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河源》素材**。
张培培拍摄的黄梅戏《仙人骄阳》剧照。
王皓晨拍摄的电视剧《铁流东行》剧照。
近年来,在中国话剧的舞台上,传统戏剧的青春表达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创作者通过在题材选择、剧情构思、人物关系、舞台设计等方面的突破和创新,以契合新生代观众审美情趣和接受心理的方式讲述主旋律故事,在实现艺术欣赏与主流价值双重目标的同时,也拓展了传统戏剧的审美形态和创作范式, 为戏剧“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可能。
1.让不同世代的年轻人有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在今天的戏剧舞台上,反映革命历史、英雄人物、扶贫攻坚、城市建设等现实题材的戏剧作品依然占主导地位。 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对“讲好年轻人的故事”的偏爱:如纪念“左盟五烈”的戏剧《浪潮》;再现“三晚改编”历史的电视剧《三湾,那一夜》;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讲述长征故事;歌颂赛罕大坝建设者的戏剧《赛汉长歌》;京剧《苦楝树花》中王继才、王世华夫妻守卫岛屿边防哨所;以革命烈士曲《曲秋白》和*剧《曲秋白》为题材的生平事迹;黄梅剧《仙阳》和川剧《江姐姐》都聚焦主人公的青春,着重刻画特定环境下青年个人或群体的人生选择和革命理想,突出青年的成长、勇气和责任。 用《浪潮》导演何年的话说,就是“用时代的青春感染今天的青春”。
在情节设置和形象塑造上,这些作品以家庭生活和日常工作为切口,将亲情、国情等庄严沉重的主题融入平民叙事中,有效实现了作为剧目对象的“当时的年轻人”与作为剧中观众的“现在的年轻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这些作品中展现了主人公对爱情、亲情、友情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赛罕长歌》中童振宝为“逃”赛罕大坝而脆弱的样子,以及《敦煌女儿》中范金石初到敦煌时的倔强和导演的“三击掌”,以及惊慌失措......当他误以为屋外有狼时这些对“人性”的刻画,都体现了以“人”为主体、伟大胜于平凡的传统戏剧创作团队的叙事策略。
同时,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就有意识地增强了戏剧的悬念性,构建了戏剧的结构,在合理的前提下赋予人物和情节幽默、轻松的当代艺术特色,从而满足新生代观众对剧情强度和戏剧娱乐性的审美需求。 比如《开国大典直播》这部剧,乍一看观众会以为是历史场面的传统剧目,但该剧大胆创新,融合了现代观众喜爱的悬疑、谍战、爱情等类型元素,观赏度大大提升;再比如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以轻喜剧的口吻讲述了长征的悲惨故事。
2.在观众和表演之间建立开放灵活的关系。
戏剧的叙事视角极大地影响了主题的传播效果。 实践证明,以“当下视角”为出发点,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构建剧情,更容易获得年轻观众的心理认同。 比如《铁流东行》这部剧,就用李安本孙子的视角,寻找爷爷称自己为“烈士”的原因;话剧《桂妹老师》从华平女子高中中青年教师和几个孩子的视角,对张桂妹的“初心”和“前路”进行探索和思考舞剧《江之源》以一位骑着摩托车、身着时尚服装的城市摄影师的视角,展现了雪域高原独特的风情和文化生态。 还有民俗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话剧《红色起点》等剧目,都把一个或几个年轻角色的“怪异”眼神放到戏情境中,以他们的观察和感受为线索,将剧情展开。
另一种“回头看”的方式也经常被使用。 比如话剧《革命家庭》、沪剧《敦煌女儿》、话剧《深海》、苏联歌剧《国魂》等,剧中开端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从特定的时间节点进行叙述,反映老人及其青春在历史语境、主观生活经历和客观时代背景中, 显示具有不同图层的时间刻度。无论是青少年视角的“探索”,还是老年人视角的“回顾”,都充分尊重了年轻观众因时代、地域而与剧情的距离感,通过“可信的叙述者”搭建对话桥梁,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价值传递和精神传承。
传统的戏剧创作也试图将超现实的视角融入到现实的叙事中,例如在《铁溪东行》中,死者走上舞台,在独白中叙述自己《浪潮》直接将剧情设定为“五烈”牺牲后,他们的灵魂开始问“我们为什么会死”,他们的亲朋好友、前辈后辈、人物纷纷出现,参与演讲讨论;《抗日战争中的文艺》这部剧充分发挥了纪录片剧的特点,30多位演员跳进跳出角色,扮演人物、讲述人生、解读评论,穿插着重叠的信息,多维度、多视角的信息交织在一起。 这种多时空的视角,在观剧和表演之间创造了一种更加开放、灵活的关系,呼应了当代年轻人寻求创新和变革的审美心态,引发了观剧的强烈反响。
3.创造具有现代质感的视觉景观。
传统剧目视觉风格的青春表达也是一大亮点。 这首先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年龄”和“时尚”的塑造和呈现上。 利用年轻演员或邀请偶像明星出演角色,通过服装、发型、妆容等造型设计,满足年轻人的视觉审美需求,直观地将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们的蓬勃气概、英姿飒爽形象外化。
空间设计和舞台表演是视觉风格的关键要素。 从演出现场效果和观剧后的评论来看,当代观众非常注重“舞台语汇”的叙事能力,尤其是体现现代感和青春感的视觉景观或场景设置:话剧《顾文昌》《赛罕长歌》《深海》、民族戏曲《金沙江》、 《小二黑婚事》,与河南剧《大河安澜》等剧目,以大屏幕和LED屏为背景,动态或静态图像与布景装置无缝衔接,营造出逼真磅礴的戏剧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的震撼;“开国典礼直播”将景深感强的纵窄舞台划分为门房、会议室、播音室、宿舍、实验室等局部空间,并利用“蒙太奇”平行或交叉展示不同事件的发生,形成“戏剧+影视”的观看体验。话剧《大道》运用多元技术,在四层舞台上打造层次丰富、转移速度快的奇观影像效果,印证了“中国通信技术突飞猛进”的剧情主题。《铁流东行》采用隐喻布景,按照不同规律排列的白色模块,诗意地转化为具体......高山、高山、战壕、掩体等场景,借助演员的表演还有赣南采茶戏《一人长征》中象征性简约的舞台和皮影元素的引入,昆曲《曲秋白》结尾洒下的花雨,**剧《曲秋白》中“海燕在暴风雨中翱翔”外化的主人公精神世界, 以及剧《鲁遥》中经常出现的苗条男子爬坡的形象等,因为场景融合的视觉感染力和深远的韵律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传统戏剧在青春表达中的探索,是适应新时代文化语境、审美需求和市场规律的必然之举,其经验和成就值得关注和发扬光大,但同时也要警惕过分追求内容好奇心和感官刺激的倾向, 以及将某些戏剧所体现的价值观庸俗化的倾向。传统戏剧作品只有把握好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继承与摒弃传统的平衡,才能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艺术力量,受到更多观众的欢迎。
作者:孟梅,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