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将于2024年5月中旬开始,预售将于2024年12月9日开始。
近日,周杰伦演唱会门票将提前半年预售的消息引发热议。 在预售之初,不少网友发文质疑提前半年收费门票价格昂贵且不合理。 预售开启48小时后,退款会收取30%的手续费,这也让一些人感到不满:有人认为半年后其他安排是否会影响演出行程无法预测,30%的退款费用太高了。
随着在线票务平台的发展,许多演出和展览都提前发布了预售票,以吸引消费者。 不过,《法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线上预售门票引发的争议不多,如宣传内容与实际情况不一致、退票难度大、预售周期长等。 有消费者吐槽:“预售票原本有优惠价、可选座位等优势,但现在成了'稀缺商品',非要抢抢,一旦遇到问题,后续维权费时费力。 ”
宣传与现实不符
在某投诉平台上,记者用“预售票”等关键词搜索,发现近期相关投诉数十起,主要涉及消费者购票后发现所购买商品不匹配或不存在。
今年10月,天津大学生陈龙在 Damai.com 上花了688元买了一张《为青春》中国经典金曲演唱会门票,在演出日期临近时,陈龙发现主办方发布公告称“因舞台封堵,部分688元位置调整为488元”, 但没有退还之前售出的门票差价。
演出当天,陈龙按照票上的位置坐下后,发现自己被安排到了离舞台最远的地方,与他同排的位置被调整为488元。 更让他生气的是,演出期间演唱的歌曲数量大幅减少。 在做广告时,据说有36首歌,但只唱了24首歌。 “看宣传片的歌单,有十几首我喜欢的歌,为什么买票,但最后,我只唱了几首我喜欢的歌,其他的都被删掉了或者换掉了。 陈龙说。
前不久,来自广东省东莞市的王莉在票务平台上花费228元,以原价338元购买了“东莞潮泰**节”的“早鸟票”(商家提前发放的优惠票)。 随着演出时间的临近,王力发现,自己买的时候打折的门票出现了更低的**,而且在多个平台同时贩售,而且一个都比一个低。 更让王力无法接受的是,存在加油送票等情况,当地某大学免费送票,于是王力想退票,从其他平台买更低的票,但商家表示无法退票。
王丽只能勉强接受观看演出的现实。 但更让他生气的是,演出结束后,他发现自己喜欢的嘉宾的表演只有十分钟,这显然与预宣传的半小时时长不符,可谓是大吃一惊。 “不仅如此,我发现所有嘉宾的表演时间都比宣传时间少,两位嘉宾出场的间隔越来越长,这叫中场休息,就是半个小时的广告。 ”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理事长、北京市消费者法律学会副会长吴敬明认为,如果经营者不真诚地提供承诺的商品或服务,而只是利用“折扣预售”进行虚假营销手段来榨取消费者的钱财,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但一旦消费者与他们进行交易,也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商家应承担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有关规定退还价款并支付相当于价款3倍的惩罚性赔偿**。
北京德和恒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律师认为,主办方**预售门票,与消费者购买门票,形成合同关系,商家应提供销售时符合承诺的商品或服务。 商家未履行公示时作出的承诺的,构成违约,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即退票或赔偿消费者因此造成的损失。
购票后很难获得全额退款
两个月前,来自浙江宁波的李丽在票务平台上花了592元,购买了深圳某明星演唱会的预售票。
李莉告诉记者,10月11日下午3点30分开售的门票,购票页面显示“开售后24小时内可以无条件退票”,但当她申请退票时,客服回复“无条件退票已于10月10日结束”。 “那不是在门票不发售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吗?之后,我不停地联系平台,甚至投诉**,但客服只会对我说敷衍的话。 我强烈要求全额退款,这是我的合法权益,我不能容忍这种流氓行为。 李丽觉得很“无语”。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上海的周身上。 他曾在票务平台上花费1280元,购买某歌手在合肥演唱会的预售票。 付款半小时后,周发现行程有变,于是立即申请退款,却被提醒需要扣除20%的手续费。
半小时就被扣了几百块钱,周星不同意,申请全额退款,但直到现在都没有跟进。
不少受访消费者表示,有票务平台发布模棱两可的信息,例如在页面上写上“退票费”,误导消费者以为会全额退票,但实际上却被告知退费是“扣除”或退票收取“手续费”。
近日,周杰伦福州演唱会门票的预售和退款规则被不少网友“吐槽”。 例如,预售将于 2023 年 12 月 9 日上午 10 点开始。 退款规则规定,2024年12月11日上午10点至2024年5月9日上午10点期间的退款将收取订单30%的手续费。 也就是说,购票后48小时就要收取手续费,但演唱会定在将近半年后,我们怎么知道届时会不会有其他事情安排。 不考虑消费者权益,是不是有点太丑了?网友发帖表达不满。
对此,票务平台回复:“每个项目都有自己的购票规则和退票规则。 手续费为多方最终确认的结果,下单成功后,以具体购票规则及退票规则为准。 ”
吴敬明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和《侵害消费者权益处罚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消费者要求修理、返工、更换、退货、补货量、退还商品和服务费、赔偿损失等,不得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
马丽红认为,对于消费者反映的预售期长、退票费用不合理的问题,商家一定要明确告知售票界面,不要玩文字游戏。 消费者在下单前,亦应整合票务资料,并考虑个人日程安排。 如商家故意拖延退票时间或无理拒票,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权限和处罚方法均有规定,并按法律法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票务市场需要加强监管
相关部门需要规范的不是预售票的销售模式,而是虚假宣传的行为。 马丽红认为,企业如果进行虚假宣传,将面临民事和行政责任,如果情节严重违反刑法,也应受到刑法的惩处。
在谈及如何规范网上预售票时,吴敬明表示,如果这种营销模式中存在较为常见的虚假宣传和欺诈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行使执法权,监督和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宣传内容夸大的,适用广告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行政处罚,包括责令改正、罚款,甚至停业整顿。 该方式已经侵害了大量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侵害公共利益的,省级以上消费者组织、各级检察院可以依法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
那么,消费者在购买预售票时遇到问题后,该如何维权呢?
马丽红建议,首先,消费者应及时保留商家推广的广告内容和自己的购买记录,并保留“商品不在板上”的相关证据,以备维权之用。 其次,消费者维权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直接找到商家维权,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商家退票或赔偿损失;二是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投诉;第三,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无论哪种方式,消费者都需要了解证据保留和保存证据。
吴敬明提醒,消费者要注意不要相信商家的宣传,贪图便宜又容易支付,一旦上当受骗,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包括向消费者组织和主管部门投诉进行调解,如果被骗金额大或数额巨大,也可以直接起诉法院要求惩罚性赔偿。
本文采访的消费者姓名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岳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