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加班已经泛滥成灾,甚至成为很多企业面试的必答题。 如果面试官拒绝加班,往往很难拿到工作机会,这无疑剥夺了工人应有的休息权利,也让很多员工身心疲惫。 这也是很多人反感甚至抵制996的重要原因。
回顾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贫困初期,广大工人阶级群众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愿意努力工作,奉献自己,宁愿少活20年,也要多榨取石油。
在当今和平时代,确实有一些人背负着沉重的包袱,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不惧疫情救治病人,边防口岸官兵警惕守护,保护家人,保卫国家。
这些当代英雄也表现出高尚的品质和高尚的精神,他们的辛勤工作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然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特别是在私营部门工作的年轻员工,他们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更大。 从一开始,这些私营部门雇员的福利就非常有限,加班猝死的风险也没有被考虑在内。
即使发生意外,公司也往往难以弥补家庭的损失。 因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比金钱更重要的无疑是活着的爱人。
这些已经离世的年轻员工,是家庭的养家糊口者,肩负着赡养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 一旦他们突然去世,家人的痛苦是难以想象的。
这种反差让我们不禁要问,在短短几十年里,普通人的社会身份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过去,工人将自己视为国家的一部分,他们的目标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于是,尽管生活艰辛,他们还是心甘情愿,虽然疲惫是值得的,但他们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荣誉和认可。
目前,大多数年轻人只是资本家眼中的螺丝钉,他们创造的价值几乎全部都进了老板的腰包。
员工们开始意识到,如果公司没有充分重视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那么努力工作就没有意义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互联网行业盛行的996现象。 这种进口的“工作制”,让无数程序员身心俱疲,甚至有员工在连续加班5天后,因疲劳猝死。 这无疑彻底触动了公众的神经,人们开始集体谴责那些把员工当芥末的企业主。
众所周知,员工除了工作,还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 它们不是机器,不应该无休止地榨取剩余价值。
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是否应该再次进行国有化,以避免资本家对雇员的残酷剥削。 这个想法乍一听可能很虚张声势,但如果你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并不成熟。 我们生活在一个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的效率往往不如民营企业。 如果完全国有化,很可能会扼杀经济发展的活力。
此外,在当代社会,人们的职业选择空前多样化,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去工厂流水线搞砸。 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都希望找到一份与其专业和文化水平相匹配的工作。 这种选择在个人层面上是合理的,难怪他们不愿意承担艰苦的劳动。
综上所述,人们之所以拒绝996,根本原因不是因为懒惰或缺乏奋斗精神,而是因为时代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导致人们对工作和社会认同的期望产生了巨大的偏差。
在当今资本主义至上,996只是一顶榨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帽子,无法带来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员工看不到自己辛勤工作的意义。 一旦相关性和价值认同的天平向相反的方向倾斜,人们抵制加班和资本剥削是很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