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包肉、鸡肉炖蘑菇、酸菜炖豆腐、磨三鲜、排骨炖豆、铁锅炖......不管你是不是东北人,这些菜名都不会让你感到陌生。 它们让人想到热气腾腾,想到人类的温暖,想到白雪皑皑的冬天和温暖的夜晚。 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们总会怀念东北菜,它朴实、粗犷、不修边幅、慵懒,想念它芬芳关怀的温暖和亲情。
回看近两年播出的东北题材影视剧,无论是《人世间》还是《漫漫长季》,镜头中出现的饭菜,从来都与“精致”无关,却总是洋溢着一种朴素的**。 家常风,做工精良,平凡易得的食材,不讲究装饰的“素颜”,令人欣慰的温暖,就像东北人普遍的共性:亲切、真实、朴实、深情。
电视剧《人世间》剧照。
电视剧《漫长的季节》剧照。
山海关北部的漫长冬季从10月中下旬开始,次年4月中下旬正式结束。 在物流不发达的时代,冬天想吃新鲜蔬菜是一种奢侈。 因此,东北人发明了腌白菜和各种干菜。 冬天,室外温度始终保持在零度以下,让每家每户的北阳台都变成了天然的冰柜,什么都可以冷冻,冷冻蔬菜、冷冻肉、冷冻豆腐......暂时吃不完的食材都扔在阳台上,总有时间让它们发光。
纪录片《世界风味》。
肉一定要有,不然怎么能叫“硬菜”呢?在东北男人的心目中,不吃肉、不喝酒就不能是盛宴,赶上过年假期,或者亲朋好友来探望,“几道硬菜”的意思是餐桌上有大量的肉,而基本上,“硬菜”就是纯肉菜、青椒土豆之类的, 最多在处负责点缀颜色,调整口感。
冷冻豆腐能吸收浓郁的汤汁,带着满满的幸福感和炽热的温度滑入胃肠,各种风干蔬菜在炖锅中脱水后释放出独特的香味,包裹在浓稠的酱汁中,即使看不到鲜艳的色泽,却在凄凉的冬天带来味觉乐趣, 仿佛东北常见的每一种蔬菜都能通过炖煮过程释放出最自然的状态,在酱汁和水的作用下,让人吃出一种未经修饰的味道。
麻辣咸咸不是东北菜的特色,甜才是。 从“国爱”锅包肉到“新晋网红”麻辣烫,**心灵没有糖?即使是最简单的西红柿也可以用白糖做成一道菜——柿子加糖是最方便的“沙拉”,最美味的夏天,也是最难忘的童年。
除了甜味,还应该有酸味。 “糖醋”是东北菜中纵横两极的,占据了半个全国,锅包肉首当其冲。 正宗的锅包肉不应该用番茄酱或橙汁来欺骗,而应该根据经验来制作适量的糖和醋。 这道位于哈尔滨道台府东北的名菜,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其实在家很难做出正宗,因为炸里脊肉的酥脆需要在大锅里吹出来。 将精选的猪里脊肉切成薄片腌制,裹上煎炸的果肉,依次油炸至金黄色酥脆的外壳,再浇入独特比例的糖醋酱汁,使其变稠。 色油鲜艳红润,口感外焦内嫩,口感酸甜可口,可盛宴,可家常,无论是高档中低档餐厅还是自家厨房,屡见不鲜,无人爱戴,可谓东北菜中的“大哥”。
以猪肉炖粉丝、排骨炖豆、鸡肉炖蘑菇、酸菜炖豆腐等为首的“各式炖”系列,实践简单,变化百变,给东北人一把葱、姜蒜,还有一些淡酱油、酱油,可以炖遍天下。 “炖”字本身就承载着东北的硬核精神,不管食材多么硬硬倔强,只要炖好,总会有口水融化的瞬间,反正天气寒冷,锅里慢炖着,肉菜的香气通过化学反应弥漫开来, 炉火温暖身体,香气温暖心灵。咸的,加点土豆,不解饿,锅边再放几个糕点,等到都煮熟了,饼蘸汤,肉菜拌在一起,谁在乎香锅好不好看?炖菜不用拍照,赶紧先吃吧。
东北菜经常需要上油,就算是素菜,也要想办法吃出肉味。 “地三仙”的食材很简单,只有土豆、茄子和青椒这三种蔬菜,冬天很容易获得,但是需要一一煎后再加调味料才能从锅里变稠,很多人觉得在餐厅里很好吃,却不愿意在家做, 又油又费时,南方怎么会有简单的炒菜呢?不过,简单的南方炒菜并不适合东北,它冷却得快,份量少,要打好漫长的冬天,总要吃得更浓一点,味道更浓郁一点,冷却慢一点。 酒喝,话说,有热气腾腾的饭菜才有热气腾腾的生活,即使日子偶尔不顺利,只要吃上热腾腾的饭菜,家里也有人关心,铁杆东北人可以在冰上跳舞,在雪地里写诗。
除了数量惊人的“硬菜”外,其实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软菜”,即“中式甜品”,或者说是“女人菜”。 红薯和苹果很好理解,红薯和苹果片用烧焦的糖浆包裹,在冷之前迅速食用。
雪衣豆沙是东北菜中少有的不那么直白的菜,也是甜点,可以比丝画系列复杂得多,所以现在吃的地方越来越少了。 香甜的红豆沙上覆盖着雪白般的蛋清,挖一勺,红白相间,蛋清和豆沙紧紧地抱在一起,含在嘴里,有柔软的弹性和柔软的甜味,看起来很普通却让人回味悠长,就像这片土地一样,低调而丰富。
除了雪花豆沙,东北菜名可谓全国首屈一指的直白:滑猪肉段、煮肝尖、大皮、松子玉米、虾、糖醋排骨、茄子、豆腐卷大葱等,......
冬天的终点是东北菜,它拥有人们在冬天需要的所有能量,带来稳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虽然不精致,但充满感情,看似平凡,却始终像家一样温暖。
*:《人世间》剧照,《漫漫长季》剧照。
图片昆虫创意,网络图谱(入侵和删除)。
用一张图片描述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