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院校纷纷将24年国试题目下架,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 一个有眼光的人看到它时就会知道国试改革即将付诸行动
近年来,公考热潮不断升温,从前两年杭州街头招生都是青北名校学生,到现在哈佛硕士申请教育部合同工,这一切配合今年的国考人数达到了300万,让公考达到了高潮。
任何量变都必然引起质变,而过去的题目下架,是公考质变的开始,是公试变变的预警。
01 为什么要改变?近年来,随着公考的普及,大大小小的机构纷纷出战,公试题可以说即将被彻底思考。 十年前,130是高分,十年后,130不敢说。 分数的上升也表明,目前的考试模式已经不能胜任选拔人才的任务。 取消国考真题也有些无奈,也是在警示大家考试即将改变,把大家从做题中解救出来,而不是训练考机,未来考试的方向可能会越来越注重能力,越来越灵活。
02 主要关注的是政治能力。
在政治建设是首要任务的时代,公审必须以政治的本质为依据。 这也是小功近两年来一直在提醒很多考生的事情。
比如,23国试政治知识开篇有5道题,都与二十大报告密切相关,而往年都是一样的,24年来,都有明显的增加。
再比如,语言理解、讲话原词、人民日报、光明网原文的比例也在进一步提高。 但遗憾的是,很多机构和很多合作伙伴还没有明白这一点。
以2024年国考分省题25为例(如果2024年下架,我就不先拿2024年为例):
这个问题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 事后,我在帮朋友复习时,惊讶地发现,很多考生并不知道自己来自党的二十大报告,显然没有学习。 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如果不指出这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原文,我们就无法给你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向,帮助你提高学习效率。
03 同时,要关注公务员的专业能力,要想看到公教的变化,就必须把公试的变化与公务员的改革结合起来对公开考试有什么影响?今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专业技术公务员管理条例》和《行政执法公务员管理条例》,均对推进两类公务员职业化作出了规定。 在公开考试中,对工作所需的专业能力的审查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专业化。 这也是公开考试将发生变化的另一个方向。 从宏观**来看,行政执法体量的建立是开始,微观到个别的话题也开始贴合实际工作。 比如,江苏省24年考试的期末写作题目是点评主题党日活动。 试题类型会改变吗?我们拭目以待。 04 归根结底,这一系列的改变,无非是让考生向“党”和人民靠拢,而不是向补习班靠拢。
只有多读讲话,学习各种会议精神,真正做到两学一行,才能有效提高政治能力只有多浏览***,关注时事政治,才能提高与公务员实际工作相关的专业能力。
当然,这种变化会暗示公开考试培训市场的变化吗?我认为这是可能的。 由于过去没有参加考试,很多补习班可能无法利用这些年积累,这给补习机构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 在寻找辅导机构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是否有新的教学方向、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
萧巩的哲学一直是“党是公试最好的老师”,也正是因为从一开始就看到了公试的本质,所以萧公教授的备考方法,尤其是常识判断题,总能派上用武之地。 本文包含了晓工发布的所有常识话题讲解,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看:一文了解常识题,多得3分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