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张学良病逝,享年101岁,遗产公开,高达6亿美元。 而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个被囚禁了半个世纪的人,竟然拥有如此巨大的遗产。
他的一生源于他的父亲张作霖。 从出生开始,张学良的起点就远远超越了普通孩子。 他的父亲张作霖是“东北之王”,是冯军阀的首领,巅峰时期拥有40万大军,财力在北洋时期是第一。
他家的财富有多惊人? 据1926年版的Mintv**报道,当时71位军阀官僚的总资产高达6位3亿,张作霖以5000万资产称霸。
但这只是他的公有财产,他的私人住宅“大帅府”占地3厨房面积60000平方米,可容纳数百人,配备冰箱和自来水,这在当时是罕见的。
他还在北京和天津购买了多处别墅和豪宅,包括著名的顺城郡府,这座建筑原本属于清朝最后一位王子,张作霖于1924年以75,000海洋的价格买下了这座建筑。
这简直是一大笔钱,要知道,同年在华北买一头牛只需要5个大洋,而当时普通人的月收入在15到20个大洋左右,鲁迅先生的月收入在400大洋左右,已经是全国顶级的水平了, 但与张作霖相比,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张作霖在与美教授的谈话中透露,他的月薪是3400大洋,同时,他一分钱都没动就积累了500万大洋的财富。
此外,张作霖还是东北最大的地主,他的田地遍布通辽、黑龙江等地,总价值超过1000万大洋。 据说张学良年轻时就已经通过管家把地租出去了,每个月都能拿到上千万的零花钱。
从张学良记事起,他就从未有过温饱的烦恼,名下已经有银行、纺织、轮船、煤矿等多个行业。 张作霖持股的企业数不胜数,其中很多都是张学良的直属名下。
据说张作霖非常喜欢张学良,除了公有财产外,他还将近百分之十的财产交给了张学良,而其他子女则没有这样的待遇。
张作霖疼爱长子张学良,更重视他的教育。 他不仅邀请了学术界的大儒家教他传统文化,还特意安排了省外事办英语处处长教英语。
从15岁开始,张学亮就开始学习做生意,结识各行各业的人。 16岁那年,他进入军校接受训练,从一名普通军人逐渐融入军旅生活。
张作霖告诫他:“要当兵,就要随时准备牺牲。 经过多年的努力,张学良已经展翅高飞,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领导能力。
1922年,第一次战争爆发。 年仅21岁的张学良指挥部队英勇作战。 然而,一个误会传到了父亲张作霖的耳朵里,说张学良在战斗中摔下了马,生死不明,这让张作霖吓坏了。
他急忙跑到一位精通命理的中校参谋面前,双腿无力地倒在地上,连连磕头祈祷:“请快点算算,我儿子怎么样了! 受宠若惊的中校立即跪下回应。
结果竟然是虚惊一场,虽然冯军被打败了,但张学良和郭松伶指挥的三个旅撤退了,成功将吴佩孚打回了家乡。 这是张学良第一次参加大规模战役,也是他“少帅”称号的起点。
在知丰战争中,张学良能够做出许多出色的军事功绩,这离不开郭松伶的帮助。 那么郭松伶是谁呢? 他是张学良的导师,后来成为这位年轻元帅手下的重要将领,对张学良的思想和军事才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郭松伶虽然是军人,但对古董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爱好也深深地影响了张学良。 有一次,张学良在天津一家旧书店闲逛时,在一堆乱七八糟的纸上发现了一卷古画。
这幅画很旧,沾满了污渍,没有签名,非常不起眼。 不过,张学良凭借对笔墨的敏感,认定这幅画一定是大师之手,于是毫不犹豫地花了很多钱买了下来。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经过专业人士的鉴定,这幅画竟然是南宋四大大师之一李唐的真迹,无价之宝,堪称国宝。
这段经历让张学良对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收藏范围很广,从晋、唐、南宋到宋、元、明、清,古董书画有600多件。
在张学良的收藏中,《神内提》是他最难放弃的一部。 那一年,他花了3万大洋,从一位书画经销商那里买下了这件珍贵的书画作品,这使他成为**时期的顶级收藏家之一。
然而,在“9·18”事件之后,“舍内蒂”等珍贵的书画收藏品被日本人偷走,至今仍躺在日本横滨博物馆。
1928年6月3日,张作霖被日军杀害,半个月后,年仅27岁的张学良接过了东北最高统帅的重任,继承了父亲的巨额遗产。
同时,东北各地的税收都归他个人所有。 知道张学良喜欢收藏书画,朋友们经常把散落在民间的藏品收集起来送给他,有时还附上**百两。
在张学良的收藏中,《神内提》是他最难放弃的一部。 那一年,他花了3万大洋,从一位书画经销商那里买下了这件珍贵的书画作品,这使他成为**时期的顶级收藏家之一。
然而,在“9·18”事件之后,“舍内蒂”等珍贵的书画收藏品被日本人偷走,至今仍躺在日本横滨博物馆。
1928年6月3日,张作霖被日军杀害,半个月后,年仅27岁的张学良接过了东北最高统帅的重任,继承了父亲的巨额遗产。
同时,东北各地的税收都归他个人所有。 知道张学良喜欢收藏书画,朋友们经常把散落在民间的藏品收集起来送给他,有时还附上**百两。
1931年,9·18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 面对东北官员投靠日本人的事实,在北平的张学良怒斥他是贼。
当时,身为日本关东军司令员的本凡庄与张学良的私人关系很好,他把元帅府里的财宝和财物装上两列火车运到北平,要归还给张学良。
然而,张学良却不肯接受,怒斥本凡庄羞辱他,并说要用火烧火车:“你要是想还,就还给东北三省!”
没有人是完美的,也没有金子是赤脚的。 面对日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抵抗政策”让张学良背负了一辈子的耻辱;而杨虎城发动“习事变”,让张学良成为民族英雄。
然而,他没想到,这一举动,竟然导致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隐居生活。
习事变后,张学良不顾担心遭到报复,决定释放蒋介石,亲自送往南京。 由于他与宋美玲兄妹有着深厚的友谊,他希望通过此举来弥补他们的关系。
1936年12月26日,蒋介石逃出习安,被宁承恩接走,与张学良一起骑马。 车上,张学良问了一个问题:“南京怎么样?”
宁承恩想了想,答道:“南京不是我们的地盘。 这句话暗示着张学良正在步入危险的境地。
果不其然,在军庭审判后不久,张学良就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 不久之后,他被赦免,但他仍然受到军事委员会的严格控制。 此后,张学良一直被蒋介石囚禁。
最初,他被安置在浙江奉化,后来由于日本侵略者的逼近,他先后被调往安徽、江西、湖南、贵州、重庆等地。 虽然流离失所多年,但张学良大部分时间都无忧无虑的衣食无忧,甚至堪称奢侈。
蒋介石每个月都会给他一大笔钱作为生活费,同时,蒋介石不从全国各地的银行扣除他的财产和利息,可以随意使用。 当时,张学良身边有20多名警卫,还有厨子、轿夫等勤杂工20余人,附近还驻扎着一个宪兵连。
张学良一开始心情不好,整天沉默不语。 但在妻子于凤致的陪伴下,他的眉头终于放松了下来。 后来,在蒋介石的一再要求下,蒋介石允许赵义迪和于凤志轮流陪同张学良。
赵一迪就是赵四小姐,在张雪亮结婚后认识了他。 起初,于凤致坚决不肯收夫妾,但在夫妻俩争吵的时候,赵一迪跪在于凤致面前,说她不想出名,只想留在张雪亮身边。
俞凤致做出了妥协,但她提出了三条规则:赵一迪不能对外界有明确的身份;在外国人面前,赵一迪被称为秘书;在中国人面前,赵一迪被称为仆人。
这两个原本是情敌的女人,在一起久了就渐渐消失了,甚至达到了姐妹般的感情。 1946年10月,张学良被调往台湾。
起初,蒋经国为他安排的住所离阳明山一号公墓很近,但宋美玲得知后,训斥蒋经国说:“你怎么能让他住在这么破旧的地方?”
不久,张学良被搬到了北投山的新居所。 在这里,张学良有专门的厨师每天为他准备三餐,晚餐有**菜,饭后还有新鲜水果。
每次他的员工去购物时,他们都会买一卡车蔬菜、一笼鸡肉、几箱鱼和几十个罐头。 在日常生活中,他喜欢和宪兵下棋、钓鱼、打高尔夫球,他最喜欢的运动是游泳,所以他的手下为他挖了一个小水池。
张学良也缺钱,他的大部分积蓄都被冻结在美国,之前的现金已经用完了。 于是,他给宋子文写了一封信,说物价飞涨,他和赵一迪每个月需要一万块钱买烟和零花钱。
此外,杂志、服装、鞋子和袜子每月要花费数千美元。 他和赵一迪刚刷牙,就花了500块钱。 毕竟,他每个月至少需要2万元。
张学良叹了口气:“现在钱太多了。 “战前,一万块钱相当于现在几百块钱。 无奈之下,他只好写信向银行或宋子文借了几十万元。
但这封信却花了很多次才送到宋子文的手里,半年过去了。 信中的内容让宋子文叹了口气。 他回想起张学良在元帅府时的光彩,如今却“舍不得扔掉烟头,只好轻声走路,怕花鞋”。
1940年,乳腺癌迫使余凤志离开张学良,独自赴美就医。 手术成功后,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她发现家里的积蓄越来越少,丈夫张学良还处于单独监禁状态。
在这一点上,她表现出了出色的商业天赋,并开始在美国投资。
被誉为“华尔街东方女股神”的俞凤志,她的成功并非偶然。 当一个朋友告诉她赚钱的秘诀时,她并没有马上进入,而是耐心地研究了几个月。
在挑选了低迷的**并购买了500股后,她精神状态良好,仍然相信这是一个面对损失的学习机会。 而这种心态也帮助她在最糟糕的时候转向投资房地产。
她相信自己的远见卓识,并抓住了机会,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俞风致并不追求财富,她认为金钱只是身体之外的东西,她的成功来自于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机会的敏锐把握。
为了释放张学良,她周游美国,向台湾当局施压。 然而,当她意识到自己的所有努力都可能危及丈夫的生命时,她果断地选择了离婚。
泰勒的故居一直空着,虽然很多人都愿意买,但于风致一直没来过。 她请人家在屋子里养兰花,这是张雪亮最爱花的花,她甚至期待有一天张雪亮和赵一迪能在美国享受晚年时光。
蒋经国死后,张学良终于获得了自由,但于凤致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她留下了巨额财产,包括银行存款、**房产等,除了少数留给子女外,其余的都在张雪良的名下。
张学良:爱国捐款6亿美元给美国大学 1990年,张学良在蒋经国去世后终于获释,与赵一迪一起离开台湾,定居夏威夷。
张学良的藏品非常珍贵,再加上他的个人历史,拍卖行给出的底价非常高。 最终,他的藏品200多件以约1.329亿元的价格售出。
张学良去世后,留下了丰厚的家族基础,前妻赚来的一大笔财产,以及朋友的支持,共计遗产高达6亿美元。 张学良去世前,曾嘱咐儿子将自己名下的所有资产捐献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包括珍贵的藏品和许多珍贵的史料。
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轩然,一些人质问他们为什么不把遗产留给后代。 张学良说,自己的孩子在国外长大,根本不懂中国文化,把这些遗产留给他们是一种浪费,他们不知道如何珍惜。
张学良曾经说过自己是“爱国的”,那为什么不把这些捐给中国呢? 后来,据赵一迪说,因为当年的“不抵抗政策”,他再也见到家乡父亲也不好意思了,所以他们最终选择捐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该校中文图书馆馆长唐德纲编纂出版了《张学良口述史》,该校设有专门的历史研究所,收藏了大量中国近代史文献,至今保存得非常完好。
张学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年轻时,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了“易迪书房”,陈列着自己珍贵的文物,并用自己的笔迹刻上了博物馆的名字。
晚年,他一直渴望回到大陆,为父亲和东北的乡亲们认错。 但由于身体原因,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他在单独监禁中度过了54年的生命,直到89岁时才被释放。
他的余生是自由的,但他再也无法有所作为。 张学良曾感慨地说:“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人生。 他的生平和功绩将留给后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