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木市滇塔镇阳城村,是杨家城历史名城的所在地,辖13个村民群体,总面积约43平方公里,全村共有433户1378人。 近年来,根据神木市委、全市实施“一山两河三城”文旅战略,该村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多功能扩容、多业态集聚、多场景应用的农旅一体化项目, 走出了一条“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旅融合发展之路,逐步实现了从“浑水村”向“景村”的转变。
促进旅游与农业、旅游融合发展
冬日夕阳的余晖,为杨家城遗址景区点缀着一层金色的软衣。 虽然天气寒冷,但并不影响游客拍照打卡的热情。 在景区的各个打卡点,一波游客悠闲地漫步其中。
近年来,神木市杨家城遗址景区紧跟旅游“六要素”,发挥“硬设施”与“软服务”双向带动作用,加大阳城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了三座神松、西城遗址、五指柏广场等打卡点和悬崖雕刻等景观工程, 杨家江故里文化标志、雕神碑、军人文化体验营,完善了旅游环线和山间步道、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保护会展中心等交通、特色景点等景区。游客接待基础设施提高了服务质量,使广大游客可以快乐地来,快乐地游泳,去乡愁。“自从村里旅游业发展以来,我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孩子骑着自行车去山上观光,这不仅锻炼了我的身体,也让我的孩子了解了杨家将领们保卫北疆、忠心报国的感人事迹,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爱乡情怀。 游客高美艳说。
随着游客人数的增加,景区还推出了羊城驿站、旅游摄影等一系列产业服务,构建全链条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带动村群农家乐、民俗兴起。 杨家城集团村民杨宝雄自家装修院子,让游客吃“农家餐”,住“农家院”。 “目前农家乐已经经营了三四年,养羊养鸡,种菜杂粮,食材比较绿化健康,现在比较受游客青睐,年收入能3万、4万元,很不错。 杨宝雄说。
下一步,阳城村将以景区为支撑,践行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创新思维,拓展文旅产业,计划投资景陆集团6000万元,打造集精品种植、科研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劳动研究实践教育基地, 让更多的学子走进农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达到以山水以食吸引人、以人文留住人的目的。
做强产业,做强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阳城村总种植面积12万亩,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落实政策、调整措施,引导大种植园主和村民通过出地方式发展小杂粮种植。 自秋季开始以来,该村迎来了数千亩小米和玉米的丰收。 作为阳城村两委会委员、致富带头人、神木镇港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宋振刚今年以每亩50元的租金在村里租了近2000亩土地,种下了陕鼓1702、玉谷10号、玉谷11号、 羊城村小苗集团、邹马良集团余谷12号等小米,实现增产增收。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该村今年种植了300亩全覆盖冬播谷子,预计2024年9月成熟。
此外,该村还大力发展养殖业,现有养殖场10个,村内养羊3000只,猪500头引进农业企业,建设1万亩杏梅采摘园,预计明年大面积挂果;投资150万元建设7个日光温室;规划建设占地7亩的樱桃采摘园;种植多种水果,打造环山优良的观光采摘带,壮大乡村旅游经济。
羊城村党支部副书记宋振刚表示,下一步,该村将投资500万元建设小型粮食加工厂,逐步形成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 此外,发展特色养殖,引进梅花鹿、鸵鸟、羊驼等,加强景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使村民增收致富。
美丽乡村 改善人居环境
村落风光异,村落魅力浓郁。 近年来,羊城村结合实际制度谋划村长远建设和产业发展,以“一组一策”制定了符合群众需求的安置方案,合理布局配套产业,切实解决了老百姓的住房后顾之忧。 目前,新农村的井路群正在建设中,配套广场、菜园等设施,明年40户130人入住后,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经济,让新农村成为提高民收、助力乡村振兴的“第一套房子”;同时,集团还建起了农村互助幸福之家,将解决村里20多名老人吃饭难的问题。
此外,该村的邹马良集团、连家园集团将建设新农村,实现50余名村民的“宜居梦”杨家城集团将积极引导村民对庭院进行改造,高效利用房屋前后的闲置土地和闲置房屋,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等庭院经济,促进市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羊城村立足实际,结合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目标,抓好乡村旅游这张“王牌”,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基础设施,一靓丽风景、一顿饭、一学一学,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吸引周边游客前来打卡, 一幅乡村美景和一幅繁荣昌盛的乡村振兴壮丽图景,正在这里慢慢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