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酒后驾驶一直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驾驶员在酒精的影响下容易失去对周围环境的准确判断和对车辆的有效控制,进而影响其驾驶行为,导致交通事故。
虽然我国法律对“酒驾”和“酒驾”等违法行为,基本采取零容忍态度,一旦发现司机有类似的违法行为,难免会对他进行严厉的处罚,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侥幸逃脱,冒着酒驾上路的风险, 那么面对这些无意识的司机,有什么办法对付他们呢?
事实上,自 2008 年以来,NHTSA 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监控酒后驾驶”的好方法,他们与汽车交通安全联盟 ACTS 合作开发了一种同时使用呼吸和触觉检测的酒后驾驶监控系统,他们在车内植入了一个传感器,驾驶员需要呼气到机器中或用手触摸。
2019 年,欧盟也出台了类似的规定,在车内安装“醉酒检测器”,在驾驶员完成测试之前,汽车是不能启动的,当然,以上要求只针对那些因酒后驾车而受到处罚的人,而美国**在 2021 年,试图在各州更广泛的人群中推广上述计划, 但效果并不理想。
原因也很简单,虽然这种通过其他仪器监测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实现对酒后驾驶行为的早期判断,但由于呼气酒精测试是一种主动检测方法,除了需要为车辆安装额外的检测设备外,还需要驾驶员的配合, 所以目前还很难完全实现,所以基于车载系统的被动监控系统开始成为一个新的方向。
近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布了一份名为《拟议条例》的新文件,似乎为其他国家和**解决“酒后驾驶问题”提供了参考,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日益成熟的车辆监控系统,随时随地主动监控驾驶员。
按照最初的想法,车辆酒驾监控系统将基于汽车自带的DMS监控系统,分析驾驶员的状态,判断是否存在酒驾,一旦系统判断出驾驶员违法,那么执法部门就可以根据线索找到涉事驾驶员, 或及时提醒对方停止违规驾驶行为,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当然,虽然理想非常好,但根据MHTSA提供的评估报告,目前在美国销售的车型中使用的331个驱动系统中,只有三个可以检测酒后驾驶,而且都还处于开发阶段,这意味着这项技术距离正式商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间要面对很多问题。
例如,如何保证车载系统检测的准确性,在无法检测驾驶员血液或呼吸的情况下,仅依靠“眼动追踪”、驾驶员动作捕捉等手段,能否准确检测酒驾,还有待验证,而这种监控的准确性是否不够, 执法部门是否应该为此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也是一个大问题。
这也牵扯到隐私保护的问题,毕竟没有人愿意在开车的时候有一个监控系统来捕捉自己的情况,如何保证这些数据不被泄露,不被非法使用也是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