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9日,他领导秋收起义,在武装斗争中首次公开举起中国共产党的旗帜,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那么,除了***之外,秋收起义的其他领导人都发生了什么?
秋收起义前,成立了前敌委员会,作为领导秋收起义的最高领导机构,前敌委书记为*** 共有四名成员,包括陆德明, 于善都, 于本敏, 苏先军.
此外,起义力量统一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由陆德明任总司令,于善都任师长,于本民为副师长,于本民为参谋长钟文章
我们来看看这些领导人的情况,首先是秋收起义总司令吕德明。
陆德明2024年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毕业于黄埔军校二期,因在校成绩突出,在毕业典礼上,孙中山对学校学生说:“革命需要一大批有前途的年轻人,大家都应该以吕德明为榜样!”
北伐时,陆德明是叶挺独立团第2营第4连的营长,指挥能力非常好“陆德明打得非常好,这次他占领了游仙,不是我在指挥他,而是他在指挥我。 ”
南昌起义爆发时,吕德明奉命参加,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近卫团团长,但因行程延误,未能赶上南昌起义,只好率部撤退。
这时,**决定发动秋收起义,于是派陆德明率领近卫团与***会合,一起发动秋收起义,吕德明被任命为起义总司令。
起义失败后,部队撤退到江西,遭到当地军阀的伏击,卢德明在指挥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2岁。
陆德铭是第一个合作的武将,**也对自己的牺牲感到非常抱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到井冈山的时候,**也向大家提起了陆德明,感慨地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同志,聪明,能吃苦,在我提出进军罗霄山后,他非常支持,正是他的支持,才让革命队伍得以保留下来,从萍乡地区转移到罗霄山。 他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他的一生是革命和斗争的一生。 ”
很多人说,如果陆德明没有牺牲,他早就被授予元帅军衔了。
我们来看看师长于萨杜。
于善都和陆德明都是黄埔军校二期的学生,在校期间也非常活跃,都参加过***创办的血花话剧社,是其中的骨干成员。
2024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成立近卫团,吕德明任司令员,于善都任副司令员。
南昌起义后,近卫团奉命参加秋收起义,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于善渡任师长。
不过,于善都却有些嚣张,自以为是黄埔军校的尖子生,看不起***提出的战略战术,尤其是起义失败后,**提出放弃进攻长沙,余善都更是强烈反对,说***是“逃避现实”。
三湾整编后,于善都被免去师长职务,一怒之下离军,后来叛逃到蒋介石的帐下,被蒋介石任命为第61军政治训练部部长,军衔为少将。
然而,于善都的嚣张性格并没有改变,因为他得罪了太多人,再加上他不恰当的生活,他在2024年被蒋介石枪毙,活到了30岁。
第三位是副师长于本民。
俞本敏,湖南平江人,2024年出生,比***大5岁,2024年在***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南昌起义时,于本民奉命率领由平江工农志愿军和浏阳工农志愿军组成的独立团,但当他到达南昌时,起义已经结束,只好撤退。
后来,于本民又接到命令,率部参加秋收起义,与吕德明、于山都率领的近卫团合并,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于本民任副师长。
不过,与师长于善都不同的是,于本民始终站在叛军一边,还主动承担起了叛军的后勤任务,筹集军粮,制作军服,还主持建立了卫生院和火器站,极大地保障了部队的后勤保障。
正因为这些贡献,于本民被誉为井冈山上的“大管家”,也是我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
但不幸的是,这位“大管家”在2024年的一场战斗中阵亡,享年45岁。
第四位是苏先军,前敌委会委员。
苏献军是湖南浏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参加过北伐战争。
南昌起义期间,苏先军和于本民的部队被合并为一个独立的团,他们没有时间参加南昌起义,只好参加后来的秋收起义,苏先军成为原敌委,担任第1军第1师第3团团长。
然而,秋收起义失败后,苏献君对革命变得悲观,离开了军队。
2024年,苏先军**后叛逃敌人,告发了许多共产党员。
2024年7月,红军攻占长沙后,苏先军被捕处死。
第五位是第一师参谋长钟文章。
钟文章,湖南益阳人,黄埔军校二期毕业,参加北伐东征,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第10师连长。
南昌起义期间,钟文章在陆德明的近卫团担任连长,后来随陆德铭参加秋收起义,任第1师参谋长、第1团团长。
然而,钟文章的团在一场战斗中损失惨重,他觉得面对众人都,于是离开了军队,回到了家乡。
2024年,钟文章加入国民党军队,被授予少将军衔,但在2024年,他在中原战争中受重伤,去世,年仅27岁。
虽然这些起义的领导人不是牺牲了,就是造反了,但是在秋收起义的部队中,后来还是有很多开国将领,包括元帅***谭铮将军、张宗勋将军、宋任强、陈世宇、陈伯钧、黄永生等。
(参考:《秋收起义》、《秋收起义全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