是原始的,历史事实是由历史学家解释的,包括历史学家的反思。 历史学家如何记住过去发生的事情有一套特殊的经历、方法和价值观,这并不完全取决于他们听到了什么。 例如,有一件事,一个自发的过程,原封不动地传递。 如果有人把它写成史学著作,他必须思考它,他必须重新总结发生的事情,并且会有一系列的评论。 换言之,当历史事实被写进史学著作时,必须经过历史学家的思考和重构,这是一种经过分析的叙事。
第四,历史事实是无限的,而历史事实是有限的。 世界上有50多亿人口,中国有13亿人口,每天都有无数的历史事实发生。 今天,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有的很重要,有的不重要,有的有点有趣,有的不是很有意思,我们怎么能把它们写完呢?因此,历史事实是无限的,写进史学的历史事实是非常有限的。
第五,历史事实是暂时的,而历史事实是永恒的。 一切没有记载的历史事实,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在社会生活中被湮灭。 只要把它写进史学著作里,它就会被记录下来,就会被阅读,就会被记住。 读者越多,影响力越大,它就成为一种读者的、公众的、民族的记忆。 这种集体记忆是一种历史文化。
第六,历史事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固化,作为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已经结束。 因此,是肯定的。 史实是对后世过去发生的历史事实的证实。 这种确认有时是符合历史真相的,有时可能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有时可能包含一些错误,有时甚至可能是一种虚假的错觉。
那么,史实与史实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认为有三种关系首先,历史事实能否被写入历史,取决于它们是否具有史学价值。 大量的历史事实没有史学价值,不需要载入史册;其次,一个历史事实是否具有史学价值,不仅要看它是否具有解释历史的价值,而且要看它是否具有历史价值材料证明;第三,具有史学价值并被史料证明的历史事实,其意义的大小,除了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外,还取决于历史学家的分析和叙述是否正确。
史料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关系,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 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学科,历史的诞生需要很长时间。 根据《硕文杰子》的说法,“历史”就是“背诵”。 Oracle 会记住很多事情。 甲骨文是用来占卜的,在做某事之前,你必须祈祷,提出问题,然后写下结果。 这种文字,其实是已知最古老的中国人记载的记载。 中国最早的史学著作是孔子的《春秋时期》。 从甲骨文的出现,到孔子的《春秋》,中间经过了多少时间,大家都想了想。 因此,历史的诞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历史研究必须从研究史料开始。 过去,傅斯年先生有三句话,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座右铭。 第一句话:“史学就是史学”。 这句话的意思是,历史的基础工作是对史料的研究;第二句话叫:“上上下黄泉,用手脚找东西。 这句话的意思是,历史学家要花最大的精力去寻找史料;第三句话叫:“一分钱材料值一分钱,十分材料值十点货,没有材料不发货”。 这句话很好理解,也很准确,就是说历史要以材料为依据。 我对历史也有一个定义,什么是历史?历史学是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和研究,叙述和概括人类生活进程的科学。
根据史料的重要性,史学研究的方法是什么?我用18个字来概括,叫以实为本,以事实为依据,以材料为依据。 这是史学的基本知识方法。
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我们接触了历史,书、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告诉我们,研究历史最根本的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我看来,这两种表述都是正确的。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的世界观,指导着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过程的看法。 它不是针对特定学科的特定方法,而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应该在历史学中坚持,而且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中都应该坚持。 就像每个人都要吃饭一样,我们是不是需要说,吃饭是我们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生活态度?不吃就饿死,不用强调吃是保持健康的根本方法。 要根据具体人的具体身体状况,研究要注意哪些问题。 你已经很胖了,所以要注意饮食,少吃肥肉;如果你喜欢懒洋洋地睡觉,不喜欢运动,就像***不喜欢运动一样,那么你应该注意适当的运动,明白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 这是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方法。 所谓真理、事实、材料原则,是具有根本意义的史学鉴定方法。
第二,在历史研究中,首要目标是澄清事实,所以要挖掘材料,而不是泛泛而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为了评价同一个历史人物和同一个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相互争论。 他们都在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来分析问题,为什么还存在分歧和争论呢?正是因为他们的史料不同,所采用的学术方法不同,分析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由此可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普遍的思想方法,不能取代历史学的特殊思想方法。
第三,以真理为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材料为依据,只是史学最根本的方法之一,还有其他的史学方法可以应用。 比如,我们还要坚持调查研究的方法,还要运用社会统计的方法,还要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必要时运用精神分析的方法,等等。 它们都是方法。 但在所有这些方法中,第一种方法是最基本的。
如何从方**的角度来理解“以事实为依据、以事实为依据、以材料为依据”?在历史观中,真理是最高原则,也是史学价值的最本质表现。 史学不能做假话、撒谎或说谎。 历史学家最大的耻辱就是撒谎,如果他们撒谎,如果他们说谎,如果他们说假话,历史研究就没有意义了。 但是,历史的真相必须在具体事实的讨论中贯彻落实,不能用言语说出来,但在谈具体事实时就不应该是真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真正的原则是没有用的。 当我们讨论事实时,我们以材料为基础。 对问题的讨论必须以材料为基础,没有材料,任何事实都不能写进历史。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历史事实变成历史事实。 所以,原则上,讨论真相就是讨论事实,讨论材料。 过去有一句话叫《论历史的出现》。 这里的“史”是指历史学家不断追求的客观历史现实,并不是指具体的书。 《论历史》不能理解为一本书中的讨论,也不能理解为我读过的一本书,我将根据本书的结论进行论证。 任何史学著作所讲述的历史,都只是上述六种历史形式中的一种,其真实程度是有限度的。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我的书很好,很真实,很权威。 事实上,即使是一部非常权威的著作,也很难保证不会有错误,也不确定哪些史料是错误的、虚假的或曲解的。 有很多高手,飞遍天际,无所不知;有些专家很嚣张,自以为是知识最渊博,老子是天下最厉害的,有的却说不出半句话,很可怕。 历史研究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疏忽,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夹着尾巴一辈子的人。 因此,把所謂的“歷史理論”改為“史料理論”。
处于本科学习阶段的学生,应该提高史料水平吗?我们知道,历史研究非常复杂,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 学习历史是很辛苦的,你要坐在冰冷的板凳上,你要找材料,你要非常仔细地研究材料。 本科阶段的学习只是打基础,优秀的专业素质需要今后进一步培养,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培养。 那么,在本科阶段应该如何提高史学水平呢?我应该注意什么?我想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首先,尽可能增加阅读量。 要想尽可能多地阅读史学著作,尽管史学只是上述六种历史形式中的一种,但还是要从这里入手。 另外,本科阶段是按专业培养的起点,很多历史内容还不为人所知,所以要注意多读历史著作。 我们越是读史学,就越能清楚地了解史学的当下趋势,对提高我们运用史料的能力就越有益。 否则,在面对历史文献时,你不会知道它什么时候是历史文献,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它能反映出什么问题,它有什么价值。 但是如果你对史学有很多了解,读过很多东西,当你拿到史料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些东西,你就可以做出判断,所以你应该多读一些历史著作。
二是注重养成阅读第一手资料的习惯。 不仅要阅读历史著作,还要阅读原始资料。 比如有很多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论文,看完这些论文,我们才知道学术界研究了哪些问题,这当然是好的,但还不够。 阅读原始内容。 原来的东西是什么?是陈独秀选集、鲁迅选集、胡修选集、李大钊选集以及当时人们留下的大量资料。 你读过很多关于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胡的著作,知道很多。 不过,这些都是人们的解释,是人们对陈独秀及其一流人物的理解。 你不知道这些理解是否正确,只能根据他们的主观感受来认为它们是正确还是不正确。 你说得很对,没有根据;你错了,这是没有根据的。 你凭什么说你是对的,你错了什么?如果你读过陈独秀写的东西,读过他们的选集,你就会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否则你就分不清了。 阅读原始资料比阅读历史著作更难,更需要有专业目标、耐心和阅读兴趣。
第三,逐步学习一点分析史料的方法。 史料记载不全是真的,不要盲目崇拜史料,盲目相信史料。 例如,档案的内容不能被认为是可靠的。 例如,在过去时代的许多日记中,其内容都记录了个人意见,如果不进行分析就无法使用。 因此,任何历史数据都必须进行分析,不能立即使用,对史料的分析和鉴定是做研究的第一道工序。 要养成分析史料的习惯,学会如何分析资料。
第四,了解如何访问、收集和使用信息。 有必要大致知道在哪里以及通过哪些渠道可以找到所需的材料。 对于本科生来说,基本上要用到图书馆里的资料。 因为我没有精力去做社会采访,也没有经济能力去档案馆查阅档案。 互联网上也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所以要学习如何使用互联网。 能够使用一些基本的参考书,查找参考书目和检查版本。 在查资料的过程中,要注意多请教,多请有经验的老师。 特别是去图书馆的时候,更应该向图书馆的老师请教,征求他们的建议。 此外,图书馆通常有内部目录,以帮助降低搜索难度。 例如,2024年7月,南京图书馆馆藏部编纂了《南京图书馆香港资料研究书目》,大家查找他们馆藏的香港资料,翻阅这本小册子,就方便多了。
第五,学会选题,学会寻找新材料,在课题上创新。 在本科阶段,学生基本上专注于讲座、考试和阅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太擅长做研究。 写作练习要适当进行,有针对性地阅读围绕一个主题的书籍,并有计划地写一点阅读经验、笔记,甚至研究**。 在阅读史料的过程中,要注意史料,发现有价值的话题。 最好是制作新的课题,新课题开发出来后,要注意引进新的史料。 所以,一是要有实料感,二是要有选题感。 要不断寻找与新课题相匹配的新课题和材料,才能做出高水准、创新的学术工作。 高质量的学术工作对年轻人来说非常重要。 我曾经对我的学生说过,医生的名片就是医生的名片。 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医生都受到高度重视,被称为名校效应。 但光有名校效应是不够的,还要做好博士。 这是针对医生的,对于本科生来说,原理是一样的。 现在是市场经济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态度不一样了,下定决心要学习的人不多,人们不容易意识到学习是有价值的。 但是,我还是希望同学们静下心来,多读书,掌握更多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多做一点学习,做好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