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记者 蔡跃坤近期,如何培育中国本土信用评级机构的国际竞争力成为评级行业关注的焦点。
12月12日,大公国际信用评级***(以下简称“大公国际”)总裁应海峰在“2023中国信用高峰论坛暨2023大公国际年会”上表示,当前地方评级机构国际影响力与中国债券规模的“倒挂”现象日益凸显。地方评级机构的国际化任重道远,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危险意识,做好经受国际市场重大考验的准备。
应海峰表示,近日,穆迪下调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了万科等多家优质房企的评级,充分说明评级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工具,地方评级机构必须面对外部压力和挑战。
目前,中国债券市场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共发行各类债券52只8万亿元。 截至9月底,各类境内债券余额为1539万亿元。
应海峰认为,近年来,本土评级机构在国际市场拓展、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持续积极探索和实践,但总体效果有限。 地方评级机构在世界评级界的影响力仍需进一步提升。
应海峰表示,中国评级机构的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外部环境更加复杂的背景下,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揭示和预警信用风险、完善风险定价、维护无系统性风险底线、争夺金融市场定价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掌握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地方评级机构不能出去?
应海峰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本土评级机构受到国际资本市场的考验相对较少,其技术能力也受到了相应的考验。 因此,地方评级机构的国际化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深化的课题。 在短时间内没有突破的情况下,评级行业需要坚持夯实基础、培育元的协调,保持诚信创新,做好顶层设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向国际化发展。 中国的信用评级体系是舶来品,尚未形成自己的特点。
在国际主流资本市场,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大评级机构长期掌握着国际评级体系的话语权,整体市场份额超过90%,在全球评级行业处于垄断地位。
谈及当前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的痛点,应海峰表示,中国评级机构的国际化发展要勇往直前,锐意进取。在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的当下,地方信用评级机构在自身市场占有率低、国际评级认可度低、评级业务范围小的情况下,国际化迈出一步尤为困难。
应海峰表示,在服务国内金融市场的基础上,地方评级机构很难在海外主流金融市场站稳脚跟。 首先,利用金砖国家之间的信用评级合作,是中国评级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个突破口,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等后发国家市场,用好我国熊猫债市场,这是当地评级机构国际化的一个方向。 二是要讲好中国故事,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推动优秀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用国际评级语言帮助国际投资者更客观、更理性地看待被低估的国有企业,提高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的信用水平,持续降低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