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平原》海报。 受访者供图 2024年,电视剧《白鹿原》的播出,火烧了白鹿园影视城和白鹿仓景区,年客流量分别达260万人次和428万人次,极大地促进了周边村镇的经济发展。
2024年,电视剧《装上舞台》将播出,会让众多陕西美食和美景刷屏互联网,也让习旅游的淡旺季成为网友所说的“旺季旺季”。
今年3月,电视剧《人生之路》的热播,火烧了榆林市清涧县的“生命”影视城。 截至目前,“生命”影视城已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解决当地永久就业岗位100余人次,提供临时就业岗位近500人次。
影视作品对拍摄地文旅产业的发展能产生哪些影响?如何从热播效应带来的流量中收获最大的推广效果和商业价值?多年来,习曲江新区在“影视+文旅”发展道路上探索并取得了最有说服力的成绩:制作了270余部影视剧、广播剧,荣获国际国内行业奖项205项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人5亿人,占全省接待游客总数的三分之一。
近日,记者拍摄了大唐芙蓉园的夜景。 资源“活化”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
说到习曲江,最为人熟知的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如秦代的宜春园、汉代的乐友园、唐代的芙蓉园等。 毋庸置疑,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长安八大风景名胜之一的曲江,曾被众多文人、艺术家迷住。 《唐代诗集》中朗诵曲江的500多首诗,让今天的人们得以一窥曲江昔日的辉煌。
如何盘活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其成为可欣赏、可感受、可参观、可传播的活文化?
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规划下,2024年以来,这里先后兴起了一批以历史文物建设为依托的重大文化工程,如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 同时,打造西部影视产制造高地,以极具历史深度和地域特色的影视内容为核心,确定了推进文旅融合的方向。
2024年底,中国第一个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开园,成为习新的文化地标。 2024年,在曲江新区拍摄的电视剧《唐芙蓉园》上映。 剧中大唐大戏膠的壮丽景色吸引了众多省内外观众,不少影视剧组也前来拍摄拍摄。 一时间,“大唐芙蓉园”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
2024年,根据陕西作家孙浩晖的代表作《大秦帝国》改编的大型历史电视剧《大秦帝国》播出。 随后,《大秦帝国》系列剧陆续上线,让不少观众重新认识了秦朝历史,也让一批秦文旅项目更加关注。
同年,曲江影视拍摄的纪录片《大明宫》上映。 影片通过先进的数字影像技术还原真实历史,讲述了大明宫从建造、辉煌到毁灭的过程。 次年,开创“遗址+公园”保护模式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对外开放。 纪录片《大明宫》在园区内延续,成为帮助游客了解这段历史、了解遗迹的“影视教材”。
曲江新区在深耕历史文化的同时,将目光投向红色文化和乡村文化资源。 电影《**家》、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西迁》、广播剧《大树西迁》、电视剧《大西北》等,用影视作品弘扬革命精神,展现陕西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剧中融入了陕西各地的民俗风情,将电影《百鸟凤凰》、电视剧《初婚》和《四季花开、山中飘香》融入剧中,展现了陕西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为当地乡村旅游带来了一波流量。
“活化”、影视、文化资源讲故事的发展路径,为曲江新区“影视+文旅”融合发展打开了大门。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唐风表演在12时长安主题街区上演(数据**)。一套“组合拳”闯入新世界
在曲江新区的发展过程中,影视产业与文旅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相辅相成的。 众多深受观众喜爱的影视精品,不仅为陕西旅游增添了一把火,也让习古城的文化魅力、特色美食和烟火气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如何把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留存”,成为曲江新区亟待面对的新课题。
人们外出游玩时最想要的是什么?从游客的需求出发,曲江新区开始了新的探索。
2024年,大唐不眠城步行街对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对街区硬件和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升级。 主题演出“水舞光影秀”“重返长安”与众多小型演艺相得益彰,老字号集聚、特色美食、潮流文创产业交汇,全网覆盖和人工智能服务......一个接一个一个新的城市空间已经形成。
改造后,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打通了大雁塔和大唐芙蓉园两大景区,形成了以大唐不夜城为核心区域的“夜商业区”。 2024年,大唐芙蓉园免费向公众开放,日均客流量为1人60,000人。 园内水舞灯光秀《追梦唐代》和唐人音乐舞剧《梦回唐代》,成为习旅游“日游夜演”的新名片。 大唐不夜城已成为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现象级旅游案例和典范,日均接待游客30万人次,年接待游客8000多万人次。
2024年,以热播电视剧《长安十二小时》主题IP打造的影视文旅融合主题街区《长安十二小时》诞生。自开馆以来,已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成为影视剧IP向文旅项目转型的行业典范。
在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大唐不眠城的辐射带动下,曲江新区10余个文旅项目形成了完整多元的文旅商业潮流聚集区:曲江池遗址公园周边已成为习夜间品质生活的代名词;彝族民俗社文化街区以其秦文化和习特色而闻名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灯光秀和习安城墙景区大唐迎宾仪式,让古迹焕发出新的光彩......
同时,通过实施重大文化项目战略,曲江新区开发建设了习文化CBD、习文化科教园区、曲江电竞产业园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不断培育和引进文化商业、创新创业、电竞等新型文化增量。 和康养服务,为区域文旅产业升级打造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
加快文旅服务软硬件升级,拓展文旅新业态,提高游客舒适度和满意度,融合便捷、智能、丰富的文旅体验。
用文化塑料大队来彰显文化
一出戏给一座城火,一出戏就到一座城。 影视与旅游的联动,再次印证了影视IP对一地文旅发展的重要性。 但除了热门影视剧的带动作用、文旅服务软硬件的提升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不容忽视呢?
近年来,曲江新区把影视作为文旅产业的重要载体,坚持“影视+文旅”融合发展,构建了涵盖内容开发、投资、制作、发行、影视剧摄影的影视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并形成了以曲江文化投资集团、陕西文化投资集团为主导,由近百家影视文化企业组成的“陕西影视矩阵”。由曲江新区主办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搭建了丝绸之路沿线影视产业交流合作的国际平台,成为陕西影视、文化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
为支持打造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曲江新区出台了促进习曲江新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习曲江新区关于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以及促进曲江新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等,为全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增长提供支撑。
曲江新区还以影视为媒介,与紫荆文化集团、爱奇艺、优酷等合作,推出“城市IP共创”、“一城一味”等合作模式,先后与20个城市合作50多个项目,在美食、历史、航拍、自然四大赛道深耕, 从而实现线上内容与线下旅游的相互赋能、协同发展。
此外,创意营销也是引流的有力工具。 自2024年大唐不眠城春节“习一年,最中国”活动启动以来,点击量超25亿的“乐舞长安”、“倪礼羽衣”、“华灯太白”、火习旅游的“小妹妹不倒翁”、文化底蕴与幽默的“唐代秘盒”等表演艺术和演出并存, 等等,层出不穷的现象级网红IP,让习频频出圈。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不少游客身着唐服和汉服前往影视剧拍摄地打卡,领略汉唐文化。 五一假期,习接待游客1330多万人次,457万人次涌入曲江。 近两年,大唐不眠城、习城墙景区、彝族民俗社文化街区被评为全国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习入选“中国旅游美好生活十大城市(2022-2023)”。
同时,一大批展现地方特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型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将于2024年登陆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纪录片《礼乐中国》,将中国的礼乐文化传播到世界;美食IP纪录片系列《一城一味,长安有味》为观众“解码”习美食。 正在拍摄的《大汉夫》《长安的荔枝》等作品,深度融合了陕西的历史文化。
显然,顶层设计的持续完善、创新的营销策划、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有准备的持续投入,是“影视+文旅”模式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文字如何塑造旅,旅如何展现文化?曲江新区以影视为载体,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陕西**。
责任编辑:程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