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夏义县位于河南东部地区,是古代李禄家族的故居地,古都之一,邵康中兴,是龙山文化和黄河文化、孔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夏商时期属于豫地; 秦代,直隶县; 北魏时期,被称为“夏夷”; 晋朝末年,因“华夏义”的意思而改名为“夏义”。 这片宝藏之地历史悠久,文化悠久,世代济济,文化古迹众多。
夏义县以西约10里,有一座道观,隐藏在北郊,以“桃花扇”、侯方宇、李相君的故事闻名,因为李相君的凋零衰落,它真实的历史背景和真实的爱情故事,让我们再读一遍《桃花扇》,不禁多感叹了几句。
根据洪福道观现有资料,笔者走访村里老人,从一些史料中得知,洪福道观最早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明朝崇祯六年(1633年)重建,**年间被毁。 它于2012年在原址上重建。 它已有390多年的历史。
据洪福道观记载,明朝崇祯六年初,时任河南省史的侯遂从导府(今商丘市)视察夏义,回程返回德府时,途经王庄村(今小王庄, 霞邑县立济镇),霞邑县以西,突然患上逆风病、头痛和不适。他的儿子侯方宇和随从赶紧扶着侯绥在村东一座破旧的道观里休息。 侯方宇当时16岁,却在村里以孝闻名,当即在道观中祈求神灵保护父亲,并发誓要重建道观。 大约半个时辰后,侯遂恢复了如初,立即顺利返回导楼。 那天深夜,侯父子俩梦见一个鹤毛、稚气未脱、神仙风骨的道士。 老道士称赞侯的忠心孝道,说:“侯与我道场的关系是有关系的。 第二天,侯父子俩谈起了这件事,惊讶地发现两人的梦想竟然出奇的一致,于是他们决定重建道观,以求国家的和平与繁荣。
崇祯六年春,侯遂、侯方宇父子发起修建,下邑县及周边各县的乡绅纷纷出资在旧庙基原址(夏义县立济镇小王庄村以东)重建建成。 据历济镇小王庄村几位老人介绍,明末重建的红福道观占地20余亩,前中后三大殿,东西各10多所,并有亭台楼阁, 平台、地板、中间的亭台楼阁,还有几十栋房子。从远处望去,绿树丛林中的道观,杏黄色的院墙,蓝灰色的庙脊,一排排的建筑,吸引着无数的朝圣者。 从山门入景,空气清新,环境清幽,大殿为砖瓦木结构,大殿屋顶下沉的榫卯结构复杂,底部为蓝色,飞金玉,画有飞仙等图案。 建筑屋檐拱门飞扬,上面刻着暗八仙、二十四孝图等传统故事,画色鲜艳醒目,教育育人十分醒目。 大殿内的雕像有高有矮,大小不一,表情动作各式各样,有的咬牙切齿,怒目圆睁,有的嘴唇微张,面带笑脸,有的盘腿而坐,双手合手,有的表情凝重,手持钢鞭,有的半闭着眼睛,手持经文。
自从红福道观重建以来,侯父子曾多次来这里入香,并临时住了好几次。 崇祯六年(1633年)末,崇祯皇帝下令调侯绥进京,担任户部秘书。 侯遂响应命令前往岗位,侯方宇也随父亲移居北京。 据文献记载,侯方宇从小出彩,游倪元禄之门,特别擅长散文,还能写诗,被公认为明末清初散文三大大师之一,明末四子之一。
崇祯十二年(1639年),侯方宇进入南雍,应在江南乡受试,因言语违禁被废黜。 于是他又回到了导府故居,在夏义红福道观隐居了几次,修身修身心,摸索经文和史文。 在乡逗留期间,他还在“雪园社”师从徐作霖、吴伯怡等人学习诗歌,与陈子龙、夏云义等名人一起旅行,结识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李向军。
李向军出生于一个簪子世家,父亲和哥哥都是明末忠贞不渝的烈士,从小就养成了骄傲的性格。 她结识了侯方宇后,就爱上了侯方宇的才华。 两人情谊感动,诗句对立,定下了好缘分。 在清代作家孔尚仁的《桃花扇》版中,侯方宇和李向军最终没有联手,而是在国家解体后都出家为僧。 毕竟戏曲故事是有一定艺术处理的,其实在1644年,清军突破京师,已故明弘光帝逃都,李向军与侯方宇乱世失联,1645年在栖霞山相遇,同年返回商丘, 并隐居在侯家故居“庄忏堂”的玉楼里。由于身份原因,李向军被侯遂嫌弃,两次被赶出玉楼,住进了商丘城外7公里外的侯府庄园,也就是今天的李济元。 于是,李向军情绪低落,病倒,1654年死于肺病。 侯方宇整天病倒,回想起前半生什么都没做,后半生也没能保护李向军,不久就病逝,年仅37岁。
1645年到1652年的八年,是侯方宇和李向军一生中最幸福的时期。 回到导府隐居后,因为公婆弃邪,李向军和侯方宇经常坐轿到红福道观祈福祈福。 时至今日,当地仍流传着李姬香的故事。 在那个国家支离破碎的时代,虽然儿女的私情只是沧海一粟,但这样一个忠贞不渝的女儿,却因为青楼的身份而受到怀疑,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自从侯绥和侯方宇重建了鸿福道观之后,鸿福道观的香火一度旺盛。 据记载,李济、侯方宇去世后,红福道观的香火逐渐衰落,辛亥革命期间,由于多年的战乱和自然灾害,洪福道观的许多殿堂常年缺乏维护,逐渐废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只有1个主厅和2个侧厅。 因此,在大殿和寺庙的原址上,用当地材料建造了一所学校,多年来培养了大量的学生。 上世纪80年代,学校因各种原因搬迁。
2012年1月的一个深夜。 小王庄村的好人杨春亮梦见一个身穿白袍,手持浮尘,手持长剑的道士。 道士道:“只要有条件,就可以重建道观,弘扬祖师道场,为四面八方百姓谋利益。 可以有不可估量的功德。 ”
之后,为了完成托付,杨春良多次与村民沟通,奔波协调,在村里和上级领导部门的同意和支持下,儿子杨道友在鸿福道观旧址的基础上筹集资金重建。 翻新工程于2012年开始,并于2013年4月基本完工。 改建后,道观占地两亩多,主要供奉的是“太上开天知甫御历含真身道金阙至尊玉大天尊”、“左右使神”、“黑寒老祖天师”、“纯阳真人鲁祖”等道教神仙,共计40多尊神像。 有1个正殿,东西翼4个,一个山门,面积600多平方米,建筑以砖瓦结构为主,外围为红墙,整体建筑延续了明代宫殿的特色,风格朴素而独特。
2013年4月底,红福道观改建仪式落成,庙宇举行了为期一周的盛大庙会,开幕式庄严圣座,河南戏曲热情洋溢的气调,瞬间吸引了天下善男女前来红福道观祈福。 一时间,渡过历史长河后,我们恍惚间看到“桃花扇”的李姬和侯方宇手牵手走在红福道观,令人感动,心酸。
2023年,下邑县**厅、商丘市宗教事务局领导将多次对红福道观进行实地考察,与庙方负责人详细交谈,详细了解现场管理、制度实施、 宗教汉化、住房安全、消防安全方向。同时指出,管委会成员要继续坚决贯彻党的宗教方针政策,继续发扬爱国爱教、助世的道教优良传统。
现在的洪福道观,工作也逐渐趋于完善,目前,庙里以正一为主体,一批正一书生,协助管理宫殿。 鸿福道观虽然位于城郊,但非常安静。 夜里,白月风下的虫鸣声,夹杂着木鱼、铜钟、诵经的微弱声,我们盘膝围坐,静静地听着庙里老人讲述侯方宇和李向军的传奇故事,白天疲惫的身心瞬间卸下。
鸿福道观,这座位于河南东部的地方道观,与“桃花扇”侯方宇李相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由侯遂、侯方宇父子所修建,得益于“秦淮巴彦”李相君的名号而兴盛起来。 李姬枯萎后,腐朽了百年。 好在党的宗教政策和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它逐渐恢复了昔日的风采,它的存在丰富了夏义县的人文历史和民间传说,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文作者:李三玉,**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