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奥斯曼帝国的暮光之城
由于劳伦斯会说阿拉伯语,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对从红海蔓延到黑海的大奥斯曼帝国有第一手的了解,战争爆发后,他从伦敦陆军参谋部地理情报处调到开罗的阿拉伯陆军情报局。 除了他最小的弟弟,他的三个兄弟也被征召入伍,两个弟弟于 1915 年在欧洲前线阵亡,相隔仅几个月。
在开罗期间,劳伦斯的主要工作是起草各种报告,分析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政治局势。 他穿着宽大的黄布制服,在外行人面前表现出一个权威人士的冷漠和冷漠的气息,这让他的上级有些不满。 身为中下层军官,在等级森严的大英帝国**队中,这样做确实有些过于鲁莽和放肆。 但其他人,包括驻开罗的英国中东事务大臣罗纳德·斯托尔斯勋爵(Lord Ronald Stols),认为劳伦斯对权威的蔑视令人耳目一新,并赞赏他。 尽管劳伦斯缺乏军事经验,但他对奥斯曼帝国和阿拉伯国家及其领导人的精辟分析推动了英国在中东的战略部署。
奥斯曼帝国在其生命的尽头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帝国一样衰落。 在那些日子里,奥斯曼土耳其除了地毯之外几乎没有任何行业可言,它有“病人”的称号。 几个世纪以来,愚蠢和迷信的统治已经腐蚀了土耳其,统治奥斯曼帝国的最后一位苏丹陷入了奢侈和腐败的泥潭。 他们住在君士坦丁堡沿岸绵延数公里的豪华宫殿中,周围环绕着3000多名妃子、太监、宫廷仆人和朝臣,每年花费200万英镑用于国库和2亿英镑的外债。 奥斯曼宫廷的盛况和环境在人类历史上是无与伦比的,除了罗马帝国:暴食、放荡、懒惰、折磨和各种**邪恶**,都通过被称为“众神的影子”的奥斯曼苏丹向世界揭示。 奥斯曼帝国开国君主的事迹和威望,让整个欧洲和世界在他们的铁蹄下颤抖,早已成为一个长期而黯淡的神话。 六个世纪的伟大奥斯曼帝国的辉煌和罪恶即将结束。
早在19世纪中叶,现代德国改革的奠基人齐国就提出了在奥斯曼帝国修建铁路的计划。 1881年,奥斯曼帝国宣布破产,德国作为债权人参加了奥斯曼国债管理委员会。 1882年,德国代表团应邀前往土耳其重组军队。 与此同时,德国人开始致力于实现毛奇提出的铁路计划。 1888年,赫希男爵的东方铁路公司完成了从贝尔格莱德到君士坦丁堡的铁路。 与此同时,一个新的德国铁路辛迪加,安纳托利亚铁路,开始建设一条从君士坦丁堡到安哥拉(现为安卡拉)的铁路,该铁路于1893年通车。
德国以铁路特许权为中心的渗透土耳其的计划非常成功,从 1893 年到 1896 年,德国对土耳其的商品出口增加了 25倍,土耳其出口到德国的货物增长了6倍以上。 为了巩固德国的权力,德皇威廉二世于 1889 年和 1898 年两次访问土耳其,参观了耶路撒冷和大马士革的穆斯林圣地,在萨拉丁的陵墓敬献花圈并发表演讲。 他在讲话中承诺:“德国皇帝将永远是苏丹和穆斯林的朋友”。 1896年,德国人提出了将君士坦丁堡-安哥拉铁路延伸至巴格达的计划,即“三B铁路”(柏林-拜占庭-巴格达),在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德国加强了对中东的渗透,但英国和法国在奥斯曼帝国仍然保持着相当强大的存在。 法国银行和商业资本控制了叙利亚和黎巴嫩,将它们变成了自己的廉价农业原材料来源。 英国在伊拉克占主导地位,分别占进口的2.3和出口的1.3,并垄断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内河运输。 在帝国的阿拉伯省份,英国和法国与德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到20世纪初,由于欧洲列强的出现,大奥斯曼帝国的3000万人的生命已经萎缩。 “病人”是如此虚弱,以至于人们忍不住想从这里开始。 1908年,摇摇欲坠的帝国发生了一场革命。 一群自称为“团结与进步协会”(更广为人知的是青年土耳其人)的军官发动政变,驱逐了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并制定了新的帝国宪法。
新苏丹穆罕默德五世是个半白痴。 他最引以为豪的是20年来从未读过报纸。 奥斯曼帝国壮观盛宴的残余被转移到了以恩维尔帕夏、杰马尔帕夏和塔拉特帕夏“三巨头”为核心的青年土耳其人手中。 他们在国内奉行大突厥主义政策,解散了所有非土耳其政治组织,并废除了帝国议会中的大多数阿拉伯代表; 在外部,它传播泛突厥主义,呼吁中亚讲突厥语的民族建立一个从亚得里亚海到天山的大型“图兰”(泛突厥主义者给他们的帝国起的名字)。 青年土耳其人的所有这些政策导致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迅速与他们分道扬镳。 以叙利亚知识分子为中心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组建了阿拉伯青年协会,奥斯曼帝国其他阿拉伯省份的一些酋长和政要秘密组建了反对土耳其的军事组织“阿赫德”,准备通过暴力手段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阿拉伯国家。
1916 年 6 月,阿拉伯人民在奥斯曼帝国南部省份以汉志为中心反抗君士坦丁堡。 汉志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是麦加大谢里夫侯赛因·伊本·阿里。 他的哈希姆家族是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和他的女儿法蒂玛的直系后裔,在麦加和汉志地区享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 侯赛因与土耳其人保持着一种超然的表象,并秘密策划和组织了反土耳其活动。 他试图使汉志独立并统一整个阿拉伯地区并恢复大阿拉伯帝国。
1914 年 4 月,侯赛因派他的次子阿卜杜拉前往开罗与英国驻埃及总领事基奇纳元帅取得联系。 侯赛因试图从英国人那里获得资金,发动起义以实现他对阿拉伯复兴的愿望。 由于与德国争夺奥斯曼帝国的斗争尚不明朗,基奇纳对侯赛因的提议不置可否。与此同时,其他阿拉伯人担心起义将导致英国和法国完全控制阿拉伯地区,并希望与土耳其人达成协议,建立一个奥匈帝国式的联邦。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阿拉伯人提供了继续在阿拉伯半岛生存的机会,因为阿拉伯人之间存在意见分歧。 1914 年 10 月,土耳其宣布作为德国的盟友参战。 11月4日,奥斯曼苏丹以世界穆斯林领袖哈里发的名义宣布保卫伊斯兰国和对协约国的圣战。 土耳其参战后,中东战线出现了对英国不利的局面。 到1915年下半年,土耳其军队进攻埃及并围攻亚丁,英国军队在美索不达米亚和达达尼尔海峡失败,并面临阿曼、苏丹和波斯湾一些酋长发动的“圣战”。
阿卜杜拉。 伊本·侯赛因(1882-1951)于1916年担任汉志王国外交大臣。 1922-1946 年担任外约旦埃米尔,1946-1951 年担任约旦国王。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麦克马洪(曾担任印度**外交大臣)是“麦克马洪线”"发起人)不得不同意侯赛因的要求,同意用现金和**资助他,并承诺在战争结束后建立一个以大马士革为首都的统一阿拉伯国家,承认他为阿拉伯人的国王。双方之间的谈判以先前文件的形式记录下来,称为麦克马洪和侯赛因备忘录。
然而,在侯赛因不知情的情况下,英国和法国派遣了东方问题专家赛克斯和法国驻贝鲁特总领事皮科前往**,并于 1916 年 3 月签署了臭名昭著的赛克斯-皮科协议。 战后,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秘密同意瓜分奥斯曼帝国及其阿拉伯省份。 ** 兴趣集中在君士坦丁堡、小亚细亚半岛和从黑海到地中海的两条海峡,而英国和法国则负责划定整个大阿拉伯地区最富饶的“新月沃地”的势力范围,从叙利亚到伊拉克。
1916 年 6 月 5 日,1,500 名阿拉伯骑士在哈希姆家族的达纳部落的带领下,向麦地那郊外的空中开火,宣布阿拉伯独立。 6 月 10 日,汉志战士在侯赛因的长子阿里的指挥下围攻圣城麦加,汉志的土耳其总督加里卜帕夏率领他的私人卫队逃往汉志山脉的避暑胜地塔伊夫。 经过 20 多天的围困,麦加守军向汉志军队投降。 在这里,侯赛因向全世界的穆斯林发表了宣言,公开谴责土耳其当局**和**阿拉伯民族主义者,背离伊斯兰精神,宣布阿拉伯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他本人成为“阿拉伯国王”。
收复麦加后,汉志军队先后攻占延布、拉比格、塔伊夫等城市,俘虏了包括汉志总督在内的6000多人,缴获了大量战利品,起义从4万人1万支枪扩大到7万多人2万门炮。 然而,到同年秋天,侯赛因的军队开始缺乏给养、资金和人力,起义的指挥官没有得到任何军事情报或任何战略和战术指导,驻扎在麦地那的土耳其军队对被占领的汉志城镇发动了一场战役,阿拉伯起义面临过早死亡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决定向汉志地区派遣军事顾问团,以评估阿拉伯起义的军事价值和战略意义。 10月,斯托尔斯勋爵前往阿拉伯地区与侯赛因举行会谈。 劳伦斯和他一起走。 在侯赛因的帐篷里,斯托斯答应为来自开罗的叛军提供资金和补给,而劳伦斯中尉则留下来观察汉志战争的局势。 从那时起,他将以“阿拉伯的劳伦斯”的名义改变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历史进程。
费萨尔·伊本·侯赛因(1883-1933),阿拉伯起义领袖。 1916年,他被任命为汉志王国内政大臣。 1921年,他成为叙利亚国王。 1922 年至 1933 年担任伊拉克国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