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作为世界主流饮品,正在走进越来越多普通中国人的家庭。 然而,福建省消保委近日公布的一项咖啡对比测试结果,却被一些人**解读为“喝咖啡致癌”,引发公众关注。
据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1月8日发布消息,8月份对福州市部分街区20家咖啡销售单位进行线上线下抽样抽检,59款现制销售咖啡检出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含量为111 微克千克至 30每公斤 4 微克。 结果部分***后,逐渐出现“喝咖啡致癌”的说法,引起**关注。
对此,参与抽检的瑞幸、星巴克等品牌均回应称,该公司产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可以放心饮用。 不过,还是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留言,询问如何理解这次抽查的结果如果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何不要求商家整改处罚?
同日,福州市市场监管局发文称,丙烯酰胺不是咖啡豆本身的成分,也不是人工添加的,而是在烘焙过程中自然产生的。 目前,中国对咖啡中的丙烯酰胺没有限制性或禁止性规定。 同时,文章称,丙烯酰胺并非咖啡独有,烧烤和油炸时或多或少会产生淀粉类食物,少量的丙烯酰胺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
那么,丙烯酰胺到底是什么?它真的会导致癌症吗?研究表明,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谷物、水产品、肉类、坚果、淀粉、咖啡等食品中,经烘烤、烧烤等高温处理。 丙烯酰胺于2024年被世卫列为2A类致癌物,因为它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潜在损害。 然而,科学界对应摄入多少丙烯酰胺对人类健康构成风险尚未达成共识。 几位**引用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156微克的丙烯酰胺才有风险,这相当于一天喝12公斤咖啡。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癌症预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日常食品的致癌性也经常被讨论。
目前国际公认的致癌物分类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制定的。 根据对人类和哺乳动物的致癌风险不同,已研究致癌的化学物质分为四类,其中两类分为AB组,A组对人类致癌的证据有限,但对动物致癌的证据足够。 B组对人类和动物的致癌性证据有限。 这次备受关注的丙烯酰胺属于2a类,之前备受关注的可乐中的阿斯巴甜、辛奇、手机辐射,属于2b类致癌物。
对于发霉食物中常见的尼古丁、砷和黄曲霉毒素等第1类致癌物,科学界和公众都有广泛的认识。 然而,科学界对丙烯酰胺等2类致癌物看法不一,公众只能谨慎行事。 这种分类方法的主要原因是,这种分类方法的主要依据是现有研究中的致癌性证据是否充分,而不是物质本身的致癌能力的强弱。 同时,动物实验中使用的致癌物质剂量往往相当于人类日摄入量的1000至10000倍,因此实验结果仅供人类参考,不能完全复制。 因此,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将剂量合并为第2类致癌物**的致癌性。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看待食品中致癌物的检测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李曙光认为,关于丙烯酰胺的致癌性以及它可能致癌,科学界还没有统一的结论。 事实上,虽然第2类致癌物广泛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环境和日常饮食中,但谈论没有剂量的“毒性”是错误的。 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监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重点监测食品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物质和致癌物,如果确认会影响国民健康,肯定会禁止其使用和流通。 因此,对于这次咖啡中丙烯酰胺的检测,普通消费者不需要太担心。
看看新闻knews编辑金美翟靖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