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丨高跷上的精彩演绎

小夏 文化 更新 2024-01-29

高跷舞大头僧玩六贵,流传于枣阳市北部城市和枣北市泸头镇一带。 春节、元宵节或庙会期间,艺人身着红绿相间,手持木鱼、折扇、手杖、踩高跷,在乡镇街道、广场上表演。 “上世纪80年代,我在整理、收藏枣阳民间器乐、民族舞蹈时,看到北城民间艺术家表演大头僧戏《刘翠》,诙谐有趣,于是我对其进行挖掘、完善和编排。 大头僧刘翠的第五代传承人杜建煌说。

大头僧演刘翠表演 通讯员王兵 摄影:记者张亚婷

人民群众喜欢听

记者:高跷舞大头僧戏刘翠的大致起源是什么?

杜建煌:高跷舞是中国古代百剧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

刘翠是清光绪年间(2024年)田昌等人根据万子戏《大头僧》移植改编而成,由高跷舞和武剧两种艺术相结合而成。 经过100多年的传承,在保持古朴风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继承人何满齐(生于2024年)曾向我介绍,他年轻时从郭行天那里学了这种舞蹈,郭万琦在2024年从他的祖先“王老九”那里学来。 王老九的**田昌、蔡茂生是当时枣阳“万子戏团”(汉剧坐唱自乐班)的艺术家。

继承人接受采访,右起第二张由杜建煌、记者王兵、记者张亚婷拍摄。

记者:舞蹈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杜建煌:演出内容取材于枣阳城乡流传的民间故事《和尚打柳》:明朝洪武年间,枣北有柳树人,膝盖前有个叫刘翠的女。 有一天,刘翠去白竹院上香,遇见了少和尚月明,两人一见钟情,几经波折,月亮依旧庸俗,两人最终成为眷属。

舞蹈由两个人表演。 男主戴着“大头僧”面具,身穿绿布袍,手里拿着一条木鱼,脖子后面的衣领里插着一把折扇女角(传统上习是“男扮女”)有云头压鬓角,斜插花,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手里拿着围巾。 他们俩都踩着高跷。 舞蹈展现了月明和刘翠从初识到相处的情节,幽默浪漫,加上踩着高跷做扭、晃、追、戏弄等技术动作,独具特色,引人入胜。

记者:主要有哪些剧情和动作?

杜建煌:舞蹈由出庙、飞蝶、偷毛巾、玩毛巾、拔荆、爬藤、交换信物、求婚、返俗、下山等十个环节组成,相互衔接,起到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作用。

记者:请介绍一下表演者的人数、乐器伴奏和动作的要领。

杜建煌:一般需要10个人,2个是主演,5个是器乐伴奏。 还有其他人员,一共3人。

舞蹈伴有民间打击乐,乐器有鼓、锣、钹、小锣、马锣五种。

在伴奏过程中,鼓手会根据演员的动作和调度,利用鼓的构思和握鼓棒的手势进行变化,并指挥乐队演奏不同类型的**。 常用的乐谱卡有走锤、金丝葫芦、法脉开架、点头、山麻雀、虎打山、阴阳锤、辽子等。

基本的步法是踩高跷步,在表演过程中需要依靠手臂的摆动和腰部的扭动来调整身体的重心,从而灵活地跳舞。 因为高跷舞,为了防止滑倒,舞步和抬腿,手势都比实际的生活动作更加夸张。

民间艺术亟待救援

记者:你是哪一年出生的?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这种民间艺术的?

杜建煌:2024年出生,6岁在旗坊乡的戏曲班接受训练。 后来,我从枣阳师范学校毕业,在兴隆镇当老师,在那里我爱吹、玩、玩、唱。 以前,我只在一本书里看过大头僧刘翠的民间故事,流传全国。直到2024年,我被借调到原枣阳县文化中心,负责收集民间器乐和民间舞蹈,我才看到民间艺术家在北城演出。 当时,我很感兴趣。

记者:舞蹈整理录制后,被收录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湖北卷)》中吧?

杜建煌:没错。 过去,进行传承的老艺术家大多是文盲,没有资料记载这种民间艺术。 2024年,我采访了***的继承人何满齐后,重现了故事情节,并加入了舞蹈动作。 当时,我住在文化馆四楼,领导们特意安装了练习镜来支持我的工作。 我一边写画一边看着练习镜里的姿势。

初稿写完,引起了市里的注意,并派原市文工团的老师李璞到枣阳指导。 我们在一起两个多月,李璞老师教我写书,我完成了二稿。 上报省,得到相关专家认可,三稿定稿,收录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融合(湖北卷)》中。 2024年,组织团队在襄阳市开展民间艺术展览,获全市二等奖。

记者: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杜建煌:我这辈子最遗憾的是,2024年,我去枣阳扬道采访民间艺人王老喇叭,我去看望了三次,前两次他在医院里,第三次没有进村,就听到了鞭炮声和锣鼓声, 老艺术家离开了。王老的喇叭的绝技之一就是做鹅,可以用一个喇叭吹出一群人和一群鹅的效果。 不幸的是,我没有记录下来。 民间艺术需要全社会的重视。

年老时别忘了继承

记者:兴隆这个传承团队是什么时候组建的?

杜建煌:2024年,我从原枣阳县文化中心回到兴隆镇文化站,为当地文化爱好者组织排练。 这些文化爱好者大多在家中当农民,为当地的仪式演奏和唱歌。 当时,镇上的**小电影院里有一个舞台,我们集中练习了不止一个习。 要学习这个项目,你必须首先学习锣和鼓的记谱法,不仅是鼓手,还有演员。 后来,高跷舞僧刘翠在全城演出,观众和演员更容易产生某种共鸣,观众往往被演员们幽默的表演逗乐。

记者:继承情况如何?现在,你的孙女扮演刘翠,对吧?

杜建煌:虽然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抢救工作,但由于年轻人缺乏传承,该项目濒临灭绝。 我今年87岁,是原兴隆传承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现在已经60多岁了。

几年前,我的孙女盼盼开始向我学习习,在演出中扮演刘翠,她邀请了幼儿园的一位同事扮演一个大头和尚的角色。 盼盼从小就喜欢跳舞,但对她来说,在高跷上炫耀自己的动作技巧和演绎故事情节仍然是一个挑战。

五年前,我搬到了鹿头镇,和孩子们住在那里,教了10多个人,他们现在玩得很好,但都是老年人。 我们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将这种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记者 张亚婷,通讯员赵秀峰,陈桂英.

相似文章

    非遗剪纸花在香江盛开

    月 ,非遗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非遗剪纸深度融入校园已成为一种趋势。在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认可,吸引了许多市民和学生参与剪纸艺术,他们可以通过剪纸的亲身体验,深入了解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年 深圳非物...

    世界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世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世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在人类悠久历史中,由各文化群体创造 继承和发展,具有突出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体育活动 传统体育技能和体育相关实践 表现形式 知识体系和工具 实物 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中国少林功夫 少林功夫是从中国...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面团成型的乐趣

    爱东营新闻为传承和发扬我市特色非遗项目,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与面雕魅力,近日,市文化中心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与市级实验中学在六年级第一班开展了以 儿童非遗公开课 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感知工匠精神,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基调。为了让同学们对面塑有更全面的了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

    有哪些世界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 .蒙古摔跤 摔跤在蒙古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传统和荣耀的象征。摔跤手们身着特制的传统服装,为纪念和庆祝传统精神而战。这项运动强调技巧 力量和灵性,已成为蒙古文化的重要象征。.中国太极拳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术,也是一种传统的身心锻炼方法。其独特的舞姿和缓慢的动作考...

    溯源沈石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青春活力。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和团团一起来吧。让我们去寻找隐藏在沈师傅身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草。木。染。草和树的芬芳。印染时间。染上风雪的湖泊。留下锦缎五颜六色。推荐人 叶美辰。使用天然植物染料对纺织品进行着色的方法称为 植物染色 新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