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一场争论:家庭重要还是国家重要。
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命题;家庭和国家不在于谁重要,而在于责任。 这取决于你说什么角度。 如果从性格角度看,当然家庭重要,家没了,又有什么国家可谈呢?哪个国家不是由成千上万的家庭组成的?如果说我的家从共性的角度重要,那也是徒劳的,重要与否国家有最终决定权。 国家说戴口罩,这是必须的,不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别人。
什么是最不重要的?
最不重要的就是整天在互联网上胡说八道,说国家比家庭更重要。 有了那份闲着的活,赶紧赚钱,养家糊口,给国家交税,真是好事。
还有一个视角,那就是文化视角。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是关于历史演变的,在古代,家比国家更重要是正确的。
这可以从语言习中感受到,我们会说:家国情怀;但它不会说:民族感情。 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因为,在古代,家确实比国家大。
当然,古代的王国与现代意义上的王国是不同的;王国必须从口中拥有领土。 在早期,它被围起来古希腊的早期王国实际上是城邦;这是一件大事。
中国是什么时候开始建国的?
三帝五帝在那个年代不能称得上一个国家,没有炎帝国或黄帝国,都是部落联盟。 住所不是那么固定,要动不动就从北到南进行一次华丽的迁徙。 现代人研究三星堆,觉得是天上掉下来的文化,青铜制品水平太高,在西南文化中绝对是异样的另类,所以有人推测是埃及人的迁徙;我想是绍浩的脉络,从今天的山东迁徙而来,有扶桑树九武作为证据,都是鸟科的后裔。 它的传奇故事是庄子《逍遥游》中的“冥界北有鱼”。 在齐笛的另一本《齐和》中记载,尚棠问荆棘不是谎言,而是以图腾和神化笔墨的形式记录下来的。
部落联盟其实是一个大家庭。
比如邵浩是部落联盟的首领,那么,分裂的氏族都是一个大家族的分化,这和现在的农村分裂差不多,而且在血缘上都是同一个家族,各自的土地、财力、人民都是独立的,不属于邵浩。 分离的氏族变得越来越独立,他们成为国家。 到了西周王朝,既然控制不了,那就干脆大家立了一个共同的盟约,都是周天子名下的臣民,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领土巩固了,他们定期进贡,成为了藩属国。 这种次封建制度还是比国家大的,因为至少名义上还是周天子家的大天地。
这种血统很难长久,据说是一户人家,君臣臣,父子合一,可是,正如孔子所说:“君子之君,五代之殃”,五代之后,什么父子子,谁也不认谁,结果天下乱七八糟, 兄弟之国就像一只鸡。
大秦统一天下后,还是家界,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就大。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清朝。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文明时代,家不再是国家,国家与家分离,这是千家万户的总和。 当然,国家比家庭大,但管理的本质是群体的意志,虽然美国是一个**体系,但实际上它是一个外壳,是通过选举来执行全民意志的少数人。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是,多数人的意志是通过以人民为中心的党纲来实现的。
那么是大家庭还是国立大学呢?
在大众的意识中,当然是国立大学,大家都会说,国家没了,家又是什么?其实问题不是这样看的,国家没了,家还在,只是失去了民族性格;但是如果没有家,国家的存在对老百姓来说就毫无意义了,所以国也大,民生,天下大事,还有什么比民生更重要呢?
当然,我没有那么多感情,我的生活将不得不过去。
我有限的生命价值在于我的小家,无论刮风大雨,只要回到家,我就会平静下来,国家是我们每个小家庭的最高保护者,我献在心里,只为我的家。
我的意识是不是太庸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