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本文之前,我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您讨论分享,还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四位名将掌管着386旅,有了他们,日军就只能憋头逃跑了。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虽然在装备上落后于日军,但我军的战斗却极为英勇。 这与我军的英勇战斗有很大关系,也与指挥能力出众的众多将领息息相关。
在此期间,日军最可怕的是“抗日战争第一旅团”第386旅。 这支部队给日军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就连日军炮兵上都印上了“打386旅”的口号。
那么,为什么日本人如此害怕386旅呢? 这支军队的将军是谁?
在抗日影视剧《亮剑》中,主人公李云龙性格鲜明,身战勇士,数次让日军吃大亏。
特别是他率部伏击日军战场观察组,缴获大量装备,给日军造成重大损失,并因此受到上级的嘉奖。
而李云龙的原型就是王金山,在386旅中被称为“王疯子”。
关于他的头衔,其实和他自己的外表和气质很不符。 因为王金山眉毛浓密,眼睛大,有着白脸书生的儒雅模样。
然而,当战斗开始时,他温柔的模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不顾敌人的危险,无论强弱,他都向前冲去。
据说,因为他跑得太快,警卫们怕他被敌人的流弹击中,拼命拉着他,不让他跑。 最多,甚至有六七个警卫把他拉在一起。
即便如此,有时他也扛不住,无奈之下,守卫只能强行制服他,让他跑不掉。
但王金山脾气暴躁,不让他冲上前去,就会生气骂骂咧咧,有时候手脚被压制,就用嘴咬人。
所以,久而久之,没有人会把他当成一个温文尔雅的白脸书生,反而亲切地称他为“王疯子”。
而他著名的战斗是在他担任386旅旅长的时候,他率领部队进行了一场著名的伏击战。
这场伏击战,才是《亮剑》中伏击日军观察组的实战——寒罗村的伏击。
1943年10月,王金山奉命率兵从太行山返回延安,为此,他率领2000多名官兵一路向西行进。
没想到,当他到达临汾县汉洛村一带时,发现地形非常适合伏击战,同时注意到日军经常走这条路。
经过一番评估,王金山当即决定趁着有利的地形,趁着人不知情,组织一场伏击战。
在作战部署方面,他在道路两侧的农田里部署了六个连的部队,并在道路上埋设了地雷。 而他自己则趁着夜色和战士们一起躺在地上,静静地等着羊群进入虎口。
10月24日上午,距离伏击地点不远处,包括三辆汽车在内的十几辆汽车突然排成一列,摆出保护姿态。
王金山眼睛一亮,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后,命令第6连向日军尾部射击。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日军措手不及,他们显然没有想到八路军会突然出现。 很快,几辆日本汽车和上面的士兵被地雷炸倒在地。
王金山见日军吓得乱七八糟,直接让小号手吹号,带着士兵冲向日军。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战,180多名日军士兵被击毙,车上的大量日军密信被缴获。
后来,战斗报告到达了上级指挥部,密信被送去破译。 这时,王金山才知道,被伏击的日军不小。
原来,他们是由日军司令冈村忍治组织的,即所谓的“帝国陆军军官观察组”。 参加这次观察的还有一名少将、一名旅长、一名联队指挥官和120多名军官。
这一战,不仅让王金山声名鹊起,也让他率领的六旅声名鹊起,让日军更加忌惮这支强势势力。
然而,在此之前,日军已经憎恨386旅。
那么,日军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看到386旅的威力呢?
有了这四位将军,386旅声名鹊起,让日军战栗。
作为第386旅的第二旅旅长,王金山在寒罗村的伏击中,彻底歼灭了日军的一个军官观察组,这让日军司令官刚村宁吉恨牙切齿。
但这并不是日军第一次倒下。
那么,386旅是什么时候开始在日军中声名鹊起的呢?
其实,王金山之所以能够打赢寒罗村的伏击战,与386旅的前任旅长陈庚有很大关系。
陈庚离开386旅后,被任命为八路军太越军区司令员,不仅负责战区工作,还负责情报工作。
当时,他在我军红**陈涛周围设立临汾情报站,收集日军情报。
1943年夏天,他从陈涛那里得知了刚村宁慈的“铁滚扫荡”计划,也得知日军要组织军官观察组。
随后,他立即命令王金山夺取战斗机进行伏击战,他必须将这个观察组全部歼灭。 而王金山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成功完成了伏击,还缴获了日军作战密信。
不过,当时汉罗村伏击事件的相关细节并没有完全披露,但直到2007年,原太越军区政委才找到陈涛,并透露了这场关键战役的秘密。
而这场战斗只是抗日战争期间386旅的胜利。 在386旅中还有更多这样的胜利。 其中许多战斗发生在陈庚担任旅长时。
比如神头岭伏击战,就导致日军相继撤退。 1938年3月中旬,陈庚率第386旅进津南作战。 为了引诱日军离开历城,他在神头岭地区部署了伏击。
最终,在陈庚的精心组织下,歼灭了400多名日军。 战后,日军气得不行,利用密密麻麻的情报网络,查明对手是八路军第386旅。
也许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日军对386旅怀恨在心。
不久,日本人再次遭遇了386旅的伏击。 1938年3月底,陈庚部署在湘塘铺,用一个连的兵力引诱日军400余人进入埋伏圈,最终歼灭。
如果说经过这两次伏击,日军更加憎恨386旅,那么接下来在长乐村的追击歼战,让日军意识到了386旅的实力,开始害怕起来。
同年4月,日军出兵35000人,对山西东南部的根据地发动九路围攻。 然而,经过长途跋涉,日军的战斗力和意志却大打折扣。
于是,陈庚夺取了战斗机,联合兄弟部队沿卓章江追击疲惫不堪的日军。 就这样,形成了八路军追日军的局面,让人十分放心。
在这场追歼战中,386旅共歼灭日军2200余人,有效制止了日军其余进攻,对整个山西南的反围攻战略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战后,美国大副卡尔森称赞386旅,甚至称这个强大的旅为中国第一旅。 再次陷入困境的日军更是怒火中烧,直接把“打386旅”变成了口号。
那么,除了陈庚和王金山之外,386旅还有哪些“好将”发挥了关键作用呢?
有了这四位将军的掌管,386旅声名鹊起,让日军如此讨厌。
1937年8月,为了打好全面抗战,386旅作为八路军第129师的主力应运而生。 此时,谁也没想到这支部队会成为日军的噩梦。
386旅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陈庚、王金山这四位优秀将领有关。
那么,除了他们两人之外,还有哪两位杰出的将领有关系呢?
第三位是陈庚担任旅长时的搭档,王新廷,时任386旅政委。 他还参加了陈庚领导的几次著名的伏击行动。
后来,人们将第386旅在1938年3月和4月的几次伏击胜利称为“三战三胜”。 这与王新廷的优秀策略有很大关系。
但是,他的贡献主要在政治方面,特别是为386旅培养了一大批抗日干部。
例如,第386旅进军冀南时,在当地设立干部培训班,同时协助当地党组织建立抗日游击队。
后来,为了消灭漳河以南的日本伪军,他率军先后攻克了几个重要城镇,一共歼灭了敌人4000多人,并活捉了伪军司令李泰。
在平原战中,陈庚有一件引以为傲的作品,那就是1939年初发生的相城谷战役。 战斗历时8小时,最终歼灭日军3000余人,是平原抗日根据地的重大胜利。
而这一战,也有王新廷的功劳。 根据日军被攻后必须组织追击的心理,他与陈庚策划了这场著名的战斗。
除了他之外,386旅还有一位“好将”,他就是一直跟着陈庚的周希寒。
可以说,正是因为陈庚的赏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在抗日战争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1938年6月,被陈庚推荐为第386旅参谋长。 随后,他参加了向城谷战役。
战前陈庚说要找有利的伏击地形,周希寒眼尖,一眼就看中了相城谷,仔细分析了这里伏击的好处。
事实证明,他的分析是正确的,陈庚按照他的建议在这一地区进行了作战部署,最终成功地带领日军进入埋伏圈,在半天内消灭了数千名敌人。
战斗结束后,第129师师长专程找到陈庚,亲自表扬周希涵指挥了这场战争。
对此,陈庚也非常满意,毕竟他是自己喜欢和推荐的人。 不过,除了在军事上相处,两人在生活中也相处得很开心。
有一次,周希涵因为打了很久,不小心感冒了,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 只是他是个老烟囱,冷的时候不忘抽烟。
结果,当司令部坐在一起开会时,他因为感冒和吸烟而咳嗽得撕心裂肺。
陈庚看不上,于是幽默地说,以后两人一起戒烟一个月,谁不戒烟就得剃掉10个鼻子。
就这样熬了三个星期,周希涵先受不了了,背着陈庚偷偷抽烟,不出所料被陈庚发现。
结果,他的鼻子受苦了,作为惩罚,他不得不戒烟一个月。
不难看出,两人虽然是上下级,但关系却很好。 而且因为陈庚在战争中伤了腿,走路也不是很方便,到了有事,首先想到的就是周周希涵。
**知道后,他对陈庚说,有周希涵指挥,陈庚总是偷懒的。
对此,陈庚笑着说,周希涵年轻有为,他刻意培养年轻人,而不是懒惰。
而周希涵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不仅在解放战争中率纵队歼灭了国民党黄魏军团,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海军参谋长。
由此可见,386旅之所以让日军感到恐惧,就是这四位优秀将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你对此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