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即将来临,随着北京高校陆续向社会开放校园,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为主的大学游学项目逐渐火爆。 据**报道,两校推出延长开放时间、扩大开放范围、激活校园资源等一系列新举措,迎接寒假期间的科研热潮。
从去年夏天火爆的《清北书房》中,可以推断出下一个寒假《青北书房》会有多火爆。 因此,**呼吁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加大力度开放和接受更多的研究团体,以满足社会的研究需求。 但是,也要理性地认识到,如果所有赴京游学团都盯着北大、清华大学,那么清华大学、北大即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也无法接受。 很多打着“清北书房”旗号的游学,很可能只是在校门口合影留念,也就是说可以参观学校,也可能只是“到这里参观”,缺乏实际的研究内容。
为了让游学对学生来说更具体验性,需要号召高校加大开放性,加强对研究机构的监管,同时也要改变当前游学中“清北崇拜”的观念。 北京有很多大学,所以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去了解大学,进行真正的科研之旅。 当然,这些大学也需要向公众开放。 家长要理性对待游学,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孩子兴趣和能力的大学,可能更有利于孩子建立大学理想,培养孩子的职业兴趣。 这样的游学团也更有价值。
近日,备受全网关注的“小糖橙”走进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让大家看到了另一种开拓研究的方式。 据介绍,在校园里,孩子们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博士生“一对一”照顾。 除了打卡学校名石、吃哈尔滨工业大学幼儿园特色、糖橙糖瓜等美食外,孩子们还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温暖的走廊里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智能汽车创新俱乐部的学生互动,与机器人共舞。 如果只是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园里走来走去,这种研究对孩子来说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为了让科研旅行“旅行和学习”,让学生确实有一定的收获,需要精心设计,而不仅仅是一匹马一花。
大学对外开放后,很多带着孩子来北京读书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参观北大、清华大学的校园,激发孩子的“清北梦”,这是可以理解的许多考察团也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作为重要的旅游点。 然而,由于向公众开放的预留名额,学校可能很难完全满足如此强劲的需求。 大学不是景点,即使有景点,它们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 虽然很多师生会在假期离开学校,更大程度的校园开放不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但学校也应该考虑开放校园和校园管理之间的平衡。
此外,要想组织学生进行调研,光是参观校园是不够的,还要听科普讲座,参加科研实验,与大学生交流。 组织这些活动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每个出差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游学经历,那么大学的承载能力就更加有限了。 国内一些海外游学团去国外名校学习,很多只是去校园打卡拍照,没有上课、讲座、与学生交流等研究环节。
因此,如果所有的学生家长都盯着清华大学和北大,注定会有相当一部分的研究活动名不虚传。 为此,访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群体也应分流。 一方面,北京的其他高校也应该加大开放度,吸引游客到校园,向学生宣传大学的特色。 另一方面,研究机构和家长不仅要把目光放在清华大学和北大,更要认识到,只盯着北大和清华大学的科研之旅,最终可能成为一次在这里的旅行,其他高校也可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之旅。
*: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熊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