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线上的“舞者”
还记得宣化区供电中心的现场操作课。
冬天的张家口,寒风凛冽。 上午9点,记者驱车前往宣化区供电中心作业现场时,班长闫斌已经和同事们在零下十多度的低温下工作了一个多小时。
第一次见到闫斌的时候,他已经40岁出头了,肤色黝黑,方框眼镜有点书卷气,镜片后面的眼神却是严肃而坚定的。
闫斌仔细检查了现场安全注意事项,强调了操作风险点和安全注意事项,随后斗内活工穿上绝缘防护服,戴上绝缘手套,登上绝缘斗臂车。 绝缘防护服是黄色的,由特殊材料制成,密不透风,厚近一厘米,重达4-5公斤,就像盔甲一样。
当保温斗臂车升至高空进入作业区时,高空与地面人员高度协调、密切配合,严格按照规范作业要求开展工作。
野外的寒风如刀一般穿透厚厚的外套,地上的记者冻得瑟瑟发抖,忍不住躲向了作业车的避难所方向,而十几米高的桶里的工作人员却无法躲避。
我们已经习惯了!闫斌说,“天气还不错,如果是夏天,气温是炎热的,穿上带电的工作服和保暖靴后,是密不透风的,整个人就像在斗臂车上干完活后,就像是'捞'出了水。 ”
据了解,闫斌及其同事正在完成10000伏537竹农线路的定期巡检和维护工作,主要作业是进行绝缘包。
虽然是线路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但意义不小。 随着气温骤降,用电高峰期的到来,此次巡检对于保障当地电网在冬季高峰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尤为重要。
传统做法是线路停电后运行,但停电会影响居民和周边企业的正常用电,要实现用户的“零感知”,就必须采用专业技术进行低压不间断供电运行。 闫斌解释道。
这在15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他说,当时我市还没有带电作业,大部分人都不敢想象怎么接触带电高压线,经常在电线杆上爬上爬下来爬去的电工,大多都见过高压线上被烧成木炭的鸟儿, 并且可以看到带电工作的危险。
2024年,23岁的闫斌外地学习了带电工作的专业知识,并取得了相关证书。 2024年,他和同事们成立了宣化区供电中心现场操作班。
起初,闫斌怕家人担心,所以不敢告诉家人自己参与的是直播操作。 当母亲问起时,他假装放松地说:“拧紧螺丝,更换零件,完全没有危险。 他已经从事现场工作了 15 年,但他进行现场工作的其中一次仍然记忆犹新。
2024年6月的一个下午,宣化区马王庙附近的一台变压器旁,带电工作队正在认真准备。
14时,行动正式开始。 “当时是夏天,天气很热,保温桶一抬起来,我数了一两米......在我心中当水桶停在空中的那一刻,我的脑子一片空白。 闫斌回忆说,“保暖服很热,不透气,里面的工作服一下子都湿透了。 我只能试着让自己冷静下来,开始一步一步地去做。 ”
10分钟、20分钟、30分钟......2小时过去了,变压器压降保险丝的带电更换成功。 当时,在我们城市,没有成熟的案例可以借鉴更换变压器脱落熔断器的带电操作技术,也没有现成的操作工具可以使用,甚至没有现场操作的行业标准。 闫斌凭着经验和勇气,完成了这项意义非凡的重要任务。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壮举。 闫斌领衔的权势人,是一群技艺高超、敢为人先的“高压线上舞者”。 在接下来的10年里,闫斌和他的现场运营班在全市现场运营的多个领域创造了多项良好业绩。
2024年以来,在宣化区供电中心党总支的带领下,作为宣化区供电中心党员示范岗位,严斌带领带电作业团队安全开展带电作业1000余次,减少停电时间10000余小时。
劳动是紧张而危险的,是什么让你坚持下去?有人问闫斌。 他说:“这项工作必须有人来做,我们正在学电,如果我们不做,谁来做呢?(鹤山新闻记者马明明、刘芳、通讯员贾淑文)。
编辑:姬**。
*:鹤山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