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
发展粮食加工业是粮食主产区促进农民增收富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精心绘制粮食“加工树”图,引导企业集聚主产区,促进粮食生产、初加工、精加工协调发展,有利于粮食就地转化增值。
中国有13个粮食主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是提高粮食产能和保证供应的最重要部分。 还应当看到,粮食主产区经济实力薄弱、财政资源薄弱的问题十分突出,对稳产保供产生不利影响。 加大主产区纵向补偿力度,积极探索产销区省际横向效益补偿机制,有助于提高聚焦农业、抓粮种粮的积极性。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仅要依靠“输血”的福利补偿机制,还要支持主产区粮食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增强自身“造血”功能。
高质量发展粮食加工业,要提前规划,绘制粮食“加工树”图,引导加工企业开发多种产品。 粮食用途广泛,不仅用于制造食品,还用作饲料原料和工业原料。 我国粮食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精养化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 各地要引导企业发展精细加工,促进玉米、小麦、大米、大豆等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发展米油、胚芽油、蛋白饲料等产品,提高粮食附加值。
建议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打造一批全产业链典型县城,形成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模式和先进经验。 根据当地粮食“加工树”图,粮食大产县要精准锁定目标项目和目标企业,吸引企业持续聚集,促进产业链不断延伸,上下游联系更紧密,粮食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最终形成集群效应。
建立农产品加工园区是促进粮食加工业集聚、提高粮食附加值的有效途径。 要支持和引导粮食主产区建设各级农产品加工园区,促进园区内粮食加工企业集中,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的助推器、粮食工业发展的新高地、区域经济的增长点。 以及龙头企业的孵化器。大量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在园区内,还可以通过园区内有序农业、就业等多种利益联系机制,促进农户增收。 当前,许多地方都在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各地要坚持实事求是、有序推进,争先建一个、再成功。
要高质量发展粮食加工业,主产区应转变观念,调整思维。 从绘制粮食“加工树”图谱,到按“光谱”招商引资,形成粮食产业规模效应,需要各级精品的全力支持,需要粮食加工企业的不断创新和突破,需要广大农民的精心培育。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各地的粮食“加工树”一定能够茁壮成长。
摘自“经济**”。
人物** 2024-03-01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