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开头很清楚:道可以是道,但不能是恒定的道,名可以是名,而不是恒定的名称。 无名天地之始,是万物之母。 因此,往往没有欲望,为了观察它的奇妙; 常有欲望,为了观察它的起源,这两者是一样的,只是名字不同,同样被称为奥秘,奥秘和奥秘,万物奇观之门。
能说的道不是真正的道,因为在描述道的时候,往往夹杂着个人的主观想法。 这种主观想法因人而异,所以你怎么能确定别人的主观想法一定是正确的呢? 即使它是正确的,它是否适用于所有情况? 你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直接用,就能得到和他一样的收获吗? 我们知道,在数学和物理中有不同的概念,例如公理、定理、定义等,也就是说,越严谨的东西,往往就越难描述。 至多,我们可以要求别人陈述一个事实,但这个事实也因为观察者的不同看法而大不相同。 横看,是山脊一侧的一座山峰,高低远近不一,是山脊还是山峰? 如果你自己没有看到,你怎么能得到实际的感受?
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件事得出不同的结论,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观察,他们也可以做出非常不同的判断,所以别人教给我们的真理往往不是真理。 只有当我们按照自己的方式探索和判断它时,才能获得真理。 比如说,我在这里告诉你什么是道,那只是我自己的理解和记录,至于其他人,可能是另一种证明,甚至与我的结论相反,那么谁的理解才是真正的道呢? 也许你以为,实践所验证的就是真理大道,但世界那么大,人口这么大,哪怕概率上也只有百万分之一,但因为基数足够大,总会有少数情况。 基于事实也不是那么可靠。
为什么知道了这么多道理,你还是过不上好日子? 因为这些真理是别人灌输给我们的,难道我们在夜晚看到无数的星星时,还能认为我们已经看到了整个宇宙吗? 当有人告诉我们他对世界的理解时,他只是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判断和概括它,对我们来说没有对错或对错或对错。
青蛙坐在井里望着天空,天空和井口一样大,受其自然条件的限制。 事实上,当任何人在井底时,他们看到的天空就像井口一样。 只是井的深度和与井口的距离略有不同。 但是,天空的大小可以用井口测量吗? 青蛙在井底的地平线是由它的环境和条件决定的。 当你没有条件时,你怎么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即使有人告诉你天空是什么样子,你也无法理解。 我们常说,夏天的昆虫谈不上冰。 那是。 不理解是一种条件。
对于道来说尤其如此。 道的本质,只有自己去感知和思考。 人眼是人心的井口。 如果你的视野在井口之外,你会看到浩瀚深渊的天空,如果你的视野在井口内,那就是一个圆洞,你所看到的就是你的心所能看到的。 如果你不能理解,就不要评估,也不要急于对你的所见所闻下结论。
社会制度、经济环境、人文教育、宗教信仰等等,就像一层层的衣服包裹着我们的世界,层层叠叠,世界就会变得越复杂。 要看清道的本质,将越来越难。 这个世界还是原来的样子,但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更何况这个世界的人越来越多,这个世界的概念也越来越混乱。 其实,简单之路真的不是把戏。 但就像熵一样,在一个无序的世界里,人们只有适应当前的环境才能生存。 在精美的包装下,你只能选择你认为你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而且,只有复杂的事情,才能掩盖人们心中忙碌而空虚的空间。 简单的事情我看不懂,也不想看懂,所以世界和生活都很复杂。 思维越来越混乱,以至于我卷入了包装世界。 掩饰你的心,包装你的形象,但你离路越来越远。
如果我们的父母成功了,他们可能会教给我们一些真正的社会真理,等级制度的规则,但如果他们没有呢? 你是否也向我们灌输了一些他们认为是真实的事情? 我们现在尊敬曾国藩,但曾氏家族的后人能否成就其真正的传承? 我们会把我们不知道听到多少手的真相传递给我们周围的人,我们的子孙后代,这难道不是很可怕吗? 自我启蒙是对自己的环境、自己的时间的觉悟,子孙后代需要根据自己的环境和时间重新开悟,才能真正获得觉悟。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开悟呢?
老子曰:永远没有欲望,为的是看它的奇妙; 总有欲望,为了观察它。
如果你觉得理解中还有一定道理,请点击关注,我会继续和大家分享关于道的理解,也非常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辩论,把道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