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察军区是山察冀军区下辖的二级军区,司令员为郭天民。
郭天民毕业于黄埔六期,参加过广州起义,1929年参加了朱先生率领的红四军。 他参加了苏区所有反“围剿”和长征,担任红九军团参谋长,是军团司令员罗炳辉的得力助手。 他还曾担任红四方面军第30集团军的参谋长。
抗日战争期间,郭天民任山察冀军区副参谋长,后任山察冀军区陆军第2师师长,1944年7月任郭天民任济察军区司令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郭天民任山察冀军区第2纵队司令员、政委,后调任山冀山豫野战军副总参谋长,协助刘邓总司令、参谋长李达,参与指挥了跃入大别山千里的战略行动。 鄂豫军区成立后,他留在后方担任副司令员,协助司令员王树生在大别山区开展游击战,开辟鄂北、河南新解放区。
1949年,二业第四兵团成立后,任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也是陈庚的得力助手。 他还担任过云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参与和领导了起义军的改造和剿匪的镇压工作。
1955年,郭天民被授予上将军衔,也是在这一年,他担任训练局副局长。
政委、政治部主任刘道生。
刘道生是湖南茶陵人,受革命影响,年少时加入游击队,后来加入红军入党。 19岁时任粤苏军区独立第22师政治部主任,后任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政治部代理主任。
抗日战争打响后,刘道生任第120师第359旅第717团政治部主任,随师长前往山西前线。 后任军四师、八路军第三支政委,长期在晋察冀军区任职。
1944年7月,刘道生任中共济察区党委书记、军区政委、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山察冀边境地区的大规模作战。
解放战争期间,刘道生在东北工作,先后担任中共济热查军区政委、区委书记,东北民联军第八纵队政委,还任兵团副政委、政治部主任。 他曾在第 12 军和第 13 军服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道生参与了海军的创建,是萧金光的得力助手,担任海军副政委和政治部王任,后来成为副司令员。 1955年9月,刘道生被授予中将军衔。
副司令员韩伟。
韩维早年参加安远路扫雷,后赴国民革命军叶亭独立团当兵,参加北伐战争。 回国后,他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期间他往返于安源和长沙之间,为江先云和李丽。
3.**等传递信件。 1926年,他被调入中国共产党。
次年,韩维参加了湖南、江西边境的秋收起义,跟随董事长来到井冈山,参加了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长征期间,担任第34师第100团团长。 第34师是著名的后卫师,韩伟率全团参加战斗,掩护红军主力渡过湘江,司令部被敌人拦截,未能渡河,指挥部队血战,在战斗中被俘, 而且他也是一个罕见的幸存者。直到抗战爆发后,韩维才被释放,回到延安。
抗战期间,他前往山察冀军区,担任河北中部军区第九军区军长和燕北支队(第五师)师长。
解放战争期间,历任热河军区司令员、热河纵队司令员,山察冀军区第2纵队副司令员,华北军区第67军司令员。
1955年,韩伟被授予中将军衔。
参谋长易耀才。
1929年,易耀才在家乡江西太和县参加农民起义,次年加入红军,走上革命道路。 从太和县独立团的一名士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级将领。
抗战打响后,易耀才任358旅作战科科长,后任山察冀军区第四纵队营长、团长,即宋世伦、邓 华纵队,后到军分区任参谋长, 1944年7月任山察冀军区参谋长、冀察冀军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期间,曾任山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63军副司令员、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易耀才进入海军,投身于新中国的海军建设,担任海军基地司令员,还前往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 回国后,易耀才担任海军潜艇学校校长,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海军人才,后任海军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
1955年,易耀才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