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经济问题看似是内部矛盾,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无论是经济数据没有感受到微观效应的改善,还是刺激政策效果的减弱,都反映出问题的本质在于方向的选择。 然而,这种选择不仅仅是针对现在,而是更有可能针对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 除非出现新一轮技术革命或新兴产业的兴起,否则经济困境将持续下去。
信任是全球经济和金融交流的核心。 由于缺乏信任,人们宁愿放弃赚钱的机会,也不愿冒险投资。 只有公开透明的法治,才能给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带来信任感。 例如,新加坡通过强调公开透明和改革国际商事法庭,包括聘请大量外国法官,赢得了西方国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信任。
2024年后,中国实现了解决温饱问题的目标,但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才真正富裕起来。 仔细观察中国的GDP增长曲线,一目了然。 如果透明度降低,即使出台有利于外商投资的政策,也很难获得对方的信任。 因此,仅经济层面的刺激措施似乎效果不大。
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可以说,是民营经济推动了中国的繁荣。 民营经济贡献了中国50%以上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城市就业和90%的市场主体。 而且,民营经济具有效率最高、市场化程度最强的特点,就连备受追捧的华为也是民营企业。
然而,最近一些网红是对的"私人资本"恶意污名化和攻击,如吴小平、司马南等。 但是,这些创业者不会被这些网红的攻击吓倒,因为对他们来说,这些网红不是他们的客户,相对于广阔的中国市场,他们的影响力是有限的。 企业家们真正担心的是这种气候背后的各方的态度。 我们需要了解民营企业家的真正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大的安全感,让他们更愿意投资,创造价值。 因此,禁止这些影响者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只能是肤浅的结果。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解决私营企业家的需求,而不仅仅是教育他们。
通过大量政策提振信心、扩大消费,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宏观经济与微观感受存在差距。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疤痕效应。 然而,这一切的根源是分配调整的问题。 目前的政策和数据可能看起来非常好,但实际上只有少数行业和团体受益。 这些行业是新兴行业,效率高,只需要少数人就能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没有延伸到更广泛的人群中。 我们没有听到烟草、石油和电力等传统行业从业人员的任何投诉。 只有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充分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消费、微观感知和居民信心才能真正恢复。 因此,消费、微观感知和家庭信心的核心问题是分配调整,而不是纯粹的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的本质不在于经济本身,而在于所选择的方向。 如果这些基本问题得不到解决,纯粹的经济刺激政策将产生有限的效果。 因此,我们期待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早日到来,新兴产业早日崛起。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消除经济增长的障碍。 这些是经济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经济领域。 只有正视和解决公开透明的法治和信任问题、保护民营经济、调整消费者信心和分配问题,才能创造一个更加稳定和繁荣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