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章因侵权而从三木粥中删除。
本文不包含任何宣传,仅分享现实生活中的经验。
你知道现在邀请朋友在外面喝杯咖啡有多便宜吗?
我知道。 宜家 7 件 9 两个杯子,无限量续杯。
于是到了下午,餐厅里人头攒动,仿佛在密谋一场消费降级的狂欢节。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家里有个矿。 他从小就满足于各种材料,过着衣美的生活,早年被家人送出国留学,最大的爱好就是买。
而且,她买东西有两个特点,一是热衷于追逐新的大牌产品,二是喜欢大卖。 我之前买了个时间去英国,买了装箱的施华洛世奇带回中国,虽然几百到几千颗人造水晶不算太贵,但是也受不了很多......
就是这样一位有钱又爱钱的朋友,两天前向我介绍了我的消费理念。
事情一开始,两人没什么好说的,我夸她头发柔软,她说到了40岁,夸奖她比夸奖职场风光还多。
然后我随口问用什么洗发水,她听后眼睛一亮,神秘地对我说,你不知道,你现在被国产培养了。
在上一段的华西子眉笔事件之后,一堆国产产品崛起,霸占了所有的直播间,她用的洗发水是在直播间买的,深灰色的塑料瓶,去头皮屑专利,名字忘了叫什么,只记得是那辆70元,直接砸了3瓶。
买的时候,纯粹是有恋爱的冲动,有支持国产的想法反正不贵,但用完效果神奇,头发又黑又软,真的没有头皮屑。
不像我以前用的科颜氏,一瓶洗发水要200多块钱,加上一套护发素要上百块钱,香味不错,但是用完雪后,我并没有觉得钱花得不公平,但现在洗发水在国产产品上实现了突破,为她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护肤品随后经历了一轮迭代。 过去,她认为**应该很贵,一方面是她有钱,另一方面是因为她有钱,她关心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母亲工作那么辛苦,难道她就不能在自己身上多扔点钱吗?
一万多件可可的成套,三四千小瓶鱼子精,比吃鱼子酱还贵;新晋网红黑白绷带3000余条,一瓶一瓶迎面而来......
实际效果不能说没有,但可能没有我们花钱时想象的那么完美。 有的人第一次用初恋似的容光焕发的样子,用了两次就成了中年婚姻,是鸡肋骨,无味。
现在它们都已被国产产品所取代。 Bosein面霜1000片五瓶,精华299两瓶,富含大马士革玫瑰精油,还有两盒**...
购买没有压力,使用起来也不痛苦。 最重要的是效果还不错,因为它便宜,而且脖子涂了,手上涂了漆,这样Bose的全身保养就没有盲区了。
护肤品之后,我开始研究衣橱、包包......
一旦中产阶级在消费上降级,他们就会发现他们过去为奢侈的生活支付了多少智商税。
香奶奶有六七万,五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磨掉颜色。 一开始还以为买的是假货,就跑到小红书查一下如何辨别真伪,但点开后就发了上百条投诉,说因为五金用的是印度黄铜,不褪色的不是正品......
D小羊皮柔软摸起来会破损,P壳超大号会鼓起,最夸张的是Miu,也就是常被视为奢侈时尚品牌的Miu,以及擦肩而过的品质。
设计也很惊艳,小巧的尺寸连包带都装不下,没有任何实用性,作用只是装饰,标志着一个人一生的底价。
一次又一次,他们冲动消费,换来无用的闲散商品,十年来排队被打破,成为对中产阶级生活的嘲弄。
中产阶级妇女有一个梦想,叫做实现跛脚的自由。 以前每次去美国,大队里总有人成套带货,一瓶两千多面霜被毫不留情地买下,钱就像一阵大风......
我从来没见过这个世界,看到它我很震惊,当时我并不知道,无论我用了两次多么昂贵的护肤品,它们都会变成安慰剂。 因为被大力鸡杀的**,也有倦怠期......
一旦中产阶级心态发生变化,消费降级的喜悦根本无法停止
十年前,当我坐在办公室里时,我很羡慕金融街上手里拿着一杯星巴克的人,但现在却成了自由职业,拥有七八处房产的邻居们开心地喝着八块钱的库迪咖啡......
我们这一代人最强大的一点是,他们可以弯曲和伸展。
6000多安曼一晚可以住,100元可以睡一个青年旅社。 在全家去普吉岛之前,他们选择了所有的科莫泳池别墅,有一次因为夜间航班直飞,一大早怕孩子坚持不住了,在机场找了个小度假村,一晚四五百元,台球房,柠檬椰子树,哇,一步扫出一小块惊喜——
几百米外就是不花钱的国家公园,周边有当地餐馆,20元一大烤鱼,几十块钱一正宗冬阴功汤,椰奶饭免费......
世界上的烟花根本就不太香。
一位朋友说,她十几岁的时候,读过一本叫《阶级》的书,是一本关于她的社会和消费分层的启蒙书,其中有一段我还记得
当你把手放在口袋里时,只有当你能感受到口袋里毛皮的柔软和丝绸的丝滑,独自享受这种舒适时,才被称为真正的风格。
直到40岁那年,我才明白消费降级后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妈妈想要的是取悦自己。
至此,中产阶级不仅完成了消费降级,还解决了消费降级的心理自洽。 最近,就连网红都去海底捞跳迪:不是去夜总会买不起,而是海底捞更划算。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有钱的时候打马术高尔夫,带宝宝去英美过寒暑假,没钱可以踢足球+跑步,后者连个球都不用买,只要愿意动腿就行了......
中产阶级在经济下行过程中完成了消费的降级,以及消费降级后的自洽
你为什么要假装成别人?
那些来自那种低虚荣心的自我修养是没有实际价值的,在这个年龄,你必须活着明白,如果你认为这些东西对你有好处,你就必须抛开所有的虚荣心。
有的人不住在香港、伦敦的房子里,和父母挤在两套堆砌的老旧破旧小区里,沾沾自喜地为六毛钱一楼的物业费,天天吃饱......
有的人的衣帽间里塞满了各式各样的大牌,但现在却穿着直播商品,看到新生代韭菜在SKP名店里像白菜一样横扫,只会微微一笑......
也有人一心一意享受国产之光,从心底里彻底摆脱了当年对大牌的盲目崇拜......
有没有钱,都不用装了,这或许是经济衰退给中产阶级带来的最大收获。
教育也是一样的消费逻辑:我在公立学区读书,我拒绝通过走国际路线缴纳智商税。
曾经有人花几百万和学区里的孩子建立关系,想争取进入牛学校的机会,那他要是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来呢?让自己学习:
三中之所以能进入海淀六强小学,不是因为学校够好,而是三中选拔的家长超人;
也有家长花了100多万送孩子去国际学校,小学毕业后英语不是很好
我曾劝过很多朋友,在资金有限的时候,要注意家庭财务的分配,不要盲目砸教育。 现在他们有钱做养老规划,还能养活孩子,不知道有多香......
中产阶级消费降级,带着一种掠过千帆的微风,只要不装模作样,就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