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来物种到热门赛道,牛蛙品类进入了稳步发展的阶段。
为了更好地呈现牛蛙赛道的发展,红餐产业研究院与牛蛙莱达头部品牌联合发布《牛蛙品类发展报告2023》。
本文原载于红餐智库(ID:Hongcanzk),作者:红餐产业研究院。
2024年,牛蛙赛道真的很热闹。
2024年5月,牛蛙蛙头品牌将来到广州60版首店开业时创下了排队2600余桌的记录。 2024年6月,青蛙莱达获得全球企业成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授权的三项权威认证,分别为“中国紫苏牛蛙餐先锋”、“2024年中国牛蛙餐饮连锁企业第一名”、“2024年中国牛蛙餐饮行业蛙锅销量第一名”。
与此同时,其他赛道的品牌也纷纷推出牛蛙相关新品。 比如,火锅赛道上的海底捞推出了“青蛙蛙锅”;西式快餐赛道上的肯德基推出了传奇的港式牛蛙炸玉米饼;烧烤赛道上的一些烧烤店推出了烤牛蛙;卤味赛道上也有不少卤味店,推出了香辣红烧牛蛙......
在此背景下,牛蛙品类有哪些新变化?牛蛙品牌如何在产品、渠道、连锁、品牌建设等方面实现差异化突破?最近红餐产业研究院跟牛蛙头品牌青蛙来了联合发布2023 年牛蛙品类发展报告,下面就带你到**终究。
牛蛙赛道继续扩大
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元
牛蛙原产于北美,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食材可塑性强等特点。 20世纪80年代,牛蛙被引入我国进行繁育和繁育,在川菜、湘菜、粤菜等餐厅挖掘牛蛙菜肴后,逐渐在一些餐厅流行起来。
2024年,青蛙食品品牌青蛙莱达首店在长沙开业,开创了牛蛙专卖店的先河。 随后,经过多年的发展,牛蛙逐渐从一道菜发展成为热门赛道。
特别是农业农村部2024年3月明确牛蛙水产新品种身份后,牛蛙品类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赛道不断拓展。 根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牛蛙餐厅数量已超过50,000家(包括牛蛙专卖店和牛蛙相关餐饮店)。 其中,牛蛙门店数量同比增长15%预计2024年全国牛蛙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元
与此同时,牛蛙赛道的参赛者数量也在增加。 根据奇查查数据,截至2024年12月,2024年注册的牛蛙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670家同比增加454%;中国牛蛙相关企业存量已超过2070家与2024年相比,同比增长30%,增加1234%,五年内翻一番
目前牛蛙赛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牛蛙门店区域分布不均,华东地区牛蛙门店数量最多
从区域分布来看,牛蛙门店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占门店的77%以上。从省级行政区域来看,广东省、江苏省和四川省的门店数量排名前三,占比超过10%。 其次,浙江、湖南、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级行政区域所占比例也较高。
红餐产业研究院认为,广东、江苏、浙江、湖南、福建等省份养蛙经验丰富,川、湖南、粤浙菜都充分挖掘了牛蛙的美味,或为这些省份牛蛙品牌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从牛蛙门店在线级城市的分布来看,二线城市门店数量占比最高,为28家2%。除五线及以下城市外,其他一线城市牛蛙门店数量占比均在10%以上。 整体二线及以上城市门店数量占比超过60%,而四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占比不足20%,可见牛蛙品类在下沉市场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从城市分布来看,牛蛙门店数量位居全国前10名城市之列广州、深圳、宁波门店数量位列前三,门店数量占比超过4%。
2.头部品牌规模优势明显,国家化进程加速
目前,牛蛙赛道的入驻者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牛蛙专卖店、青蛙鱼火锅、其他餐饮品牌和餐饮上游企业。
近年来,牛蛙专卖店、美蛙鱼火锅品牌发展势头强劲,青蛙莱达、威智奇蛙鱼头等品牌门店数量已超过300家。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以青蛙莱达为首的牛蛙头品牌逐渐成为规模。 红餐大数据显示,门店数超过100家的牛蛙品牌占比约8%。 除了头部力量,牛蛙的脊梁骨也不容忽视。 11 100个牛蛙品牌的门店数量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近年来,牛蛙腰品牌团队不断壮大,为牛蛙品类的发展积蓄力量。
近年来,牛蛙品牌的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多个品牌的门店数量已在50多个城市进驻。 作为牛蛙第一品牌,青蛙莱达占据了市场先机。 根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4年12月,青蛙已进入全国100多个城市,其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门店约占门店总数的60%,远远超过其他品牌。
除了头部品牌,目前,大多数牛蛙品牌仍主要从事该地区驻扎在该市的城市数量不到10个。
3.90%以上的品牌门店人均消费60 90元,赛道进一步细分拓宽
从人均消费分布来看,牛蛙品牌门店人均消费相对集中,主流人均消费价格为60 90元,占比超过90%,2024年该细分市场比2024年增加34个百分点。
近两年来,以烤牛蛙、麻辣红烧牛蛙为主产的小店逐渐涌现,人均消费在30元左右。 烤牛蛙和麻辣腌牛蛙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牛蛙的消费场景,为牛蛙赛道的进一步细分提供了思路
牛蛙品类创新加速,差异化突破迫在眉睫
2024年,随着牛蛙赛道的火爆,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
1.“牛蛙+”成为趋势,部分品牌用“活蛙烹饪”打造差异化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吸引消费者,牛蛙品牌通过“牛蛙+”的方式拓宽了产品线。 例如,风味类型不再局限于麻辣、麻辣等口味,开始添加奶酪、番茄味、螺蛳粉味等风味类型;在烹饪方法上,我们也尝试了麻辣腌料、炭火烧烤等方法,让牛蛙菜肴更加丰富。
除了风味和烹饪方式的创新,牛蛙品牌也在积极探索产品的跨界融合。例如,一些牛蛙品牌在菜单中加入湘菜、川菜、粤菜、新疆菜、小吃、烧烤、茶、甜品等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除了主营的青蛙锅系列外,还有小吃、烧烤、蒸菜、特色菜、主食、甜品、特色饮料等产品。
另外为了实现差异化的突破,一些牛蛙品牌在食材上采用“活蛙烹调”,提升消费者的用餐体验
2.品牌专卖店有下沉趋势,装修风格以“烟火”为主。
此前,牛蛙品牌店的选址多选择在一二线城市的大型商场和商场,但近两年来,牛蛙的门店逐渐下沉。 与 2022 年相比,202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牛蛙门店占比将不同程度提升,三线城市牛蛙门店占比将提升近2个百分点
牛蛙品牌不仅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积极拓展市场,还尝试布局社区门店。 例如,虽然目前大部分门店都是商场门店,但2024年开始在东莞、北京等地发展社区门店,其中东莞社区门店已经开始开业。
店面风格不断升级迭代,是品牌保持年轻形象、增强消费者粘性、提高复购率的有效策略
为了保持年轻,在店面装修风格方面,牛蛙品牌的店面风格更新得越来越快,风格也越来越年轻化。 以青蛙莱达为例,其店面风格从“10 工业风 “” 20 霓虹梦幻风“”30 黑金风“”40 雷风 “” 50 Planet Tech Wind“更新迭代”为“60 超级夜市风格”。
红餐产业研究院了解到,青蛙来了 60超级夜市风格店在保留以往店铺高品质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复古瓷砖、耀眼的街区灯饰、小吃摊式空间设计、随处可见的烟花元素等夜市元素,将商场与夜市完美融合,让消费者感受到浓浓的烟花气息。 2024年5月,青蛙将来到60超级夜市风格店在广州正佳广场正式开业,开业当天就有1000多张桌子排队。
3.积极开拓新“战场”,线上渠道成为牛蛙品牌的必经之路
随着线上流量平台对餐饮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牛蛙品牌也开始积极拥抱线上流量,通过短**、直播等方式吸引新用户,提升品牌关注度,拓宽营收渠道
以青蛙莱达为例,2024年,青蛙莱达将在长沙开启试点抖音直播,通过直播吸引新用户,传播牛蛙饮食文化,收获一大批新粉丝。 据了解,2024年,青蛙莱达通过直播间售出青蛙锅约20万份,直播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同比增长46w人,其中86%是新客户。
除了直播,外卖也是牛蛙线上渠道的主战场。红粉大数据表明,2024年12月至2024年11月,外卖平台牛蛙品类外卖量突破1亿,单店月均销量突破500家
其中,头部品牌青蛙莱达在外卖业务中的表现十分亮眼。 红餐产业研究院了解到,目前,已有270多家门店开通线上外卖业务,单店月均销量已超过2000单。 其中,单店月最大销量可达8000单。 据了解,目前青蛙外卖营业额占该店营业额的10%和20%。 从消费者方面来看,消费者普遍对青蛙外卖产品的口味、数量和包装感到满意。
4.品牌在上游打造了自己的“生态养殖”基地,首条链条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
随着牛蛙品牌越来越注重食材的健康与安全,牛蛙品牌逐渐严格把控牛蛙从池塘到餐桌的每一个环节。 例如2024年,青蛙莱达开始率先试点牛蛙“**检测”模式,通过汤头、仓库、门店**检测,全程把控牛蛙食材的安全健康
另外青蛙莱达还对牛蛙采用标签管理,逐步建立一流的链条追溯体系,确保每一批牛蛙都是经过严格检测的产品
为了建立稳定的牛蛙链体系,许多牛蛙品牌也开始向上游走,建设自己的生态养殖基地,推动牛蛙养殖产业的规范化。例如,从2024年开始,青蛙莱达就建立了自己的养殖基地,目前养殖基地超过1000亩,主要集中在安徽、湖南、广东等地。 青蛙莱达通过养殖示范基地的培养和订单式合作,进一步推动上游养殖产业的规范化。
5.品牌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联名、节庆成为一种新时尚
随着牛蛙品牌越来越重视品牌传播的价值。 许多牛蛙品牌从IP形象、文创周边、联名、品牌日等方面打造了品牌形象。
以青蛙莱达为例,青蛙莱达与粉丝共同打造了“大达”的形象,还推出了一系列周边产品,如扑克牌、手机夹、风扇、环保袋等。 自2024年起,青蛙已连续举办四届超级品牌日,其中2024年超级品牌日与Jaw Horse Drama联名,为青蛙迷打造沉浸式舞台剧《玩家生活》。 在“沉浸式”的基础上,颚马剧加入了“互动演绎”的思路,让青蛙迷真正参与到表演中,与NPC互动,创造属于自己的第二人生,将用餐体验的互动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结论
虽然牛蛙赛道的整体热度没有下降,但也面临着以下两个挑战:一是同质化问题开始显现,竞争日趋激烈二是首链建设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和规范化
在这种情况下,牛蛙品牌要想提升竞争力,突破口,可以从加强产品创新,开拓下沉市场,夯实第一链和其他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