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杰出科学家:徐寿、徐建音父子。
徐寿,字学村,数圣元,江苏无锡市乾桥社甘力人。 他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现代科学的奠基人,化工和动力机械造船业的先驱,中国军械技术专家,中国现代科学教育转化的先驱。
徐寿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5岁病逝,母亲17岁去世。 年轻时,徐寿放弃了科举考试,专心致志地学习从西方引进的各种科学知识。
1861年,徐寿进入安庆兵器学院,与华玉芳等人一起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汽船。 后来,徐寿被调到上海江南制造局,在枪炮弹药上做了许多发明。
1875年前后,徐寿与傅兰雅等人在上海成立"格致学院"开始化学实验的演示。 徐寿是第一个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中国人。 徐寿还参与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现代化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并率先用西方语言的第一个音节创造了新的汉字来命名化学元素。
他翻译的《化学起源》受到当时人民的称赞"化学善本"它是中国早期最有影响力的现代化学译本之一。 李鸿章称赞他注重西方研究,打开了中国风气。 徐寿的译作有《西方艺术知新》《蒸汽机的起源》《营阵大纲》《测地线图》等。
孙徐建音,又名尹,江苏无锡人。 17岁时,徐建音随父亲参与安庆军械学院的成立,同治四年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 同治六年,调到江南制造局,在局里协助父亲七年"天际"跟"骑得远"和其他 6 艘蒸汽船,开发枪支和弹药、硝酸、硫酸和汞。
与国外专家合作,翻译了《炮兵与铁甲理论》《绿炮法》《硫磺强水法》《蒸汽机》等军事科技书籍。
同治十三年至光绪四年,徐建音应邀赴天津、山东机械局协助两厂建设,为军品制造作出了重要贡献。
光绪五年,徐建音派使者到德国、英国、法国等国进行技术考察。 光绪十二年,金陵机械局成立时,采用西方法制造了新的后膛枪和铸钢。
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在法律改革和改革期间,他被任命为农工商业督导员,后任福建省造船局马尾船厂、湖北省办、安全火药局、汉阳钢铁制药厂监理。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3月,徐建音在钢铁制药厂与员工一起生产无烟药时因公殉职,是近代中国第一位在科研岗位上牺牲的科学家。
徐建音是近代中国的爱国科学家,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是传播西方进步文化、翻译和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先行者。 先后翻译《造船全书》《冰科学新书》《化学起源》《矿山记录》《欧洲旅行杂记》等40余部著作。 其中,翻译出版的专著18种,四种书籍10余篇文章,被西方公认为中国科技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