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晚年为数不多的信任人中,开国少将李德胜晋升最快,1970年4月出任总政治部主任,前三任分别是谭正元帅和萧华将军。
那么在上百位开国少将中,李德胜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这还得从他的传奇经历说起,李德胜是河南新县人,从新县出来的开国大将不少,包括徐世友、郑维山等人,李德胜少将是其中的佼佼者。
1928年6月,红军抵达李德胜的家乡,12岁的李德胜报名参加童子军,到红军带路送信,1932年2月,16岁的李德胜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红军战士,每次战斗他都非常勇敢, 许多功勋。
1935年6月,在张国焘错误路线的影响下,李德胜一度被免职开除党籍,1936年,李德胜第二次入党,直到1946年,对李德胜的处罚才被撤销。
1942年5月,日军出兵25000余人“扫荡”太行山根据地,李德胜奉命带2000余人与日军进行游击进攻,成功掩护八路军司令部和后方机关顺利突破。
解放战争期间,李德胜立功不少,表现非常出色,在担任王金山麾下第十七旅旅长时,参加了著名的淮海战役,但在李德胜的军事生涯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在上甘岭抗美援朝战役。
李德胜是志愿军第12军第35师师长,他在战场上亲自指挥部队30天,依靠灵活的指挥一次又一次地击退敌人,最终在上甘岭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因此被提拔为第十二军司令员。
他所倡导的“郭兴福教法”,得到了很多领导的称赞,后来在全军推广,也让他记住了“李德胜”这个名字,搬到陕北时,他被昵称为“李德生”,所以对李德胜这个名字印象深刻。
1968年,在会上,**特意点名看李德胜是谁,并赞赏地说:“李德胜同志很有军人”,*并询问李德胜的年龄,李德胜被重用后不久,在九大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1970年4月,李德胜被调任总政治部主任,林总统倾向于推荐黄永生担任总政治部主任。
当时有一个“军委办小组”,黄永生是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包括吴法显、李作鹏、邱惠作、叶群等人。
以至于事故发生后,李德胜非常自责,认为自己没有提前察觉到异常情况,但身为政治部主任,却没有提前预警,对自己对主席的信任深感惭愧。
**生气地问李德胜:“你多大了? 李德胜从来没见过***这么生气,但董事长的态度让他松了一口气,这说明董事长还是信任他的,认为他不是那群“老”,说白了,他和他们不在同一群。
随后,以李德胜为首的总政治部牵头调查了“913”事件的有关人员,随后他更加关注李德胜,1973年8月,在十届一中全会上,李德胜当选为常委,成为国家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