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广电台主办的2023年度大国工匠发布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公布了10名“年度大国工匠”。 哈尔滨电气集团高技能专家董立涛成功入选。
记者从哈尔滨电力集团获悉,董立涛于1989年加入哈尔滨电力集团汽轮机公司,当上了磨坊学徒。 30多年来,董立涛背负着“打造制造强国”的梦想,扎根于生产线,从一名普通学徒成长起来,荣获中国技能奖、国家技术专家、全国模范工人、全国年度工匠。 董力涛不仅在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
为国铸重兵,董力涛大匠之路
30多年来,他从立志做好制粉工的学徒成长为屡获殊荣的技术专家,从年轻的产业工人“晋升”为民族工匠大师。
3月1日获评哈尔滨电汽轮机年度大工匠董力涛,先后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完成技术创新300余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8000余元。
与水稻专家袁隆平一起,他的事迹被收录在中国青少年教育丛书《共和国建设者》中,成为年轻人效仿的榜样。
爱钻研,坚持不懈,一进入行业,就是“锚定”专家。
做学徒的董丽涛帅气帅气,戴着一副眼镜,身材瘦削。 脚踏实地的工作是大家对他的集体印象; “小身子努力学大智慧”是高手们对董立涛的评价,董立涛有着坚定的目标。
刚上班的时候,车间光线昏暗嘈杂,小时候身上的铁屑会塌陷,会烧得水泡,毛刺经常会刺到我的手,下班后用肥皂洗手时,心里一痛。 回想起往事,董立涛深受感动。 “但当我看到手中各种闪亮美丽的零件,就像用钢雕刻的艺术品一样,我慢慢开始对磨坊主的工作产生兴趣。 ”
董立涛也暗暗下定决心,“既然你做了,你就做好了,你就早做,晚做也绝对不会成功! “使用同一台机床,其他铣床可以将孔尺寸误差控制在 0在05毫米的范围内,董立涛想着如何更准确。 董丽涛很执着,年复一年地学习。 最终,加工误差成功控制在0在01毫米左右,它已经达到了最高水平。
在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后,他总是会主动联系一些年轻员工'超高级别'不时会出现一些大胆的、非常规的想法。 谈起董立涛刚加入工作时的样子,身边的同事都竖起了大拇指。
董力涛总是能独具匠心,研究出独特的铣削加工方法,大大提高了车间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参加公司技术竞赛,董立涛连续四年夺得冠军,27岁打破公司纪录,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他代表汽轮机公司参加了省、省、省国资委等不同级别的员工技术竞赛,取得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成绩。
名师带徒弟“,在传承中承载创新的使命。
一个人的创新是小项目,一个团队的创新就是大项目; 一个人的进步是小小的进步,一个团队的进步是大的进步。 成长为大工匠后,董立涛开始扮演导师的角色。
董立涛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创建学习团队,在分公司成立“铣削工作讨论组”,学习铣削加工技术,解决生产难题。 2013年,工作组发展成为“董力涛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 作为工作室的带头人,他每年都会为工作室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为每个工作室成员量身定做“名师徒弟”活动计划,并对其进行监督考核。
为了让学徒们乐于学习和学习,董立涛致力于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加工经验和方法梳理汇编成一本书,供学徒们学习学习。 如今,他的徒弟们也在各种技术竞赛中脱颖而出,成为公司的中坚力量,其中包括26名技师和高级技师。
几年来,他领导的创新工作室攻克了诸多生产难题,完成了多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推广创新245项,并命名操作方法,为公司创造了6000多元的经济效益,培养了一大批骨干人才。
探索转型,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
董立涛“成名”后,有猎头开出高薪挖人才。 董立涛不为所动,始终坚守哈尔滨电气集团,专心为国铸造重兵器。
在这里,我觉得我的工作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每当一个重点项目高质量投产时,董立涛和他的同事们都无比自豪。 在参与国产第一台气体压缩机组建设的三年时间里,总监的热情一直支撑着董立涛的勤奋学习。 最终,在按要求完成所有任务的同时,成功申报了5项发明专利。
西气东输及秦山核电站......那种骄傲,只有参与的人才能体会“,董立涛很是自豪。 秦山核电站的65万千瓦核动力汽轮机,国内单机容量最大,中国第一台真正的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叶轮都是他亲手打磨的。 参与国内第一台30MW气体压缩机组的加工制造,获得皇冠上的明珠......装备制造业
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国家重点项目更多的承接,董立涛觉得自己很幸运能赶上好日子。 “如何充分利用您的设备? 就是要不断学习技能,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这是新时代产业工人最重要的素质。 “在开放的时代,我们必须敞开大门,伸出援手,而今天的制造不仅仅是去掉加工”......近日,董立涛带领工作室探索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在进口设备的维修和备件方面取得了成功。 此外,他们还打印了结构复杂的实心零件,大大节省了加工时间和成本。
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制造,提供精准的基础加工参数......通过研究固化加工方案实现数字化生产线董力涛正在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贡献又一力量。
*: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张明晓.
编辑:梁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