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第一个与预警系统相关的大国,从1971年开始,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第三次战争期间,苏联的Tu-126防空导弹系统为其提供了制空权。 然而,印度在预警机方面的进展并不尽如人意,几次自主研发试验都以失败告终,只有少数依靠引进和联合采购取得了成功。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中国空军终于建立了自己的机载预警系统,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归根结底,不仅仅是因为技术和资源的差异,更是因为战略和心态的差异。
2002年,中国空军和以色列共同实施的A-50预警系统项目迫于美国的压力而终止,中国空军的大规模预警系统梦想化为泡影。此时,印度利用这个机会,斥资11亿美元从以色列购买了中国空军希望得到的三套A-50EI预警系统。 印度认为他们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而中国空军既愤怒又沮丧。 然而,这一事件成为中国空军加快发展自身预警系统的动力。 对于印度空军来说,这是一种“瘫痪”,它放松了对预警系统的关注。
在引进大规模预警系统失败后,中国空军并没有停止那里的发展,而是加强了对“空警2000”和“空警-200”等两种预警系统的研究。 在伊尔-76飞机的基础上研制的新型机载预警系统——“空中警报-2000”,装备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侦察控制系统。 空军-200是在运-8飞机基础上研制的中型预警系统,配备中巴联合研制的机械扫描雷达,性能更好,更灵活。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空军的空中预警系统。 随后,中国空军发布了基于运-9的新一代机载预警系统——“空警500”,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三边固定阵列雷达,其工作效率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提升。 在世界上,即使是美国的E-2D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警报和警报系统。
在购买了三架A-50EI预警机后,印度空军并没有进一步扩大其研发工作,而是处于自满的姿态。 面对所有危险,印度空军(IAF)并没有专注于升级和扩大机载预警系统(IAF)。 在预警系统方面,印度空军除了在2014年增加了三架新的EMB-145I小型预警机外,进展甚微,其能力远不如中国空军。 印度空军也曾试图开发自主研发的机载预警系统,但一直没有成功。 印度空军自主研发的预警机方案,从早期的HS-748预警机,到空客A-330预警机,再到A321 A319预警机,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 印度空军自主研发的预警系统,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科技、资源等因素,更关系到自身的战略和心态。 印度空军在研制国产预警机时,往往有太多理想主义和不切实际的倾向,盲目追求前沿、前沿,不从自身的实际实力和需求出发,最终导致项目最终流产。 印度空军在落实国产预警机方面往往缺乏毅力和毅力,没有建立稳定高效的研究体系,而是频繁改变合作对象和技术方案,导致项目延误。
今天,中国空军和印度空军在预警系统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中国的空中预警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完整的,而印度的空中力量不足,在数量上和数量上都无法与之相比。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技术和数量上,还体现在战略和心态上。 中国空军已将预警系统列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并将用于新一轮防空系统的建设,以满足未来空战的需要。 另一方面,印度空军一直将预警系统作为辅助支援力量,没有对其进行升级或扩展,认为现有的预警系统足以应对各种情况。 中印两国空军在预警机方面的发展方向,以及双方在未来空战中的优劣势,都是双方所掌握的。 如果不改变战略和态势,印度空军将难以赶上中国空军,中国空军很可能会完全压制其空中力量。