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 年 5 月 31 日,英国和德国海军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的北海爆发了一场史诗般的战斗。
为了完成战斗,两支舰队都竭尽全力。 战列舰到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到战列巡洋舰。
但整场战斗充满了错失的机会,双方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而德意志帝国海军的最终结局,也令人尴尬。
19世纪末,德国的整体实力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军事强国和第二大经济强国。
德皇威廉二世雄心勃勃,想称霸世界。
但德国的地缘政治局势非常薄弱。
由于丹麦的存在,德国海岸线分为东部分和西部分。
其中,东海岸与波罗的海接壤,被几个国家包围。
虽然西海岸可以直接通往海洋,但前面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军的大英帝国。
这种可怕的地缘政治环境决定了,只要英国封锁北外围,就可以困住德国的海上运输。
德国人的弱点,英国人很清楚。
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英国就以“本土舰队”的“第一舰队”和“第二舰队”为骨干,组成了一支专门为对付德国海军而设计的“大舰队”,拥有151艘大小不一的水面战舰,总排水量超过125万吨。
英国“大舰队”。
另一方面,为了打破对英国的封锁,德国在威廉二世的主持下奋力追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德国海军主力“公海舰队”拥有103艘大小不一的水面战舰,总排水量超过70万吨。 它成为仅次于英国海军的世界第二大海军。
但尽管如此,与对手相比,德国海军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德国“公海舰队”。
1914年8月,德国突袭比利时,英法和德国军队在欧洲西线作战。
同月,英国海军对黑尔戈兰湾发动突然袭击,击沉了3艘德国轻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
几个月后,英国海军在多格沙洲战役中击沉了一艘德国装甲巡洋舰,并严重损坏了两艘轻巡洋舰。
在接连失败后,威廉二世为了保住自己的实力,下令公海舰队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航行。
而通过这两次海战,英国大舰队就像一只看门狗,锁定了德国公海舰队通往大西洋的道路。
庞大的海军被封锁在“存在舰队”中,这对德国来说显然是致命的。
因为如果封锁不能被打破,德国将无法从海上获得战略资源,也很难支持一场代价高昂且旷日持久的战争。
例如,战争需要钢铁,而德国缺乏铁矿石。
美国人手里有铁矿石,美国也宣布中立,只要他们支付现金,自己运输,任何国家都可以从美国买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套“现金自运”政策看似公平,但英军封锁北海后,别说铁矿石了,连一粒粮食都运不到德国。
另一方面,英国能够通过船只从殖民地和美国运来各种物资,如武器、食品和布匹。
自古以来,战争就是作为资源进行的。
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与战争的国家的资源极度枯竭。
可以说,谁拥有更多的战争资源,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因此,威廉二世避免战争和保护船只的政策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在西欧空前悲剧的战场上爆发。
由于资源紧张,威廉二世不能坐以待毙,不得不将战略重点转移到海上。
不久之后,德国海洋舰队司令莱因哈特·谢尔海军上将根据最高统帅部的指示,制定了一项充满进攻元素的大胆计划:
也就是说,首先,少数战列舰和巡洋舰袭击了英国沿海地区,打了就跑,引诱了一支英国海军分队追击。
然后,公海舰队蜂拥而至,以非常低的成本吃掉了这支支队,缩小了英德舰队之间的差距。
客观地说,舍尔的计划是可行的。
如果这种战术成功,再打几场比赛就会缩小差距,让德军获得制海权。
但谢尔并不知道,早在1914年9月,**潜水员就在一艘搁浅的德国**船上发现了德国电报密码索引。
随后,**人将一本密码本交给了英国。
英国海军掌握了密码,相当于掌握了德国海军的动向。
之前的多格勒沙洲战役是因为英国人破译了密码并成功挫败了德军的进攻。
马格德堡号,海军正是在这艘船上发现了德国密码本。
1916 年 5 月 30 日,Scheer 决定正式实施该计划。
但在同一天下午,一封破译的电报被放在英国海军主力舰队司令约翰·杰里科海军上将的办公桌上。
情报显示,德国公海舰队将于第二天起航。
有趣的是,Jellico的作战计划与Scheer的完全相同。
事情是这样的:海军中将大卫·贝蒂率领 LinkedIn 前卫舰队的 40 多艘军舰在挪威日德兰海域拦截德国公海舰队。
与此同时,杰里科亲自率领主力舰队在贝蒂舰队西北60海里的海域设下伏击。
德军进入包围圈后,围剿歼!
约翰·杰利科。
5月30日晚21时30分,英国大舰队的151艘战舰分成两组,驶向目标海域。
5月31日凌晨2点,德国海军中将希佩尔率领一支由5艘战列巡洋舰和30多艘其他快艇组成的侦察舰队。
半小时后,谢尔率领主力舰队的60多艘船驶出威廉港。
为了引诱英军支队进攻,舍尔命令主力舰队实施无线电静默和灯光控制,同时让希佩尔大张旗鼓,故意让英军监听系统探测到他的行踪。
莱因哈特·谢尔。
早上六点半,德国潜艇发现了贝蒂的舰队,但没有发现杰里科率领的主力舰队。
与此同时,英国海军依靠挪威海岸附近的通信站密切监视希佩尔舰队,但未能发现舍尔率领的主力舰队。
由于两人都以为对方被困了,于是两支引诱敌方舰队匆匆赶往战场。
但出于某种原因,贝蒂的舰队偏离了 20 海里。
有了这种偏差,他和希佩尔的舰队就无法相遇了。
眼看两人即将擦肩而过,就在这时,一艘丹麦货轮奇迹般地出现在了两支舰队的中间。
双方指挥官看到货轮时,无法弄清楚真相和真相,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各自派出一艘轻巡洋舰进行侦察。
十分钟后,随着两人**越来越近,英国人首先意识到情况不对劲,拉响了警报,向着德军舰**驶去。 德国人随后还击。
日德兰海战正式打响。
当希佩尔听到炮声时,他立即意识到他遇到了英国人。
希佩尔立即命令整个舰队转向东南方向,战斗和撤退,引诱英国人进入自己的伏击圈。
德军一交火撤退,贝蒂就一头雾水了。
他的任务是引诱敌人,敌人先跑了,他怎么能完成任务?
因此,贝蒂并不在乎前方是否会有伏击,命令船只转向东南方向,猛烈追击。
最初,贝蒂的舰队拥有两倍的部队。
英军主力是4艘战列舰和6艘战列巡洋舰,而德军只有5艘战列巡洋舰。
但追击之后,舰队中的4艘战列舰因为速度慢而落后了。 它距离贝蒂指挥的六艘战列巡洋舰有 10 海里。
下午 15 点 49 分,凭借速度优势,贝蒂追上了希佩尔。 两支舰队在炮弹射程内约15,000码外形成等侧。
贝蒂立刻下令**。
几乎在同一时间,Hipper也订购了**。
在双方交火后,希佩尔舰队迅速占据了上风。
德国“Lützov”开火并击中了英国“狮子”。
“毛奇”两次击中“老虎”。
英国“皇家公主”击中了“卢佐夫”。
“虎”号的反击全部在2000米外,降落在侧翼警戒的德国轻巡洋舰“雷根斯堡”号附近。
船上的官兵们很困惑——英国人是瞎子吗? 如果你不打2万吨级的战斗巡逻,为什么你总是照顾一个轻型巡逻队?
英国狮子级战列巡洋舰。
从某种意义上说,英军确实是“瞎子”。
事实上,在炮兵训练方面,英军比德军更强。
英国人在火力上也略有优势。 它的舰炮口径为 305 毫米(12 英寸)和 343 毫米(13 英寸)。5 英寸)。
德国人只有 283 毫米(11 英寸)和 305 毫米(12 英寸)。 舰炮的口径明显较小。
但这一次,天石站在了德国人一边。
贝蒂的舰队处于阳光明媚的位置。
午后的阳光,直接照在英军身上,让英国炮手眼花缭乱。
德国炮手背对着太阳,可以逍遥法外地射下子弹。
除此之外,北大西洋的微风也帮助了德国人。
贝蒂的舰队是顺风的,炮手的视线被吹来的烟灰和硝烟遮住了,希佩尔的舰队完全没有问题。
在时间的帮助下,德国“冯德坦”号连续三次用11英寸火炮击中了英国“不知疲倦”号的右舷。
“Intreplent”受了重伤,有一个很大的**。 在船上的1026名官兵中,只有少数人幸存下来。
下午16时25分,英国“玛丽皇后”号同时被德国“德边缘”号和“赛德利茨”号同时发射的炮弹击中。
短短一分钟,“玛丽皇后”号迅速化作火球,机上1275名官兵中只有9人获救。
玛丽皇后号沉没了。
6比5,却被对方击沉了两艘战列巡洋舰,贝蒂看着漂浮在海面上的尸体和船体残骸,依旧咬牙坚持,他坚信,只要拖着希佩尔,等待留下的4艘战列舰追上来,就能在几分钟内撕开德军的6艘战列巡洋舰。
不一会儿,落后的四艘战列舰赶到,海战的局面立刻逆转。
英国战列舰的 15 英寸火炮威力惊人,而且命中率高而准确。
德国的“毛奇”号和“冯德坦”号相继被击毙,后者的主炮塔报废并丧失了行动能力。
见形势不妙,希佩尔命令舰艇向主力部队方向撤退。
贝蒂不知所措,被命令追赶她。
如果贝蒂的舰队刚刚与谢尔的主力舰队正面相撞,那很可能是**。
就在这时,一艘英国轻巡洋舰发现了谢尔舰队。
下午16点38分,贝蒂接到电报:发现了22艘敌方战列舰!
英军是最早发现德军主力的,战场是一边倒的,透明的。
16时40分,贝蒂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但由于通讯系统故障,四艘战列舰没有接到命令,被德军主力舰队击败。
英国的“巴勒姆”上层建筑被枪杀; “马来亚”号一侧的副炮被摧毁; “War Wey”方向舵失灵,受重伤,被迫折返。
然而,这些新战列舰的保护是极好的,虽然它们受到严重破坏,但没有一艘被击沉。
饱受摧残的战列舰“厌战”。
随着德军主力的进入,战场上的局势再次发生逆转。
谢尔一看到贝蒂就要跑了,就命令舰队全线追击。
希佩尔更加复仇,命令他的军舰冲向前线。
傍晚18点左右,贝蒂与杰里科率领的英国主力舰队会合。
在杰里科的指挥下,24艘英国战列舰和7艘战列巡洋舰排成14公里长的纵队,像老虎一样扑向德国队。
至此,日德兰半岛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双方主力舰队全员出战,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舰对决即将开始。
18 点 15 分,Jellicoe 舰队发现了德国 Schell 舰队。
由于情报不佳,谢尔此时并不知道英国主力舰队的存在。
直到一排悬挂着圣乔治十字旗的英国战列舰出现在他面前,谢尔才意识到自己落入了陷阱。
在大舰大炮时代的海战中,最重要的是占据T前缀。
也就是说,当两支舰队相遇时,谁先排成一条水平线,努力使敌人排成一列,谁就能全火力,对敌方舰队使用前主炮、后主炮、弦炮。
而敌人只能用前主炮还击。
英国人拥有情报优势,提前 7 分钟夺取了 T 型头。
德军进入射程后,24艘英军战列舰的主炮**,炮弹如冰雹一般,砸向德军舰队。
一时间,德国船只相继被击毙,希佩尔的旗舰“吕佐夫”号在侧甲板上被炸开。
冯·德·坦恩(von der Tann)的桥被撞倒,甲板上到处都是死伤的水手。
谢尔的旗舰战列舰“腓特烈大帝”也吃了几枚沉重的炮弹。
但 Scheer 也毫不逊色。
在极其不利的情况下,他指挥舰队原地转弯,后队改为前队,转身往回跑。
在撤退期间,贝蒂的舰队绕过侧翼和后方,打算切断德军的撤退。
谢尔反应迅速,立即指挥舰队转向西南方向。
这些连续的转弯并不容易,一般不可能在半小时内完成。 但德国海军像龙一样移动,只用了几分钟就完成了。
在连续转弯的同时,德国“De Fringer”还击毙了一把还击手枪,一枪击中了英国“无敌”号的弹药库,触发了**。
“无敌”号舰长胡德少将和船上1011名官兵阵亡,只有6人幸存。
值得一提的是,战后,英国海军为纪念胡德的牺牲,将一艘新建的战列巡洋舰命名为“胡德”。
然而,在1941年5月的丹麦海峡海战中,“胡德”号在弹药舱内被德国俾斯麦号击中,导致船体破裂,编队司令霍兰中将等1418人阵亡,只有3人幸存。
战列巡洋舰胡德号。
然而,德国人虽然摆脱了英军的火力,但他们还是向西南方向跑去,离家越来越远。
耶利哥看到这一幕,下令暂停追捕。
他以为德国队总要回家,所以他打算在回去的路上等德国人。
谢尔回头一看,发现耶利哥不再追赶了。 立刻明白了,老男孩一定是打算伏击自己。
想了想,谢尔再次下令转弯,决定从英国舰队的尾巴中杀出一条血路,返回德国。
傍晚19时许,两支舰队再次相遇。
但是德国人的路线偏离了,他们没有冲向英军的尾巴,而是一头扎进了舰队的**。
也就是说,英国人又发呆了。
这让耶利哥非常高兴,天堂里有一条路是你不走的,地狱没有门让你来。
英国船只立即开火,德国船只不断被击中。
看到这一幕,谢尔知道自己躲不住了。 一方面,他命令鱼雷艇释放鱼雷,另一方面,他命令希佩尔舰队发动自杀式攻击,试图撕开一个洞。
希佩尔也毫不含糊,忠实地执行了命令。
弗朗茨·冯·希佩尔。
在夜幕和希佩尔舰队的掩护下,德国主力舰队暂时摆脱了危机。
但希佩尔的舰队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赛德利茨”号收到了5发炮弹,装载了5000多吨水。
“De Fringer”收到了 7 枚炮弹,** 超过 500 人。
最糟糕的是旗舰“Lützov”,它被打成筛子,希佩尔被迫转移到Mauzy继续指挥。
如果英国人此时再发射几发齐射,希佩尔的舰队就会被消灭。
然而,杰里科被德国鱼雷吓坏了,命令英国人向东撤退,希佩尔得以逃脱死亡。
傍晚20时许,杰里科将英**队编成多列,转向西南航行。
他的计划没有改变,他仍然决心等待德国人回来。
谢尔也知道耶利哥一定在某个地方,只是在等着他上来。
但时间不等人,如果一直等到天亮,那就太幸运了。
经过一番分析和计算,谢尔命令德军转向东南方向,派出所有鱼雷艇释放鱼雷,掩护主力突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没有雷达。 在黑暗中,战列舰的火炮毫无用处,而驱逐舰和鱼雷艇的鱼雷则很可怕,很容易击沉战列舰。 这也是杰利科之前害怕德国鱼雷的原因。
在谢尔的指挥下,德国鱼雷艇像狼一样从不同方向进攻。
杰里科被蒙蔽了双眼,无法弄清楚德军的动向。
直到半夜23时10分,他才接到英国海军部情报局的电报,说德军主力舰队正向东南偏东四分之一度撤退。
但是,此时部署为时已晚。 杰里科不得不通知拖在后面的英国驱逐舰中队,以分遣队拦截德军主力。
在此之前,双方曾发生过多次小规模冲突,相互损失。
半夜23时30分,德国舰队后卫与英国第12驱逐舰舰队第4支队进行了最后一次遭遇战。
在照明弹和探照灯的帮助下,双方互相开火。
在混战中,四艘英国驱逐舰被击沉,德国人失去了一艘旧的铁甲舰“波美拉尼亚”。
已经严重受损的“Seydlitz”和“De Fringer”在战斗中被几枚炮弹击中。
不过好在这两个倒霉蛋的动力系统没有瘫痪,他们战战兢兢地跟上了大军的步伐。
严重受损的“Seydlitz”。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经过刺刀混战后,德国主力舰队终于在 6 月 1 日凌晨 3 点 30 分与英国封锁进行了一场血腥的战斗后返回威廉港。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德国海军在黑尔戈兰湾埋设了大量水雷。
雷阵就像一个迷宫,只有谢尔等少数高级官员知道穿过雷区的水道。
因此,跟在后面的英军只能“看着雷声叹息”,骂骂咧咧地回家。
凌晨五点半,日德兰海战正式结束,英军**队返回基地。
战后,英国和德国都宣布自己是胜利者。
就结果而言,英国人遭受了更大的损失,而德国人似乎占了上风。
但从过程来看,英军全程主动出击,德军大部分时间只能狼狈地逃跑。
更令人羞辱的是,从此,德国海军的主力部队就窝在港口,不再与英国海军正面交锋。
因此,在战略层面上,英国绝对是一个明显的赢家。
德国人竭尽全力未能打破英国海军对自己的封锁。
当时,美国报纸对这场海战有一个视觉类比:囚犯冲出牢房,猛烈殴打狱卒,但他仍然被锁在牢房里。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在协约国船只的护送下,公海舰队的70多艘船只被拘留在英国斯卡帕湾。
解除武装的德国水手。
为了瓜分这些船只,协约国在世界各地争吵。
法国和意大利认为他们应该得到四分之一。 为了保持海军优势,英国想拆除和报废所有这些**。
1919年6月,经过半年的争吵,《凡尔赛条约》正式发布。
根据和平条约的条款,德国公海舰队将作为战利品在协约国之间分配。
德军舰艇官兵不甘屈,趁看守人的疏忽,打开海阀,将斯卡帕弗洛港的船只全部击沉。 其中有10艘战列舰和6艘战列巡洋舰。
一名德国士兵看着沉没的**。
曾位居世界第一。
其次,耗尽了德国三代人努力的公海舰队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