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我知道,吉利和富人正在这样做,这非常好。”
看完2024年TCR澳门站的比赛后,在回酒店的出租车上,司机突如其来的一句话,透露了领克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突破100万辆汽车的本质。
在澳门的街道上,有阿尔法出租车,各种K-car,还有各种欧洲汽车,代表着汽车的发展历史。 在漫步中,我感受到了早期国际化和特殊地理因素为城市打造的特殊汽车文化,偶尔看到以特斯拉、蔚来、小鹏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诉说着这座国际化城市的前卫视角。 然而,我在街上看不到一辆领克公司的量产车。
澳门没有领克汽车可以开车,为什么出租车司机还能有这么高的评价呢?
在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博物馆,一位评论员对领克的评价给出了答案。 因为比赛的成绩,也因为他深入大陆体验了领克的品质。
与内地短暂的赛马历史不同,澳门有勇气将街区变成赛马场,街头赛马一直是深受当地人欢迎的重要娱乐景点之一。 在比赛当天的现场,可以看到年轻人手里拿着啤酒享受比赛,也可以看到拿着“长枪短枪”专心射击赛车的叔叔阿姨们。 在他们看来,那些勇于上场探索“让车更快”、“让车走得更远”的厂商,是值得尊敬的,而五年内六次夺冠,与奥迪车队斗智斗勇的领克更值得一个“非常好”的评价。
澳门街头几乎没有领克,但这并不能阻止领克因其在活动中的出色成绩而被人们铭记。
百万成就的B面是领先的硬实力。
比起澳门人只能从辉煌的成就中体会到领克的实力,我们身边的榜样越来越多。
今年在珠海召开的CO大会是第六届,在广州车展结束后,我一路跟着一位领克08车主,在100多公里的路上聊了很多,最关键的话题自然是陪伴我们的那辆车——领克08。
对于这位朋友,我个人认为他在车主中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他对领克的评价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轻松。
我认识这位朋友很多年了,我曾经一起开着领克05和G317进入西藏。 就在今年,他带着新款领克08时间限量版再次前往新疆,走的是新藏线。
用他的话说,当驾驶领克时,灵魂是平静和放松的。
这位朋友家在东莞,家族工厂行业已经传给了他,他一直走在稳定利润的正确轨道上。 他家里有一辆旧的宝马5系,因为爱车,他先后购买了赛博坦克、Mini、保时捷Macan S。 其中,能在家进入车库的只有保时捷Macan和领克08。 在领克08进入车库之前,这个位置一直属于陪伴他进入西藏的领克05限时版。
对他来说,Cyber Tank代表了户外活动,满足了他儿时的机甲梦想,保时捷是谈生意的自信,Mini是乐趣,只有Lynk & Co才是他自己的时代。
在东莞,他与经销商、用户等共同客户同行,拓展朋友圈,看到和感受到商圈之外不一样的生活,充分享受与领克的闲暇时光。
无论是G317行程还是新藏线,领克05和领克08都没有因为车问题而失去过一次链条。 甚至在前往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的途中,也发生了与国产皮卡的偏置碰撞,领克05用完整的车身结构和及时的安全气囊来保护他和他的家人。 领克售后帮助完成了一整套报警、求援的SOP流程,并没有因为事件发生在珠峰大本营脚下而受到丝毫影响。
选择领克05时间限量版,是出于对个性和潮流的追求,而在今天的领克08时间限量版中,更多的是品牌与他所追求的东西产生共鸣。 他日常通勤大多选择领克08,因为纯电动模式可以带来较低的汽车维护成本和平稳轻盈的驾驶体验。
曾经有人问我,领克03的价格和星瑞很接近,领克品牌比吉利品牌吉祥,“高端”形象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CO大会上,每个用户脸上的笑容都是对品牌理念的认可。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吉利用户可能因为性价比而下单,而在领克用户中,选择它的人并不少,因为他们认可了品牌理念。
比起这位朋友,还有一位同事的故事更专业。
作为星瑞和领克03的双重用户,他恰当地总结了两者:“领克是新技术的先行者,吉利的产品是受益者。 ”
描述可能不是特别准确,毕竟不管是CMA架构、发动机,还是混合动力技术,都是联合开发的,只是两者的性能不同。
他认为,领克03的底盘性能更紧实、更灵活,冲击压缩和回弹更有力,横向支撑也更好星瑞虽然来自同一平台,但干硬,精细的震动过滤略逊一筹。
或许星瑞的空间表现更细心,但让他自己驾驶,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领克03。 他所描述的也是我在实际试驾中体验到的。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只是吉利自身产品内部的对比,而基于他和我达成的共识是“CMA架构以自己的品牌价格为吉利打造了最'欧洲'的轿车”。
除了符合更多年轻用户的品牌调性外,领克的成功也离不开硬实力的支撑,正如出租车师傅所说,正是吉利与沃尔沃(Volvo)的合作,才实现了这种技术领先,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功能、行控等硬件,以及售后, 品牌概念等软件。
作为吉利与沃尔沃合作最直接的结果,也对于对功能体验更敏感的年轻用户来说,与吉利品牌相比,领克拥有更高的工艺标准和更开胃的设计取向,而其背后的体验差距是吉利品牌与领克品牌的根本差距, 这与价格无关。
绩效之路:前人未曾人前人,后人后人。
我们不是歌颂苦难,而是歌颂那些忍受苦难的人。
有人说中国汽车市场没有文化,有人说中国汽车市场的文化是市场导向的,更接近现实。 无论如何,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文化中,没有意大利超级跑车的终极驾驶控制,也没有“美国肌肉车的奇迹”,也没有JDM的DIY乐趣,只有生活和脚踏实地,与性能无关。
在我的记忆中,似乎从来没有一家中国汽车公司在探索汽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极限(更快更远)的路上,在世界舞台上也是如此。 即使一些汽车公司曾经想做高性能和跑车,结果往往是胎死腹中,或者他们未能顶住来自市场和销售的压力。
在中国汽车企业中,越野车很多,但性能却很少。 究其原因,性能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任务,甚至投入大量资金也没有任何动静。 做越野,无非就是如何做出更稳定的前后动力分配结构,以坦克和长城皮卡的成功为例,长城建成后还可以赋能长城各品牌的产品。 至于用户口碑,选择一些KOL和越野老手进行测试宣传,投入相对较小,回报较大,可以达到百万利润的效果。 但这些玩法在性能车上是行不通的。
如果你想证明自己的表现实力,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在赛道比赛中证明自己。 车手、车队、工程车队都是年复一年的长期消费,受众相对较少,而更多集中在追求驾驶控制、极致性能的汽车爱好者。 以领克03系列为例,领克在五年内投资六冠,是对发动机性能、轻量化设计团队、车辆工程支持团队、驾驶员的综合长期投资。 唯一可以应用赛车技术和概念的产品是领克03系列或吉利Galaxy E8。 与庞大的越野车和城市SUV市场相比,赛事的投入只是大,但收入却少了很多。
基础本身薄弱,不得不面对高投入、低回报,这也是为什么在以业绩为导向的世界房车赛事中,中国车企寥寥无几的原因。
在这样的环境下,领克依旧坚持走性能路线,以五年六冠的成绩成为中国汽车走向全球的技术名片,背后的努力可想而知。
我个人认为,中国车企,尤其是那些在国际市场上打开了局面的车企,应该感谢领克。 因为正是它让我们通往世界的道路更容易。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我们不歌颂苦难,但那些忍受苦难的人值得庆祝。 领克为中国企业谋福利,值得称赞。
100万是一个新的起点。
从领克01到今天的领克08,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转折点上,领克选择了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我们这些从业者要一路见证领克并不容易。
但正是困难和挫折让我们变得更强大,领克也是如此。
那些坚持长期主义的高端品牌,必须伴随着一群坚定的用户。 已经达到100万的领克,显然也有“人”的根基。
在新能源大势下,中国车企在内燃机时代的短板被抹平,大家站在同一条跑线上,可谓是“一天中的时间”。
目前,吉利集团在市场上积极布局智能化、智能驾驶,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行动力,明年亮相的领克首款新能源汽车——领克07就是最好的证明。 同时,以“亲和、高效、专业、愉悦”为特征的领克售后服务品牌“灵悦”正式发布,让服务更加规范化、规范化、人性化,可谓“地理优势”。
对于拥有“时间”、“地点”和“人”的领克来说,100万是辉煌,也是进一步进步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