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的中午,我走进传说中的“情感世界里的张雪峰”——曲曲大女人的直播间,正好遇到了一位女粉丝的情感咨询连线。
与曲渠莲麦的对话费用为800元,时间通常为3至5分钟。
这位自称32岁、年收入150万的球迷曾因疾病而失去生育能力——他们称之为“运球”的能力。 她口中的“男客”男友是一线城市家庭,有房有车,半年内主动为她花了30万元,却没有答应结婚。
听完这首歌,他翻了个白眼,给了一个尖锐的建议:快跑。
她为女粉丝分析男友:“丢掉无味的食物太可惜了。
第一次关注曲曲,是现场体验了一次实践教学,感觉好像没有网络上那么神奇,她只是用一种更加辛辣犀利、更符合社会情绪的动荡,总结了现实中有些人会做出的功利选择。
曲曲认为,学历首先要提高。 图为Ququ**截图。
近两年来,曲曲的热度和争议度同时上升。 这位自称在美国留学,妆容精致,长得有点像女明星张雨琪的情感博主,善于教女性从男人那里交换利益和金钱,“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没有价值就没有情感”是她的核心理念。
虽然单个账号的粉丝数量只有10万多,但近年来,“曲曲大女人”的矩阵版图在各个平台已经无处不在。 这包括但不限于曲曲大女人、曲曲麦肯锡、女性情感手册、情感科学家、曲曲的智慧秘诀等。 它不能燃烧,它会吹和生长。
与广义上饱受诟病的“渔女”相比,曲曲及其追随者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改变了调子:他们以自己所宣扬的价值体系命名,遵循某种“大女人”的智慧,类似于今天所谓的“大女主”,即强调独立和自爱,“利用”男人而不是“依赖”他们, 将他们与传统低心轻气沉的“贤妻良母”区分开来。
曲曲一直被禁止,但它仍然在裂缝中茁壮成长。
“大女人”的岔路口。
关注曲曲半个月后,我点击了她的社交账号首页,没想到,所有的作品又被清空了。
添加她的企业微信,在置顶的朋友圈里发现了12月12日发布的最新《非常模式上线通知》:新年将至,互联网监管日趋严厉,曲曲为了能够稳定下来,持续为大家解决问题,不受年底大规模举报关门的影响, 我们将(暂时)暂停所有公共平台的直播......虽然不能让更多新歌迷看到这首歌,但私域直播没有禁忌! 我们可以更开诚布公地回答大家的问题! 麦克风、1v1、金桂社区、私密线下,所有服务正常! ”
当晚,她又晒出了一张“曲曲大女人跨年嘉年华”的海报。
曲曲企业微信发布的内容。
想入粉团,被告知入团条件是3580元下单一套“黄金”课程。 该课程由24集组成,包括“识别”、“改进”和“相处”技能的教学。 此外,还有不同价位的一对一聊天辅导。
她的线下产业链从医疗美容保健延伸到奢侈品、相亲......从前端到前端一气呵成,同学们也可以回来给新人喂食。
曲曲总是被驱逐出市场。 自从两年前成名以来,她不断被投诉和封禁。 但蜿蜒曲折的消失往往不会持续太久。 过了一会儿,她又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出现,再次以光鲜亮丽的姿态卖书卖课,后面跟着城里一些年轻的女白领。
交通世界的供需模型很简单,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流量,哪里就有交易。曲曲的存在,说明市面上一定有她所服务的群体。
蜿蜒部分的屏幕截图。
使音乐流行飙升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今年8月。 “90后”女学生曲曲咨询如何在前男友和现任男友之间做出选择。 比她大15岁的前男友给了她2000万元在上海买了一套大公寓,但“现在对她来说没什么价值”。 如今,前男友提出赎回,并承诺每月给女友3万元的生活费,甚至还感谢女友的“优惠条件”。
而现在的男友身价3000万-4000万,两年内在女粉丝身上花了250万,并承诺每年给女主100万的生活费,还提出了结婚的想法。 但当女粉丝要400万的彩礼时,现任男友又犹豫了。
这样一个“优秀”的案例,让曲曲在市场上声名鹊起,成功出圈。 后来,在直播中,曲曲也自豪地分析道,表示理财女生的“价值”可能不是下降而是上升,黑红也是红,就像卡戴珊一样。 这是她对自己控制思想和操纵情绪的能力的信心。
曲曲。 曲曲呼吁女人迷坚持“一切以我为用”的基本原则,“我”,即女人自身的年龄、学历、收入、外貌、家庭背景等,都是糖爹要求的代价。
她还鼓励上学的年轻女孩努力学习,但目标是将自己包装成一种更独特的商品。 “大佬喜欢有内涵的女生,大学逃课玩,无异于吃了等死。 没有毕业证,很难进入大老板的公司......”
在曲曲里,自然没有感情的地方,即使有,也是一种工具属性,“男人是渠道,情感是技巧”,“不要动不动就爱,我不让你爱男人,让你利用男人。 ”
来曲曲求助的人,大部分也毫不隐瞒地去找了“干爹”。 他们努力学习,学以致用,不时汇报自己的进步,把爱情当成征服男人钱包的人生工程,就像那些年轻男人向PUA大师习学习如何征服女人的身体一样。 一点点真相,一点点例行公事,都说不清。
Ququ**的屏幕截图。
诚然,确实有一些女人真的被困在爱情中,她们在曲曲这里可以得到某种爱情大脑的驱逐。 极致的交易思维,完全情绪化的婚恋观,就像一个为了帮你走出情感创伤而全口骂你的女朋友,谁也感动不已。
截至发稿,某大平台“曲曲大女人”账号再次消失。
用“钓女人”的道德批判来抵制曲曲,这还不够新颖,也不够有力。 与其折磨曲曲“哪一部分人的利益被冒犯了”,不如反思一下:曲曲反映的只是一句“觉醒的人还是太少了”?
婚后的故事
对曲曲的批评更多集中在她自称“大女人”的言论上,类似于今天常说的“大女主”,即独立清醒的女性姿态。
这其中有他们自洽的逻辑:教女性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并将其货币化为男性。 这与传统意义上的“依靠男人”区别开来——不是“依靠”男人,而是“利用”男人。
在当今流行的性别语境下,这势必会得罪一些追求女性进步的所谓女性,比如曲曲是一套抹杀了女性主义必要且最重要的元素:独立人格与自尊的价值观。
Ququ**的屏幕截图。
有这种有尊严需求的女性在亲密关系中建立了基本的自力更生。 而那些利用性吸引力与男换资源的女性,也就是中国语境中的“渔女”和西方文化中的“淘金者”,则逐渐沦落到道德蔑视链条的底端。 他们被看作是某种捷径掠夺者,他们踩在捷径上的脚步,就是他们自己的尊严和主体性。
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可以被视为游戏规则的破坏者。
从这个角度来看,曲曲所倡导的生存法则,确实与传统婚姻中“伸手要钱、低腰做母亲”的卑微姿态没有本质区别。 只不过,通过商业规则的包装,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致、更自私的外衣。
只是婚后,“曲曲女孩”的故事有点站不住脚。
在金钱时代,女性并不是唯一利用婚姻来改变阶级的人。 与“渔女”这样的词对应的是“凤凰人”,在这个词出现之前,只有“女婿”这样的中性词。 男人“结婚”比较少见,但未必值得嘲笑。
《软饭人》剧照。
与女性不同,她们的故事往往在婚后继续书写。
比如几位“香港教父”的家族史。 首富李嘉诚在成家之前,曾在香港第一代钟表商叔叔手下工作,然后娶了他叔叔的女儿。 李嘉诚22岁时,妻子庄明月说服父亲向李嘉诚提供第一笔7000元,并用这笔钱创办了长江塑胶厂。
郑裕彤是香港四大地产商之一,十几岁时就到澳门周大福黄金公司工作,后来周大福将女儿嫁给了郑裕彤。 婚后第十三年,程宇彤继承了周大福的遗产。
婚姻是他们的起点,但不是他们的终点,更不是他们的一生。
在这样的故事中,资源从女儿的父亲转移到女儿的丈夫手中,完成了权力的转移。
而里面的女人,或许一辈子都不为衣食发愁,但她从来都不是那个有话语权和自己命运的人。
与过去相比,婚姻交换法则没有根本改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仍然取决于她们的性别、遗传和装饰价值。
因此,那些主张团结进步的人批评曲渠,不是因为她宣扬了美丽妻子的一套价值观,而是因为她将其包装成独立和自爱。
但恰恰是这种冒犯带来的愤怒,让我们意识到,在市场的选择面前,那些对现实没有实质性指导作用的时髦抽象主义,其实已经被打脸了。
这也让很多人醒悟到,人们追求进步的那套词语,已经颠倒过来,用性别换资源,这在当今时代是如此普遍。
性别作为一种资源
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劳迪娅·戈尔丁(Claudia Golding)发现,200多年来,经济增长并没有导致工资上的性别平等或更多的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
妇女参与有酬就业的人数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稳步增加,而是呈现出U形曲线。 结果,他们不得不削减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对家庭和劳动力市场做出让步。
摆在桌面上的公正和公平,有时恰恰掩盖了那些黑暗地方的局促和狭隘。
就像最近沸腾的韩国偶像丽莎跳舞事件一样,支持者呼吁尊重个人自由,而反对者则主张“向下的自由不是自由”。
韩国女偶像丽莎
只要是自愿的、自由的,女人有权利用自己的性别和身体来换取社会资源和利益吗?
英国社会学家凯瑟琳·哈基姆(Catherine Hakim)提出了“**资本”的概念,认为**资本是女性独特的优势资源,女性应该毫无愧疚地使用自己的**资本,以换取经济和社会地位上的其他资本。
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对“**资本论”进行了强烈反驳,认为无论是经济资本、文化资本还是社会资本,其所有者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绝对所有权,但所谓的**资本女性无法处置自己的身体。
站在镜头前的**女孩,可以自己决定是否**,你能决定到什么程度?
正如美国学者凯瑟琳·麦金农(Kathleen McKinnon)在《走向女性主义国家理论》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在被色情制品生产、传播和复制被羞辱女性形象的过程中,女性的自我表达已经失去了意义:她的“痛苦”被解释为“享受”,甚至愿意接受这种物化,很难界定她是否自由、自愿。
瑞普·范·温克尔(Rip Van Winkel)的《新娘》剧照。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一个女人的不幸在于,她被一种几乎无法抗拒的**所包围,一切都把她推上了容易的斜坡:人们不但没有鼓励她挣扎,反而告诉她,如果允许她滑行,她就会到达幸福的天堂:当她意识到自己被海市蜃楼欺骗时, 为时已晚:在这次冒险中,她的力量已经耗尽。 ”
但你不妨问:是谁,出于什么原因鼓励他们走那条“下行路”?
资本和商品是有区别的。 如果女性不能成为商品的生产者,她们自己永远是商品,区别仅在于包装的美感。
归根结底,问题的关键是:在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中拥有话语权的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决定一个女人是成为商品还是生产者?
安娜的剧照。
结构层面暂时缺乏解决方案,改变了表面的审美,哪怕是扭曲的改变,也是个体对环境的真实反应,用流行文化更熟悉的语言来形容,是一种“黑色荒诞”。
比如今天,比起那些圣洁的“抓小三”和“玩绿茶”,那些不回避、不怜悯自己的小女人的生存态度,是可以被观众接受的。
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曲曲”是很软弱的。 充其量,她卖的只是一类人需要的食谱,另一类人嗤之以鼻。 方**只不过是思想的附庸,只对那些已经建立并相信某一套思想的人有用。
这个系统是女人用一些技能来征服男人的钱包,男人用技能来征服女人的身体。
那些教男生如何“撩”女生的所谓爱情课程,往往打着“不善于表达爱意”的幌子,以劣势姿态进入游戏,最终目标是完成对关系的反向**精神控制与暴力征服。
《门锁》剧照。
PUA,“接机艺人”,早年,是网络炒作的流行语,一种新的业态,一种新的情感观念,后来,它那阴暗暴力的狰狞面孔全**,被大家唾弃,臭名昭著,PUA成了精神控制的代名词。
世界是循规蹈矩运行的,有规矩的地方必然有漏洞。 这几年,随着**的宣传、网络平台的收紧、法律法规的介入,PUA似乎已经消失在阳光下,但远未被漏洞修复——时至今日,PUA仍在阴影中野蛮生长。
如果说性别互动有游戏规则,那么漏洞远比法律法规多,也不是道德话语体系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其实,两性关系是道德中最模糊的领域。
这个漏洞是关于性别作为权力或资源的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结构在PUA中,没有资源优势的男人试图用精神控制完成对女人的征服。 而当这种结构被颠倒过来,“曲曲少女”的性别和身体也从权力变成了资源,在多大程度上能征服他们眼中的“大佬”,就是一个问号。
文章**: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