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罐中的一块冰
罗平的篆书《卷秋月》。
薛元明. “扬州八怪”的出现,是时机、地点、人选的结果。《天书》是清初书法发展的大势所趋,主要是石碑学的兴起; 地理优势,即扬州盐商带来经济繁荣; 和谐,按照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以抱团取暖,整合资源,才能更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然而,这不仅仅是炒作。 古人有真正的功夫。 “扬州八怪”的成就在“诗书画印刷”等很多方面,而“怪”主要是书法,基本上是书法。 其中,金农和郑板桥最有名,书法风格也最有个性。 不同的是,金农在艺术史上享有最高的声誉,而郑板桥则有更多的民间传说。
顾名思义,“八怪”各有各奇特,和谐又不同。 罗平是八只妖怪之一,是其中最小的一个,是金农的门生,尤其以绘画闻名。 罗平在国画的造型和表现中注重光影和空间造型,尤其是国画山水的水面,不再简单地用线条勾勒出来,而是用水墨色彩和空间空白来衬托山水的光影效果,具有很大的创新意义。 罗平以鬼画闻名,《鬼卷》是他的代表作,以夸张的方式描绘了鬼怪的奇异世界,并以此作为社会现实的隐喻,堪称一部优秀的古代漫画。 在当时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罗平敢于打破刻板印象,发扬中国文人绘画传统,激发了中国近代画的改革,对近当代产生了重大影响。
查看罗品的相关资料,参赛作品很少,以绘画为主,基本没有书法,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物。 罗平的艺术观点虽然找不到,但从八怪的共同艺术命题中可以推断出来,一定有共同点,所谓“物以喜聚,人以群聚”,而“扬州八妖”来自四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
图1 罗平书卷曲秋月旗
罗平被誉为“鬼才”,妖怪中的妖怪就是鬼。 现在罗平的书法中唯一能看到的书法,就是四字篆体横幅“卷秋月”(图1),看似刻意搞笑,灵感一闪,然后就没有其他作品存在了。 作品是老书法的绝对中心,四个字是动态的,没有一个字是扁平的,“冰”字是用四笔斜画的,“锅”字有大有小,“秋天”字的左右部分有斜笔,“月”字完全斜着, 这说明罗平不是一个平和的人,确实有强烈的找贤自灭的想法。
在技法上,就是和下属一起盖章,也就是“书印出来了”。 这一点无疑受到了“西陵八大家族”的影响。 罗平曾画过“丁京像”,以示尊敬。 在“八大家族”中,黄毅和习刚为罗品刻了很多党。 “八家”篆书作品很少见,以书名为主,印刷文字以法则为篆,篆篆从属,以省简朴为主,主要特点为方正。 罗平用类似的方法制作了篆书,实现了对“二里”模式的有效规避,无需遵守绝对居中的法则,避免了字形的绝对静止。 追求野生怪物之美的人当然不喜欢用绝对的规范要求来限制自己。 罗平不仅与浙江画派的印度人有联系,而且与同胞邓世儒也有密切联系,但他们保持着独立的艺术偏好和方向,这是值得称赞的。 这对于当下图书界盲目跟风的创作现状,如同一群蜜蜂和一位母亲的生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虽然今天不可能找到更多关于罗平篆书的信息,但可以与流传世间的为数不多的篆相比,这无疑是最好的证据。 从印章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罗平和“西陵八大家族”和邓派的来历,也可以看出他在书印之间巧妙地借用,印章从书本中出来,书本从印刷品中出来。 “冰雪友情”印章(图2)见证了其与邓世儒的关系,“梁峰”印章(图3)是典型的“浙式”手法。 “Born of a Person”印章(图4)显示了书法技术的互操作性。 四字笔画简单,不易处理,通过巧妙的安排,两个“人”字对角线呼应,既同又有不同,“日”字在横画中弯曲,“晟”字借用凯里作为印章,将石头化为金子。 这些技巧和习惯也可以从《冰壶秋月》中体会到。
图2 冰雪交汇点
罗平独有的篆书,没有时间写,没有怀旧文字,不知道是哪年是哪个月制作的,也不知道具体背景,甚至第一次看到的时候,都忍不住怀疑是不是罗平画上的题词的局部放大。 然而,正是这样一部作品,让罗平在清代篆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代表了一种“路号”,对后世的书法家产生了影响,比如潘天寿、张大千都曾用类似的笔法创作过篆书,有趣的是, 这两位画家也有书法家和印章的身份。在改法的过程中,清朝篆书法家们竭尽全力,作品也上乘。 草印用一线草笔,无疑更为极致,借鉴苗篆,着力篆,结合从属,用官法写篆,简洁古朴。 印章和下属是连通的,这本身就有可能,有优势,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图3 两个峰
图4 人们每天都在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