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新闻客户陆霞光。
**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浙江要走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前沿。 近年来,绍兴市上虞区以“科技+产业”为抓手,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化战略。 2024年,研发支出占全社会的比重将达到325%,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位居全省第五,今年荣获全省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连续两年荣获“浙江省科技创新鼎”。
“增强能量,造峰”是锻造创新的主要平台。 **总书记强调,建设重大创新基地和创新平台,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上虞将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规划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打造“硬核聚焦、动力强劲”的创新平台体系。
整合提升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国家级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上虞最大的开发平台。 上虞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近年来发力“先进”,加快培育壮大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半导体、新能源“3+2”产业,规划布局元宇宙、合成生物学、氢能、储能等六大未来产业,以及国家电子化学品基地。
高质量建设曹峥河科技创新走廊。 围绕“科技创新之源、产业加速器、人才孵化池”定位,按照“一廊协同、多点支撑、多链融合”的思路,加快构建“曹娥河实验室+高校、豫高校研究院+企业研究院+创新联合体”的区域创新体系, 从而帮助更多的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书架”。
深化学校与地方企业合作,共建高校科研院所。 上虞按照“将一个支柱产业与知名高校优质学科对接,共建产业研究院”的思路,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知名高校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打造复旦漕娥河创新中心、朱克珍研究院等多个科技创新平台。 该地区有3所应用型大学和12所大学研究机构。
“四链融合”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成果要体现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 上虞坚持以产业链、创新链、学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新的质量生产力。 目前,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已分别入选省级“415x”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和协同区。
科教融合,解决了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难点。 指导和支持天津大学绍兴研究院建设和加强精细化工、先进材料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立人才“专职”培养机制。 目前,研究院已集聚院士科研团队15人,科研人员130余人,获批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
生产与创新的协同难以解决,实施和转化也难以实现。 高标准建设化工新材料、半导体材料中试基地,建立产业中试产业生态联盟,打造全国首个新材料领域市场化运作的专业中试创新平台,构建“研发-防伪-中试-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集成创新解决了中小微企业的创新难点。 支持“连锁型”企业联合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省级以上创新联合体,带动大中型企业融合创新,建成半导体装备、染料产业基地再造、高分子聚醚新材料三大创新联合体。
产学结合,解决了应用型人才聘用难问题。 推动浙江理工大学理工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校加强应用化学等学科建设,支持校企合作创建新材料技能人才订单班和冠名班,构建产学合作、协同教学教育体系。
多措并举激发企业创新。 **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把企业建设成为创新强国。 近年来,上虞持续推动政策、资金、资源等要素向企业集聚。
打造“鹅阵型”创新梯队。 实施科技型企业“高大壮大”和“双成长”规划,大力扶持和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一流冠军”新高地。 目前,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4家。
提升技术研发能力。 推进科技项目“揭头牌”和“赛马制度”,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近三年来,科技财政支出达到19个5亿元,企业研发费用加扣超过117亿元,惠及企业2000余家;遴选省级“先锋”“领头鹅”等重点研发项目20项。
优化服务,打造“创客城市”。 开展“1+7”爱心企业行动、“你好小微”暖企帮企、惠企专项行动、“政企服务贯穿列车”“惠企”,设立产业并购引导、转型升级产业、青年科技“人才”, 今年累计兑现18只基金惠及企业3亿元。 加快24小时自助服务不打门的扩容升级,打造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推动“便民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跨越。
全链条引进培养,扩大人才库。 **总书记指出,国家科技创新的根本源泉在于人。 上虞不断迭代人才政策,发挥好“引进、育人、留人”相结合的作用,打造“近与远”的人才生态。
着力吸引高层次人才。 每年举办人才发展大会、新材料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开展100所高校对接浙江大学100家企业、100名博士,建立产业链“首席科学家”机制,聘请5位院士担任精细化工五大产业链首席科学家, 高端新材料及应用,生物医药。
大举集聚青年才俊。 建立上虞大学生信、社会联谊会、家乡游等“六个一”机制,深入开展“余见一个暑假”大学生看习真习、“余见未来”专场高校招聘会等活动,今年推出青年公寓980套,计划3年内推出3000套以上, 形成“短期免费住房、中期低价租房、长期优惠购房”青年人才住房保障体系。
引进和培养高技能人才。 实施“金蓝领”倍增计划三年行动,打造新材料领域技能大师工作室,以技能竞赛机制“定向”选拔大师级工匠,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将打造产教融合高标准创新园,创新“学科+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校门到厂门”、“讲台到舞台”的新型教育模式。
作者为绍兴市副市长、上虞区委书记。
*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