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介电常数测量仪(固液介电测试仪)。

小夏 数码 更新 2024-01-31

1 极化的基本概念

在电场的作用下,正负电荷产生小位移,在电场方向上产生偶极矩,或在电介质表面感应出束缚电荷的介电现象称为介电极化。

中航工业ZJD系列介电常数介电损耗测试仪:

2 极化的基本类型

平行板电容器在真空中的电容是,如果在平行板之间插入固体电介质,则该电容器的电容变为e,co,er,并且该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也称为介电常数,大于1。 电容的增加是由于电介质的极化。

介电极化有5种基本形式:电子位移极化、离子位移极化、转向极化、空间电荷极化和夹层电介质的界面极化。

(1)电子位移极化

电介质中的原子、分子或离子中的电子在外部电场的作用下相对于原子核发生位移,从而在电场方向上产生偶极矩的过程称为电子位移极化。

这种极化的特征在于所有电介质的存在。 由于电子质量小,建立极化时间极短,10-15 10-14s。 极化程度取决于电场强度e,与电源频率f无关,与温度关系不大,因为温度不足以引起粒子内部电子能量状态的变化。 这种极化是有弹性的,没有能量损失,去除外界电场后极化现象立即消失。

(2)离子位移极化

在离子形成的电介质中,外电场的作用使正负离子产生小的位移,使电场方向的偶极矩平均,这种形式的极化称为离子位移极化。

这种极化形式存在于具有离子结构的电介质中。 建立这种极化的时间极短,10-13 10-12s,极化程度与电源频率f无关。 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离子置换极化略有增加,即r通常具有正温度系数。 由于离子间距的增加和离子间作用力的减小,离子更容易发生极化。 离子置换极化也是弹性的,没有能量损失。 通过消除外部电场,极化现象立即消失。

转向两极分化

转向极化也称为偶极弛豫极化。 在极性电介质中,分子中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就单个分子而言,它已经有一个偶极矩,称为极性分子。 在没有外部电场的情况下,极性分子处于热运动状态,平均没有偶极矩。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极性分子在电场方向上的取向概率增加,电场方向上的偶极矩向外平均,称为定向极化。

转向极化存在于极性电介质中。 偶极子转向极化是非弹性的,转向需要克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做功,恢复时消耗的能量无法回收。 偏振时间较长,10-6 10-2s;极化程度与电源f的频率有关,当频率较高时,极性分子没有时间随着电场的变化而转动,从而使极化程度降低。

转向极化与温度的关系很复杂,随着温度的升高,转向极化程度先增大后减小。 在低温段,固液电介质之间的分子连接紧密,难以转动和极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极化程度增加。 然而,当温度较高时,分子热运动加剧,阻碍了偶极子沿电场方向的取向,极化程度降低。

在结构不致密的离子电介质中,存在离子弛豫极化,其特性与偶极弛豫极化相似,可归类为转向极化。

(4)空间电荷极化

上述三种极化是由带电粒子的弹性位移或转向形成的,而空间电荷极化与上述三种极化有很大不同,是由带电粒子的运动形成的。

电介质中的自由正负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运动,改变分布,在电极附近或电介质内部形成空间电荷,因此这种形式的极化称为空间电荷极化。

这种形式的极化存在于具有能量损失的不均匀电介质中,高压绝缘电介质的电导通常很小,极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建立,并且这种特性的极化只能发生在低频下。

(5)夹层电介质的界面极化

在实际电气设备中,多为多层介质绝缘结构,采用最简单的双层介质模型来分析介质界面极化。 在图4-1中,两层电介质在闭合时的初始电压比由电容决定,稳态电压比由电导决定:t=0,u1 u2=c2 c1;t, u1 u2=g2 g1.

如果 C2 C1=G2 G1,则双层电介质的表面电荷不会重新分布,初始电压比等于稳态电压比。 然而,在实践中,很难满足上述条件,并且需要重新分配电荷,使电荷在两层电介质的界面处积累,因此称为夹层电介质的界面极化。 夹层界面处电荷的积累由介电导g完成,其性质与空间电荷极化相似。

3 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在真空中,存在关系公式。

d=ε0e

其中 e 为电场矢量,v mm;d 是通量密度矢量 c。 d和e方向相同,比例常数0为真空的介电常数,其值在电介质中约为8 854x10-12f m,则存在关系。

d=εe

其中 d 和 e 仍然在同一方向上,比例常数是电介质的介电常数,r 是相对介电常数。

应该说,电介质不是恒定的,不仅随温度和频率而变化,而且在深入研究中甚至分为实部和虚部,但在正常情况下,只使用实部,因此在电学方面称为介电常数实部的r称为相对介电常数,大于1,没有维度和单位。

(1) 气体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密度小,气体的极化程度很小,所有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都接近1,表1列出了几种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值。

表1 某些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20,1个大气压)。

注:1atm(标准大气压)101325x105 pa。

气体的介电常数随温度略有降低,随压力略有增加,但变化很小。

(2)液体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非极性和弱极性电介质。 属于这一类的液体电介质有很多,如石油、苯、四氯化碳、硅油等。 它们的相对介电常数不大,其值不超过28。相对介电常数类似于温度与每单位体积分子数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温度。

极性电介质。 这类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较大,值在3 80之间,可用作绝缘电介质的r值为3 6。 这种液体电介质用作电容器浸渍剂,可以增加电容器的比电容,但通常损耗较大,蓖麻油和几种合成液体电介质都有实际应用。 相对介电常数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氯化联苯的相对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

(3)固体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非极性和弱极性固体电介质。 这种固体电介质的种类很多,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聚苯乙烯、云母、石蜡、石棉、硫磺、无机玻璃等。 其中,云母、石棉等为结晶离子结构;无机玻璃是一种无定形离子结构。 这种类型的电介质只有电子极化和离子极化,介电常数不大,通常为20~2.7。相对介电常数也接近于每单位体积的分子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极性固体电介质。 属于这一类的固体电介质包括树脂、纤维、橡胶、虫胶、有机玻璃、聚氯乙烯和聚酯。 这类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较大,一般为3 6,也可能更大。 相对介电常数类似于极性液体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因为它与温度和频率有关。

根据转向极化的特性,可以解释介电常数随温度和频率变化的趋势。

离子电介质。 这类固体电介质包括陶瓷、云母等,其相对介电常数r一般为5 8。

4 讨论极化的意义

(1)选择绝缘

在实际选择绝缘材料时,除了电气强度外,还应考虑介电常数r。 对于电容器,如果想在相同的体积条件下有更大的电容,就应该选择更大的电介质。 对于电缆,为了降低电容电流,请选择较小的电介质。

(2)多层电介质的合理协调

对于多层电介质,在交流电压和冲击电压下,各层的电压分布与其成反比,应注意每层电介质电场分布的选择。

(3)研究介电损耗的理论基础

介电损耗与极化形式有关,需要了解不同极化类型对介电损耗的影响。

(4)绝缘试验的理论依据

为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项目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章

    一种测量介电常数的方法

    介电常数是物体的重要物理性质,对介电常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电气工程中的介电问题 电磁相容性问题 生物医学 微波 电子学 食品加工和地质勘探等都利用了物质的电磁特性,对介电常数的测量提出了要求。目前,介电常数测量方法的应用可以说是在民用 工业和国防的各个领域。在食品加工工业中,介电常数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