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伟. 法国《观点》周刊日前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观点:中国很可能正在“淡化”一场危及西方的道德危机和健康危机,以便对西方进行“历史性报复”。 文章称,西方在鸦片战争期间向中国出售毒品,以换取西方珍视的商品;而今天,“TikTok是**西方对巴以冲突的看法,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的合作不够积极。 西方过去曾伤害过中国,因此中国很可能会以同样的方式“腐蚀西方年轻人以削弱西方”。 从这种荒谬的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看法和历史观念存在一些问题。
对于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他们对中国的看法源于几个刻板印象,比如中国是民族国家、共产主义国家、儒家国家等等,中国是无所不能的,中国人是汉族人,会功夫。 这些现象的存在显然是由于有意或无意的误解。 而其背后的原因,可以用“3M现象”来解释。
一是历史记忆。 戴高乐曾经说过,中国是一个比历史更古老的国家。 谁的历史?当然是西方的历史。 在这种世界观的影响下,西方将陷入历史局面,无法将中国与自己熟悉的历史进行比较,从而摆脱历史局面。 今天,西方对中国的敌意仍然局限于其历史记忆,尤其是冷战历史。 此外,欧洲对中国的理解仅限于其殖民经历,从而产生了一种类似于“中国的崛起是出于对痛苦的殖民历史和西方屈辱的报复心态”的观点。
第二个是潜意识。 欧洲中心主义 - 线性进化 - 西方优越感是欧洲人互相看不起的思维逻辑。 欧洲容忍差异,而不是欣赏差异。 这是不可持续的,甚至是自以为是的。 只有真正欣赏彼此,欣赏差异,才能实现和谐。
第三,是方法论。 欧洲的认知方法是将对方视为客体而不是主体,将他人视为问题而不是自组织,将他人视为证明其优越性的客体而不是习的客体,甚至陷入“自我实现的预言”。 这种对党的“路径依赖”,是制约其对“他者”文化理解的重要原因。 程序化、片面思维和以自我为中心的知识方法导致欧洲人经常调整和曲解中国的形象。
这种“3M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一些欧洲人看中国的五大不对称:
首先,超验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的不对称性。 在实践中,欧洲人往往用一种自我认同的“理想模式”来与中国进行比较,先设定一个标准和期望,对符合要求的给予表扬,对实现要求的人给予鼓励,否则就予以谴责。 这与中国人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完全不同。
第二,思维方式的不对称。 欧洲人强调非此即彼、非此即彼,这种二元思维方式让人难以把握中国的整体观和包容性思维。 于是,“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出现在欧洲世界,成了一件大怪事。
第三,时空逻辑的不对称性。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暂时性的,其中大部分是历史逻辑的延伸。 欧洲面临的挑战是空间,考验着欧洲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边界。 一些欧洲学者用鸦片战争的历史来理解中国发展的逻辑,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是在用欧洲的空间逻辑来理解中国的时间逻辑。
第四,价值观“我是善的,你是恶的”的不对称。 例如,中国人认为“郑和西航”是和平主义的体现,但布鲁塞尔某景点的一本小册子说,“郑和西航”沿途没有殖民,认为这是相对于欧洲缺乏冒险精神的表现。 这种自以为是的判断源于选择性价值观。
第五,现代性与文明的不对称性。 西方话语的霸权和虚伪往往通过偷窃的概念来呈现,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而不是一个欧洲式的民族国家,如果欧洲人用现代性来定制中国的文明,必然会导致牛头的不匹配。 比如,中国历史上没有宗教战争,那么哪里有“反犹太主义”呢?炒作“中国的反犹太理论”,不过是以己相待。
回顾历史,西方对中国的认知经历了三个阶段:想象、折射和共情。 如果从需要的角度看中国,往往会仰望中华文明;如果我们从预期的角度来看中国,我们就看不起中国的发展逻辑。
为什么西方学者将同理心转移到中国,将历史上的“施虐者”角色从西方转移到今天的中国?究其原因,是坚持线性进化的历史观,对殖民主义历史相对缺乏反思,甚至认为殖民化是推动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历史的一部分。 二是做一个心虚的贼,在历史上见证了中国的强大和繁荣,也伤害了中国,担心中国会回到繁荣的汉唐王朝来报复西方,这就是“中国威胁论”的出发点。 三是推卸国内治国理政责任,“无话可说就谈中国,有事就怪中国”永远是对的。 从气候变化到贩毒,从民粹主义到种族主义,中国已经成为西方国内外治理失败的“替罪羊”,第一年就转移话题和注意力是廉价的靶子。 当然,欺弱怕硬,不敢责怪霸主,只能取笑中国,开刀取笑中国,取笑中国,这也是西方对华的常态。 (作者为欧盟“让·莫内”讲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