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的准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这是中国探月计划的重要一步。 为了完成这项雄心勃勃的任务,俄罗斯生产的An-124和国产的运-20运输机交付了探测器部件。 这一现实让人们重新思考,中国何时会拥有类似于安-124或C-5的大型洲际运输机。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为开发大型货机进行了一场竞赛。 美国的C-133飞机,在科技含量上,不如苏联的Il-76,甚至可与Y-20 A相媲美。 C-133用于发射洲际导弹,并在越南战役期间展示了其在运输常规材料方面的出色性能。 然而,由于设计缺陷以及机器的一些问题,C-133最终停产,而C-130仍在服役。
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美国和苏联都把目光投向了更多配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飞机。 这两架飞机的问世开创了重载运输技术的新时代。 两者都是为了运输主要主战坦克而设计的,它们的到来大大增强了军队在大陆之间的运输能力。
进入一个新时代,对于那些传统的大陆运输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美国空军推出了新一代C-17,它结合了C-5和C-141型号的最大优点,降低了其载荷能力,减少了起飞和着陆条件,并保留了运输重要军事装备的功能。 C-17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导致C-141退役,而C-5保留了原来的位置,但其中心位置已经消失了。
中国的Y-20虽然没有开发很长时间,但吸收了C-17的概念,并能够携带主战车。 但是,目前中国空军对超重型洲际运输机的需求并不大,例如安-124和C-5。 仅运-20B就可以满足大多数常规设备的运载需求,并能承受嫦娥六号等非传统设备的运载能力。
展望未来,超大陆运输船的发展很诱人,但目前,C-17和Y-20已经得到确认,投资此类平台并不是优先事项。 如果未来的战略需要改变,就像苏联的航天飞机计划将安-225推向市场一样,中国可能希望开发这种类型的运输工具。 但现在,也许更实际、更紧迫的是 Y-20 B 的开发或 Y-9 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