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中西方交往迅速恢复,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多位政要访华。
不久前,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表示,她将于12月初访问中国,出席一年一度的中欧领导人会晤。 12月5日,冯德莱恩也公开表示,她不会容忍与中国“日益严重的不平衡”,但欧盟更愿意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冯德莱恩所说的“失衡”指的是中国和欧洲之间的逆差。 根据欧盟公布的数据,2024年,欧盟27国对中国的金额将达到8563亿欧元,逆差将达到3957亿欧元
2024年的数字尚未公布,但根据目前中欧之间的情况,预计这一数字将大幅扩大。 冯德莱恩宣称,欧盟今年对中国的**逆差已接近4000亿欧元。
事实上,不仅是欧盟,美国在十多年前就经常利用这个问题向中国施压。
或者可以说,除了澳大利亚等少数几个销售矿石和农产品的国家外,西方大部分发达经济体都对中国有亏损。 **近十几年来,逆差已成为欧美国家攻击中国的头号借口。
但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首先,**赤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苦难”,也不能与经济发展水平直接挂钩,那样的话,就是一个常识性错误。 **盈余和赤字主要是由不同的经济结构造成的。
西方国家几十年来一直在将制造业转移到国外,本国只留下了一些高附加值产业,因此**赤字是不可避免的。 或者可以说,**赤字是欧盟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中国也一再表示,不会刻意寻求盈余。
其次,如果盈余过多是中国的错,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中国卖了数亿双袜子换取西方国家飞机的时间呢?当时,我没有看到欧盟对中国心存感激。
当你盈余时,你假装不知道;如果出现赤字,就会给中国泼脏水,以如此奇怪的逻辑,难怪欧美国家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 没有理性的认知,任何政策都可能偏离。
冯德莱恩此次访华,将重点讨论与中国的赤字问题。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欧盟可以向中国出口更多的高科技产品,这样一来,就可以在账面上好看很多。
此外,欧盟还应向中国开放更多市场,以吸引中国企业投资,中国企业如果在欧盟实现本土化经营,将逐步缩小逆差。
但欧盟在现实中是如何运作的呢?正好相反的方向。 中国本来对光刻机等高科技产品需求巨大,但欧盟却效仿美国,对中国进行限制,无异于切断了自己的优势项目
中国企业原本对在欧盟投资有浓厚的兴趣,但欧盟许多国家通过立法阻止中国在欧盟投资。
其实这些都是很普遍的经济常识,欧盟政客和金融**真的不明白吗?他们当然会这样做,所以经常有业内人士站出来呼吁欧盟加强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但政客们会假装不理解。
因为“反对赤字”已经成为欧美政客的口头禅,攻击中国是他们的惯常做法。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他们怎么还能谈论它?如果你不谈论它,那么来自**的政客的选票呢?说白了,这件事与中国无关,是欧盟政客自己折腾出来的。
欧盟对中国的心理现在是复杂的,甚至有点扭曲。 中国和欧盟之间没有冲突,是理想的合作伙伴。
在理智上,欧盟政客知道必须维持与中国的正常关系;但从政治角度来看,他们需要攻击中国,以维护自己的独特性并维持自己的政治地位。 冯德莱恩一再表示,与中国的合作应该继续下去,但也应该降低风险。
去风险是可以的,中国也在去风险。 在美国挑起中美战争,扰乱全球经济秩序后,几乎整个世界都去风险化了。 但是,当涉及到这个问题时,什么是去风险?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增强欧盟自身实力,才是真正的去风险化。
简单地将中国公司排除在外并不是降低风险,而是增加了风险。 欧盟规模小,资源匮乏,抗风险能力差,它应该通过加强与中国的接触来应对冲击,而不是为自己筑起一堵墙。
客观地说,冯德莱恩访华对欧盟来说是一个机遇。 如果能够与中国达成一系列协议,为欧盟经济注入活力,那么欧盟或许能够走出目前的困境。 如果继续和以前一样,那么欧盟将继续遭受经济衰退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