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唯一业主管理的小区,每年物业费余额83万元,惹得各地居民羡慕嫉妒。 近年来,业主自理小区的逐渐兴起,以及每年财务盈余的消息不断传来,让我们这些每年交出高额物业费却对收支一无所知的人,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钱是怎么用的。
这个业主拥有的社区并不是一个非常大的社区,只有三栋楼,304户和6家企业。 共90张53万元的物业费,平均每户3000元左右,在当地是比较普通的收费水平。 然而,90万元的物业费余额是83万元,让人觉得业主好像不用再交物业费了。 事实上,停车费、广告费、门禁卡等收入达到50万元,足以支付社区公共区域的安全、卫生、日常维护、垃圾处理和电费。
河南省新乡市的一家自营社区,其极低的物业费更是引人注目。每月每平方米仅0.2元的物业费,坚持了10年。 与绝大多数物业弥补停车费的不足不同,小区的停车费每月只需35元。 虽然该社区似乎没有太多的额外收入,但它雇用了三名保安、六名清洁工、一名水管工和一名园丁,每年的费用不到25万元。 员工精干高效,兼职业务委员会保证了社区的有序管理和良好的服务,不逊色于周边社区。 同样,在山西太原,一个小社区实现了5年的业主自治,物业费仅为0每月45元平米,小区道路干净整洁,垃圾桶摆放有序,车辆停放有序。
究竟什么是所有者管理?从表面上看,业主自我管理是指业主组织物业委员会,驱逐专业物业服务公司,接管社区,自行实施物业服务。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业主自愿驱逐该物业,而是该物业别无选择,只能退出。 比如在上述新乡小区,一开始没有物业委员会,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积累了很长时间,大部分业主没有缴纳物业费,导致物业无法收取费用,随后通过法院追究, 但“法律不追究公众责任”,所以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退出。物业离开后,业主们反而走到了一起,物业委员会成功成立,所有业主都定下了相当低的物业费,所有业主都全额缴纳了物业费,虽然**很低,但可以覆盖日常的经营管理费用。
业主委员会的成立是业主自治的重要一步,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再到物业合同的解除,是相对常规的业主自治行为。 通过业主委员会,业主有一个实际代表机构,可以有效地管理社区的公共事务,特别是与物业的讨价还价。 业主委员会对物业服务不满意,无法达成整改共识的,可行使甲方的权力向物业管理公司告别。
接下来,他们面临两种选择,重新聘请另一家房地产公司或自己管理。 重新聘请物业公司意味着能够为法人实体提供更专业、更省心的服务另一方面,自我管理需要业主委员会承担更多责任。 自我管理的储蓄包括业主委员会成员自愿工作,不收取任何工资此外,它可以减少不经常使用的专业工作类型,如电工、水管工、维修工人等,并可以雇用临时工或外包服务,节省大量人力资源和成本。
当然,最大的节省是物业公司的利润。 比如十年前搬进来的时候,物业费是每月每平方米3元,这已经被称为“管家服务”。 一开始,保安们都穿着粗花呢**,每天在空旷的场地上训练,他们都精力充沛;每年一次,社区聘请“空中飞人”清洁外部玻璃。 然而,没过多久,安保团队就不再有年轻人了,整个团队都是老年人。 由于业主没有支付物业费,外墙玻璃的擦洗也停止了,现在甚至不再擦洗了。 随着商品价格的上涨,近十年来人工成本也大幅增加,年轻人纷纷去送外卖,如今的物业费已经无法提供原有的高水准服务,业主们也知道,他们也默许了物业服务的降级。 但是,财产的利润是否也会下降,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虽然业主支付的总金额没有变化,但服务质量和人工成本却成反比下降,只要业主不完全恼火,收费权就牢牢掌握在物业管理公司手中。
与此同时,随着汽车成为家庭必需品,停车位变得越来越稀缺随着电商大战蔓延到“最后一公里”,广告商的影响力已经扩大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从房产中赚钱的方式也越来越多。 快递储物柜、自动售货机、电梯广告牌等的安装,需要高昂的入场费,本应属于业主的收入最终落入物业管理公司的腰包,很难确定是否会用于物业服务。 习这个唯一由业主管理的小区的收支清单证明了一个问题:在习这样的二线城市,停车、广告等收入足以抵消物业管理的基本开支。 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一个大约有1400户人家的社区,楼梯的月租费是07元平米,而电梯楼则为1元平米。 小区业主实行自我管理后,三年内利润达到五六百万元。
近年来,拆分房地产板块,在香港上市,已成为内地房地产公司的热门举措。 截至今年8月底,在香港上市的内地物业公司已达26家。 但是,当房地产经纪人发誓该物业的目标是在出售房屋时为业主提供服务时,通过上市,物业公司清楚地表明了赚钱的意图。 面对成立业主委员会的障碍,业主只能充当物业公司的财富男孩。
对于我们的社区来说,两次组建业主委员会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社区商业委员会成立率低,与门槛要求过高有关。 “拥有表决权的业主人数的一半必须至少是出席会议人数的一半”,两大障碍阻碍了前进的道路。 物业公司向往的制度设计,成了业主不可逾越的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