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运动品牌李宁将迎来糟糕的一年。 这一点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李宁的股价已经从81的高点上涨798港元,最低跌至17股88港元股,跌幅高达78股14%。
在股价跌幅无休止的时候,李宁最近出了一手大招。 根据香港联交所的文件,李宁将以22亿港元的价格从恒基兆业购买物业,其中一部分将用作该集团在香港的总部。
受此消息影响,12月11日,李宁股价开盘大幅走低,下跌1429%。随着业绩和股价的下滑,李宁需要专注于主业,提振投资者信心,而不是买房。
花22亿买房
12月10日,曾经的“国产第一哥”李宁放出一招大动。 根据港交所文件,李宁一家间接全资子公司与恒基兆业地产签订买卖协议,计划以22以8亿港元**收购恒基兆业地产旗下一家物业投资公司,并指定“部分物业将用作(李宁)集团在香港的总部”。
据悉,目标公司的主要资产为整栋楼,占地约1066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包括22层商业或办公空间和两层零售空间。
至于购买物业的原因,李宁表示,公司在香港的业务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扩大公司在香港的业务运营,将有助拓展国际业务,具有战略意义。 香港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国际城市之一,并长期享有商业枢纽的声誉,企业可以加强与不同国际市场的联系,开拓各种国际商机。 收购公司香港总部物业,显示公司对香港业务未来充满信心,并标志着公司加强国际业务发展的计划得以实施。
值得注意的是,李宁此次购置物业,正好赶上香港楼市低迷。 今年下半年以来,香港楼市持续下滑。 美联楼价指数已连续16周上涨,创6年半来新低。 即便如此,瑞银(UBS)发布研究报告称,“基于此次非核心业务的支出,预计这将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
在二级市场,投资者也“用脚投票”。 12月11日,李宁股价暴跌1429%。当天**,李宁的市值为480亿港元,而安踏体育的市值为2058亿港元。 两者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结果不及预期
花22亿买房,只是股价的情绪反馈。 李宁股价大幅下跌超过7%的根本原因还是业绩。
回顾李宁股价走势,10月26日,单日缺口下跌207%。此前一天,李宁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经营状况公告,显示李宁全平台销售点(不含李宁YOUNG)零售营业额同比仅录得中个位数增长。 包括零售和批发在内的线下渠道录得高个位数增长。 李宁管理层将2023财年收入同比增长指引下调至10%以下。
事实上,李宁业绩的下滑早已显露出来。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4019亿元,同比增长130%;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微跌至2121亿美元。 李宁的业绩呈现出营收增而不利润增的趋势。
除了外部原因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内部原因就是高端战略不及预期。 近年来,李宁加大营销力度,将国潮与品牌高度绑定,通过产品升级、提价等方式树立高端品牌形象。
为了触达更多的消费者,李宁大规模地扩大了新店。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下半年,李宁新开门店491家,超过2024年全年。 然而,门店越多、**越高,并没有俘获更多的消费者,反而成为沉重的经营压力。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李宁库存价值达212亿元,同比增长729%;销售和分销费用 3948亿元,同比增长167%。
高端受阻后,李宁又提出了另一种策略——降价**。 据悉,同一家李宁店存在“边**新**降价”的现象。 降价对性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024年上半年,李宁营收同比增长13%0%,但净利润同比下降3%1%。李宁给出的解释是,公司再次加大了线上渠道和零售终端的折扣力度,导致毛利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是什么?
李宁目前面临的困境,显然不是买楼就能解决的。 那么,对于这个曾经的“国产第一哥”来说,如何解决目前的困境呢?
首先,加大清理库存力度,尽快稳定一流系统。 对于鞋类和服装公司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库存减值将是巨大的。 今年上半年,李宁的库存突破20亿元。 为了消化库存,李宁进行了打折销售。 然而,线上线下价格差异过大,使得公司一流的系统混乱不堪,甚至有消费者抱怨李宁没有一流的保障机制。 对于李宁公司来说,不打折就很难消除库存,打折会损害品牌的高端形象。 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李宁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加大研发力度,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许多评论员认为,李宁更“重营销,少研发”。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李宁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为21%,不仅远低于耐克、阿迪达斯近10%的水平,也低于安踏、特步、361度等国产运动品牌。 李宁采取的花哨的营销策略,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翻车事件。 对于李宁来说,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继续加强研发能力,推出更具竞争力、更真诚、更具性价比的产品,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最后,加快国际业务步伐,支持全球扩张战略。 拼多多的成功,为众多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成功案例。 李宁购买了一幢大楼,并部分改造成香港总部,无疑表明了其品牌国际化的决心。 李宁可以利用香港的资源和平台,整合国际市场资源,提升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和占有率。 通过在香港设立总部,李宁可以更了解不同市场的需求,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国际化战略。
总而言之,面对当下的困境,李宁还是需要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品牌矩阵,在研发、营销、渠道等方面进行再造,这样才能将品牌从危机的秋天中拯救出来,让“中年李宁”再度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