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他平反复工后,协助***主持财经工作,坚决支持“改革开放”,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晚年却非常后悔一件事,1948年他看错了人。
1948年3月,华北局成立,***为第一书记,但工作重点在***上,其实华北局的负责人是***,后来他成为华北局第一书记。
1922年,20岁的柯庆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举行的远东共产国际会议上与列宁相识,并握手。
不难看出,柯庆时在党内资历深厚,在土地革命时期地位不低,但因为在当地工作,柯庆时的名声并不大,1937年,柯庆时去了延安,担任党校副校长和第一部副部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柯庆世被调到山察冀边境地区工作,1947年石家庄解放,柯庆世成为第一任市长,所以他在选华北局干部时看中了柯庆世,除了一点,就是他认为柯庆世值得信赖。
1931年6月,由于被叛徒出卖,河北省委和部分机关被敌人摧毁,**等人被逮捕入狱5年,直到1936年9月,**等人被党组织救出,柯庆石是策划营救的人之一。
这件事发生后,**对柯青石有了好感,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在华北局领导班子组建时,**想到了时任石家庄市长的柯青石,并提名柯青石进入华北局领导班子,但此举遭到了***的反对。
**说明柯青石值得信赖,**认为这样的观点有点片面,但考虑到***主持华北局的实际工作,**没有继续反对,只是告诉***提拔柯青石的后果很严重,他要负责。
后来,事实证明,**的反对是正确的,柯庆石进入华北局仅一年,就被调到南京,不是因为他工作能力突出,而是因为他善于迎合上级领导,1954年,发生了大规模的人事变动,**进入北京工作。
柯青石被调到上海当市长,相当于接手了头等舱,柯青石在上海期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他的作风武断,甚至一言以蔽之,当时有人称他为“上海之王”,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柯庆时在上海提拔***善于偷看“风向”,做过很多让***称赞的事情,在1959年召开的庐山会议上,柯庆时调转枪口攻击彭先生,成为众矢之的,彭先生渐渐发现了柯庆时的两张“面孔”。
1962年,彭先生给**写了一封信,提到不建议重用柯青石,可惜没被重视,1965年1月,柯青石出任副总理,在16位副总理中排名第6位,却在任仅3个月就病逝,享年63岁。
因为柯青石单枪匹马拉***他死后,“四帮”集团还在吹捧他,而到了晚年,他提起这段往事,后悔当年见错了人,如果柯青石几年后死了,恐怕就是“五帮”了,人们对柯青石的评价还是褒贬不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